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名刀盾兵呐喊着冲向城墙,在距离城墙尚有三百步时便停了下来,举盾列阵。
三百名骑卒和两百名丹阳士卒随后跟上,在盾阵后方站定,张弓搭箭,朝城墙上射出一支支箭矢。
城墙上的守军亦纷纷射箭还击。
由于两军距离尚远,各自又有城墙和盾阵保护,均未给对方造成什么威胁,几轮箭雨过去,双方加起来也只有十多名士卒中箭倒地。
范偃再次下达军令,攻城方开始徐徐前进,推进五十步后,便又停了下来。
随着军令第三次下达,攻城方又进五十步。
这时,双方士卒的伤亡开始渐渐增多。
严毅听取了一番众将的意见后,下令道:“后退三十步,攻城器械到阵列后待命。”
军令很快传达出去,攻城之军开始徐徐后退,飞楼和云梯则被数十名士卒缓缓推到了阵列之后。
城墙上方的钱铜看得一头雾水,朝左右众将问道:“诸位以为,敌军这是何意?”
众将也是大惑不解,对方攻又不攻,退又不退,他们也是很少见到这种场面。
有的认为敌军是在试探,有的认为敌军是在寻找己方破绽,还有的则认为敌军正蓄势待发。
攻城方确实是蓄势待发,但严毅认为强攻时机尚未成熟,他在等一个最佳的时机。
他麾下只有一千一百军,连战连捷之下,看似军威赫赫,但其中有五百军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丹阳士卒和杂兵,一旦强攻受挫,就很有可能无力再攻。
严毅对万秉并不信任,猜测对方不会轻易发难,若是强攻受挫,对方改变主意也大有可能。
他在等一个人,姒青!
只有姒青,才能令他绝对信任,也只有姒青,才会真正为他拼命。
制造出偌大的攻城声势,实际上就是在给城内的姒青传递讯号。
“姒青应该会有所动作吧?”严毅神色如常,目光凝视着巍峨的城墙,竭力隐藏心里的焦虑。
而他所期许的姒青,此时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事实上,早在严毅军抵达城下,声势直达城内之时,姒青就开始召集部曲了。
但是一名钱铜军的军侯突然带了一队士卒过来,要求里舍的数百民夫随时待命,准备上城驻守。
在一队士卒的看管下,姒青的行动效率大大受阻。
直到周变带着数十名贼曹兵过来,替换走了那名军侯,姒青部的动作才陡然加快。
召集部众、挖出深埋地底的兵刃,分发给众人,随后郑重交待指令.
连同周变部在内,这支三百多人的内应之兵,俨然一头出笼的猛虎,即将给城墙上的守军带来致命一击!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