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愣住了:“那岂不是跟我们一样……” 糜竺摇了摇头:“不一样!我们和陶谦的关系,跟他们可不是一回事!” 在东汉末年那三国乱世的时候,每个势力背后都有财团在支持,或多或少。 当年刘备起兵,靠的是中山商人苏双和张世平的资助;到了徐州,就换成了东海糜家。 再比如曹操起兵,虽然大部分资金是老爸曹嵩给的,但当地的卫兹商人也帮了大忙。 还有冀州的袁绍,有甄家支持;孙策起兵,周瑜连家当都卖了来帮忙。 不过,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可复杂着呢。 沈万三和韩义的关系,跟甄家和糜家那是两码事。 说到底,甄家和糜家都是有本事的人,有机会就会投靠更强的势力。 但沈万三不一样,他是韩义的人,韩义垮了,他也得跟着倒霉。 可以说,沈万三就是韩义的影子,除了商人这个身份,他的一切都是韩义的延伸。 糜竺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明白自己根本斗不过韩义。 虽说他在徐州有地盘,但陶谦还得靠着韩义的军队来稳住徐州,怎么可能帮他去对付韩义呢?除非是通过堂堂正正的商业较量。 可问题是,现在糜竺连用正规商业手段都赢不了韩义。 糜芳不甘心地说:“大哥,要不我派人去青州,花大价钱买他们的食盐提纯技术?这样咱们也能做出高品质的食盐来。” 糜竺不屑地哼了一声:“你以为问题仅仅是提纯吗?人家卖得那么便宜,肯定有大规模生产的方法,再加上提纯技术,才能达到那种价格!” 糜芳这才明白过来:“那我去买他们的批量生产方法?” 糜竺气不打一处来:“你以为韩义会那么轻易让你买到?你是不是傻?” 糜芳一脸囧样,低下了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糜贞的声音。 糜贞喘着粗气跑进来,把食盐往桌上一放:“大哥,你看这是什么?” 话还没说完,糜贞就看见桌上已经有一包打开的雪粉盐了。 她干咳了一声:“大哥,你都知道了?” 糜竺皱着眉说:“你又偷偷溜出去玩了?我不是告诉过你嘛,你都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得好好学做针线活,不然以后怎么嫁得出去!” “阿芸呢?” “那个丫头跑哪儿去了?” 糜竺四处看了看,没见着丫鬟的身影。 糜贞吞吞吐吐地说:“阿芸她……好像是……走丢了!” “走丢了?” 糜竺一听就愣了…… 就这么个小地方,还能把人给弄丢了? “大哥,这盐……” 糜贞赶紧转移话题:“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胆的,竟然敢在咱们东海卖盐,这不是明摆着跟咱们糜家过不去嘛!大哥,你得查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哼!” 糜竺摇了摇头,瞥了妹妹一眼:“早就查清楚了。” 糜贞愣住了:“?这么快?到底是谁,胆子这么大,竟敢小看我们糜家!” 糜竺压低声音说:“兖州牧韩义!” “韩义?” 糜贞一双眼睛瞪得圆圆的:“他……他怎么会……这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韩义怎么会……” 一时间,糜贞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能含糊其词:“大哥,你是不是弄错了?韩义可是兖州州牧,忙得不可开交,怎么会关心这种事?再说,他有什么目的?” “哼!” “唉,女孩子越大越让人操心!” 糜竺叹了口气,看着妹妹,无奈地说:“妹妹,这盐背后的主谋,是一个叫沈万三的商人,而这沈万三,是韩义的手下!” “就是你整天挂在嘴上的那个韩义!” 糜竺气得头晕脑胀,火气直往上冒。 其实,这事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糜贞从泰山旅游回来后,对那里是各种夸好。 特别是提到韩义,她是崇拜得不得了。 每当糜竺提起给她找对象的事,糜贞总是说要找可靠的。 可糜贞偏偏不听劝,老是拿韩义当标准,说什么宁愿没有也不凑合,非要找个像韩义那样的真汉子! 开始糜竺也没当回事。 毕竟韩义那样的大人物,离他们太远了。 但现在这事弄得,就像捅了大娄子,韩义直接跟他们家杠上了,这可是关乎生死的大事! 糜贞焉焉地问:“怎么会这样呢?” 糜竺也是一头雾水,自言自语:“是,韩义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下邳的陈家。 昏暗的灯光下,王允猛灌了一大口酒,对陈珪说:“汉瑜,自从我从长安回来,和女婿一起生活后,我明白了些道理,也懂了你当年的选择。” 陈珪摸着下巴的胡子问:“子师,你说说看是什么道理?” 王允嘴角上扬,凑近了点,小声说:“还是家里好!” 陈珪笑了,“你这老家伙,怎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王允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长叹一口气,“官场不讲理,斗心眼的人多得很,能把人累死!”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之前想,只要袁隗一死,没人能超过我,我就能好好为朝廷做点事。 当然,我一直也是这么做的。” 说完王允又喝了口酒,眼泪止不住地流,“我豁出命去,以为除掉董卓天下就太平了。 谁能想到呢?” “杀了董卓,还有李傕、郭汜这些人,就算没有他们,也会有其他人冒出来,差点要了我的命!” “要不是女婿提前发现危险,派了三个人带五十精兵保护我,我早就死在长安了!” “汉瑜,你知道吗?” 王允泪流满面,抬头看着陈珪。 “子师,你没事吧?” 陈珪知道王允激动得控制不住了。 “没事!” 王允摇摇头接着说,“其实我早想在长安自我了断,但回到泰山后才觉得,那太不值得了!” “儿女都在身边,儿孙满堂,这不是幸福吗?” “越这样想,我就越想你陈汉瑜!” “你这老家伙,肯定早就明白这点,宁愿在下邳徐州享福,也不想在朝廷里折腾。” “你这家伙!” 王允叹了口气,“真够聪明的!” 陈珪摸着胡子说,“子师,跟你比,我算哪根葱?你是大智若愚,还跑到我这儿诉苦。” 王允坐直身子,“什么大智若愚,我就是装傻,没那么聪明,不然也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成了废物!” “哈哈哈!” 陈珪仰头大笑,摇了摇头,“你呀,喝醉了,早点休息吧,多住几天再回泰山,咱哥俩好好叙叙旧!” “对呀!” “确实有点累了。” 王允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躺下后很快就陷入了梦乡。 陈珪站了起来,给王允仔细地盖好了被子,然后对侍女吩咐道:“好好照顾子师。” 侍女轻轻行了个礼:“老爷请放心,交给莹儿就成了。” 陈珪应了一声,点了点头,转身就走。 刚走到门口,就碰到了自己的儿子陈登。 陈登一脸好奇地问:“父亲,王允怎么突然来了,他来找您有什么事吗?” 陈珪微微一笑:“还能有什么事?当然是为了他的女婿。” 陈登脑子一转,立刻明白了王允的意图:“父亲,您的意思是……” 陈珪点了点头:“徐州是中原的咽喉之地,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拿下中原。 韩义岂会放过这个机会?不过他的手段比曹操更高明,实力也更强大,更符合我们的需要。” “父亲……” 陈珪摆了摆手:“行了,别打扰子师休息了。” 父子俩边走边聊。 其实,陈家心里也清楚,陶谦是靠不住的。 徐州早晚得换个主人,怎么在这场混战中保全自己家的利益,才是陈珪现在最头疼的问题。 今天王允过来,不停地提到陈蕃,还把自己跟陈蕃相提并论。 一方面是想表明他对陈家有过恩情; 另一方面也是在示好,传递信息——他是韩义的人。 这些都不用多说。 大家都是老江湖了,没必要把话说得那么明白。 王允稍微暗示了一下,陈珪就心领神会。 他没把王允赶走,还留他在府里过夜,这已经就是最好的回答了。 彼此心里都有数,就这么简单。 ****** 彭城。 州牧府。 陶谦身体不好,一直躺在床上咳嗽。 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喝了口药,陶谦长叹一声:“你们两个,这么点小事都看不明白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我!” 陶商低着头:“父亲,孩儿太笨了。” 陶应也跟着点头:“父亲,这事……我们……” “唉——” 陶谦真是拿这两个儿子没办法。 自己好歹也是个一方诸侯,怎么会有这么笨的儿子。 其实,这两兄弟并不笨。 只是他们的心思根本不在政务上。 大儿子陶商都五十岁了,已经过了热血沸腾、打拼事业的年纪。 二儿子陶应四十多岁,老婆孩子一大堆,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和大哥一样,他们就想这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在父亲的庇护下做个富家翁就行了。 也许…… 是因为他们活得太久了吧。 对他们一直也没什么太高的期望。 就这么一直放纵着,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可在这乱世之中,像他们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守住这份安宁呢? 陶谦挥了挥手,让下人别说话,然后问:“商儿、应儿,我辛苦了大半辈子才有了徐州这块地方。 要是我死了,你们愿不愿意接着守下去?” 够直接吧! 特别直接! 然而过了好一会儿, 两个儿子都没有吭声。 陶商干脆就不吭声了,站在旁边,连个小动静都不出。 陶应只好硬着头皮回了一句:“爹,您肯定能长命百岁,孩儿对您有信心!” 话里的意思明摆着: 咱们对徐州那地儿没兴趣。 再说了,关键问题在这儿:谁掌管徐州都不够格! 陶谦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两人也没再多啰嗦,鞠了个躬,倒退着就出了门。 陶谦拿起桌上的雪粉盐:“算了,韩义比曹操强多了,只要徐州的百姓能过得像泰山一样安稳,我也算对得起他们了。”喜欢三国:貂蝉带娃堵门,我让她再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貂蝉带娃堵门,我让她再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