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亭外面, 古道旁边, 韩义对扬再兴说:“再兴,我把岳父交给你和延庆了,你们一定要把他安全送到长安,路上千万别出什么差错!” 扬再兴抱拳答道:“主公放心,就算是休息的时候,我们也会寸步不离地保护蔡先生,除非我们战死,否则绝不会让他有任何闪失!” “什么战死战活的,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韩义拍拍扬再兴的肩膀,非常坚定地说:“我相信,这世上能杀掉你们俩的人还没出生呢,等着你们凯旋归来!” “主公放心!” 扬再兴再次行礼。 “嗯!” 韩义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才转头看向蔡邕。 这时,蔡琰把信递给蔡邕:“爹,麻烦您到长安后,把这封信交给司徒王大人,这是我女儿貂蝉写的家书。” “好,好!” 蔡邕把信收好,嘱咐说:“你也得常写信回来,让我知道你的情况。 要是佳恒敢欺负你,我立马跑回泰山给你撑腰!” “爹~” “放心吧,你丈夫会好好对你的。” 蔡琰望向韩义,眼里满是爱意。 “岳父您就放心吧。” 韩义也连忙表态:“琰儿是我老婆,我当然会好好照顾她,一辈子都不会变的!” 蔡邕笑着点头,小声说:“光嘴上说可没用,既然这样,那就赶紧生个孩子,让我也享享天伦之乐嘛。” “爹~~~~” 蔡琰的脸一下子红了。 “岳父您放心吧!” 韩义挺直接的,笑着回答:“这事已经在计划中了,明年一定让您抱上外孙!” “哈哈!” 蔡邕仰头大笑:“哈哈哈,好小子,说话得算话,我可等着呢!” 韩义大声说道:“放心,我说到做到,绝不反悔!” 蔡琰赶紧拉了拉韩义的袖子:“夫君,你胡说什么呢,多不好意思呀!” 韩义微微一笑:“这有什么可害羞的,这是很自然的事嘛,难道你不想有个孩子?” “哈哈哈!” “我该走了,别妨碍你俩恩爱啦。” 蔡邕捻着下巴的胡子。 看着两人这么恩爱,他心里彻底踏实了。 “爹,慢走!” 蔡琰赶紧扶着父亲上车,挥手说:“爹,要是长安待不下去了,就回泰山来,千万别硬撑,知道吗?” “知道了!” 蔡邕挥挥手,马车慢慢离去。 放下帘子的那一刻,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与此同时,泰山丰收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兖州,还传到了冀州、青州、徐州、豫州等地。 东郡,太守府。 曹操皱着眉说:“什么?泰山今年亩产至少翻倍?怎么可能!” 荀彧深吸一口气:“情报可能有误,但可以确定的是,泰山今年的收成确实很好,肯定远超往年!” “保守估计!” 荀彧停了停说:“亩产不会低于四石。 他们的高筒水车扩大了灌溉面积,相当于多了十多万亩水田!” “主公!” “这种水田每亩大概能产三石,再算上其他杂粮,泰山亩产超过四石,应该没问题。” 四石! 亩产四石! 曹操当然知道这有多重要。 相比之下,东郡的平均亩产才两石左右。 要知道,即使有河水灌溉,遇到灾年,粮食能减产一半都算好的了。 可泰山呢? 他们地广且亩产量惊人,干一年顶别人干两年。 这样一来,哪怕遇到灾年,他们也有足够的粮食安稳度日。 真是让人羡慕! 曹操这回可真吃味儿了! 原来改进农具的效果如此显着,不光能飞快提升干活的速度,还能增加收成呢! 这也太牛了吧! 曹操当下就下令:“文若!想尽一切办法,务必要在明年春耕前,把泰山那边的改良农具给咱东郡弄来!” 弄? 说得那么容易! 泰山郡守得跟铁桶似的,荀彧到现在还没找到空子钻。 这局势……对方明显是有备而来嘛! 想让我轻松得手?没门! 荀彧心里头那叫一个无奈。 这事,真难搞! “哎,你们听说了没?今年泰山郡粮食多得跟山一样!” “可不是嘛,我亲戚就在那儿,说每亩产量能有七八石呢!” “七八石?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信?那你自个儿去打听打听!” …… “泰山郡不丰收才怪嘞!你们知道为什么不?因为神农显灵啦!” “真的假的?泰山运气这么好,被神农看上了?” …… “那些农民用的农具,全是神农显灵的功劳!” “听说神农显灵时,天上地下都是好兆头!” “对对对,我还听说有麒麟、白鹿出现,天上还有神龙在喷水呢!” …… “七八石都算少了,大部分人都能收个十石左右!” “在泰山干一年,顶得上别处干七八年,赋税还低!”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不是嘛,听说还有人免税呢,泰山人简直是掉进蜜罐里了!” “我上辈子怎么就没投生成泰山人呢!” …… 流言满天飞,这也正常。 但韩义也没想到,这谣言传得如此之快。 眼看局面要乱套了。 韩义干脆不管了。 他不仅不辟谣,反而还添油加醋地大肆宣扬。 什么神农显灵! 什么麒麟保佑! 什么神龙赐雨! 什么五彩吉兆! …… 只要能扯上的,他都一股脑儿往上加。 他觉得越热闹越好,不嫌乱子大。 结果呢? 才几天功夫,各种神乎其神的说法就在老百姓中间传开了。 这些以讹传讹的东西,虽然能骗骗普通人,但在聪明人面前,可就不那么站得住脚了。 不过这样一来,倒让别人更容易放松警惕。 当然了!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算是种迷惑敌人的招数。 *** 冀州。 邺城。 议事厅里。 袁绍坐在主位上,一脸愁容。 下面,郭图拱手说道:“主公,亩产十石这种说法纯属瞎扯,您别担心,肯定是有人在造谣,不用往心里去。” “但是……” 说到这儿,郭图捋了捋小胡子,长长地叹了口气:“今年泰山丰收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且产量肯定不低。 保守估计,每亩能收四石粮食,说不定还更多呢!” “就算四石,也已经不少了呀!” 袁绍皱着眉,表情有点尴尬。 他正和公孙瓒打得火热呢。 不光是兵力不够,最关键的是粮食短缺。 冀州虽说是个大粮仓,但长期消耗下来,也快撑不住了。 更别提! 现在还有公孙瓒这个难对付的家伙。 冀州大半的地盘,都已经落入他手了。 这对袁绍来说,损失可真不小哇! 袁绍越觉得惨,就越眼红泰山那边。 每亩地产四石粮食! 要是冀州也能有这样的收成,他还用为粮食发愁吗? “唉!” 袁绍一拳捶在帅案上,“要是我能有泰山百姓手里的那些农具,还用得着为军粮操心?现在可好,公孙瓒还没打垮,又冒出这么强的一个对手!” “主公别发愁!” 郭图抱了抱拳,点头微微一笑,“泰山发展得太快了,肯定会招周围势力的眼红。 别的不敢说,青州那百万黄巾,只要一听说了,肯定就会往兖州冲。” “主公您想想!” 郭图冷笑着,“这种情况下,兖州还能保得住泰山吗?韩义那三万人马,在百万黄巾面前,简直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太不起眼了!” 袁绍眼睛一亮:“公则,你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 ****** 青州,黄巾军的营地。 “首领,照这样下去,咱们恐怕挨不过这个冬天了。” “是首领,咱们有百万人马,队伍还在不断扩大,粮食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就算去抢官府的粮仓,也不够吃十天的!” “唉,这可怎么办呐!前几天咱们抢了官粮,那些当官的没死几个,全跑了,可咱们自己人斗得更凶,死了好几千!” “首领,咱们该怎么办呀?” 怎么办? 没人知道该怎么办! 没粮食,什么都白搭! “报——” 就在大家沉默不语的时候。 营地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报告声。 一个黄巾士兵闯了进来,满脸喜色,飞奔而来: “首领!” “首领!” “大喜事!” “什么事?别急,慢慢讲!” 吁吁! 吁吁! 黄巾士兵喘了几口气:“首领,泰山……泰山有粮食……神农显灵了,每亩地产十石……咱们……咱们只要拿下泰山,就能熬过冬天了!” 最近。 青州百万黄巾突然改变了方向。 从北海直扑兖州边境,一路上势不可挡。 兖州刺史刘岱带兵迎战,结果惨败而归,全军覆没,连刘岱自己也战死沙场。 这一下,兖州大乱,没了主心骨。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泰山。 韩义虽说对历史不太了解,但也知道大概的走向。 接下来应该就是曹操挺身而出,收编百万黄巾,挑出三十万精兵组建青州军。 只可惜…… 这一回,情况跟以往有点不同。 黄巾军的目标是明摆着的,那就是泰山,就是韩义。 所以他们一进兖州,没怎么耽误,直奔泰山而去。 现在离泰山郡也就三百来里路了。 在太守府的大殿里,韩义端坐正中央。 文官武将分列两侧站着。 诸葛瑾往前迈了一步,弯下腰,拱手说道:“主公,济北相鲍信、陈留太守张邈他们,已经请了东郡太守曹操来当兖州牧,想让他出兵对付黄巾军。” “什么?” 对面的大将牛皋眼睛瞪得溜圆,直接喊道:“这些诸侯是不是瞎眼了?曹操算哪根葱,也敢跟咱主公抢兖州?” “牛将军,别急嘛!” 旁边的刘基摇着羽毛扇,脸上笑嘻嘻地说:“大家琢磨琢磨,主公没去讨伐董卓,曹操在讨伐董卓时那可是出了大风头的,张邈、鲍信都是讨伐董卓的。 这时候他们推曹操当兖州牧,也挺说得过去的。” “不过嘛……” 刘基嘴角往上一翘,话头一转:“按理说,现在百万黄巾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曹操应该立马出兵才对。 可到现在,咱们什么动静也没听到。” “依我看,” 刘基拱拱手,大声说道:“第一,曹操是想等主公低头;第二,他想借黄巾军的力量削弱咱们的势力,好让他自己捡便宜!”喜欢三国:貂蝉带娃堵门,我让她再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貂蝉带娃堵门,我让她再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