韩邑正欲离去,韩佑又将他叫住,沉声道:“我军此战损兵甚多,让严毅赔偿我军一千万钱,十万石粮!”
当初商议两家共击朱治时,他万万没料到最终竟是他独自与朱治血战,这次亏吃得实在太大,岂能轻易与严毅善罢甘休?
想要我白出力可不行。
得加钱!
韩邑有些畏惧严毅,呐呐道:“兄长,这不大好吧。”
韩佑瞪了他一眼:“让你去,你便去!啰嗦作甚!”
韩邑无奈,匆匆写了一封书信,盖上大印,上马直奔东北方向而去。
催马行了一刻钟,便看到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出现在官道,甲胄鲜明,刀枪如林,阵前旗官、幡手扛着数面朱红大旗,旗上绣着斗大的严字。
韩邑拍马上前,报上姓名,随即便被带到严毅身前。
严毅看完简牍,并未作答,反而问起他前线战况。
韩邑见他身着明光铠,头戴紫金盔,威风凛凛,英武不凡,不禁心生几分自惭形秽,又因他近日兵锋极盛,心里更添几分畏惧,垂首道:“我军与朱治军血战一个时辰,将士伤亡已逾两千。不过我家府君已从城中调来援军,朱贼溃败在即,因此不敢劳动严君大驾,稍后必有捷报奉上,还请静候佳音。”
严毅侧头望向察事府门下督原随,后者附耳道:“韩佑军伤亡一千三百余,朱治军伤亡九百余,两军仍在鏖战,尚未见援军出城。”
严毅微微颔首,略一思索,已猜出韩佑几分心思,笑道:“韩君既有把握剿灭朱贼,我便不参与此事。只是方才探马来报,朱治麾下有一支残部,已逃往钱塘方向,我欲向韩君借道追击,还望韩君卖我这个面子。”
韩邑心中暗想,只要你不深入我境便好,抱拳道:“在下即刻向府君禀报此事,请严君稍等片刻,在下去去便来。”
严毅客气地道:“有劳了。”
韩邑走出两步,忽又一脸赧然地折返回来,支支吾吾地道:“此战我军伤亡惨重,不知严君能否看在两家合力诛贼的份上,给我军补充些钱粮?”
严毅暗道我补你个锤子,脸上挂起一丝笑容:“此事容我考虑一二,待君返回时再议。”
韩邑以为有戏,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喜色,转身离去。
待韩邑离去后,严毅微微皱眉,朝原随吩咐道:“你亲自去一趟,看看永安是否有派出援军。”
原随神色郑重地点点头,大步离去。
严毅随即下令大军原地修整,士卒们纷纷取出干粮和水囊,慰劳因长时间行军而饥渴难耐的肚腹。
等了两刻多钟,韩邑和原随先后返回,前者一脸轻松地道:“有劳严君久候,借道一事,我家府君已同意了,不知严君打算给我军补充多少钱粮?”
原随走到严毅身后,低声道:“永安援军已出,大约有两千人。”
严毅闻言松了口气,永安援军既出,朱治军的覆灭便只是时间问题了。至于真正击溃朱治的人是谁,明眼人自然心知肚明。
如今韩佑愿意代他承受朱治军的临死反扑,他乐意之至。而朱治的人头,自有徐盛去取。
严毅心情大好,笑问韩邑:“朱治的七千军,大半为我所灭,韩君以为然否?”
韩邑一脸谦恭地道:“严君兵锋之锐,在下叹服。”
严毅忽然板起脸道:“我军为了击败朱治,付出的代价远甚韩君,看在盛公面上,朱治军的辎重我便不取了,尽数赠予韩君,就当是给予贵军的钱粮补充吧。”
韩邑闻言傻眼,呆立当场,正欲开口,严毅已转身离去,率领大军沿着官道,往钱塘方向行军。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