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汉帝无奈(1 / 1)

在打发完朝廷的使节之后,夏军又开始了频繁调动。 黄河北岸大军云集,一时间舟车马龙,千帆竟作。 在黄河畔,上百万的徭役民夫,如乌汪汪的人海,源源不断的,从北方将物资运出。 并幽冀辽三州境内,各大世家豪族,出资出力,将仓库内一山山的粮草,一船船的物资,运往前线军营。 这其中,范阳卢氏、河间张氏、中山甄氏、巨鹿田氏、邯郸沮氏、... 辽西公孙、令支韩氏、安阳颜氏、河东裴氏等,幽冀新附之地的本地世家,最为主动积极... 其所展现出来的都热情,比之当初大汉北伐,还要来的热情,还要来的殷勤... 很显然,这些世家坐地虎,家里并非没有余粮,并非没有物资... 反而是一个个肥的流油,富的流水,只是看他们愿不愿意出钱出力罢了... 王芬那名冀州刺史,封疆大吏,从他们身上讨不到便宜,求不到物资... 但这不代表李信不能,不待表夏军不能... 因为相比于王芬的思虑和顾忌,李信则更好说话... 往往都不需要说话,漏个风声,这些河北地区的世家大族,便哭着喊着上赶着,给夏军输送物资... 这里面除了,害怕李屠夫的兵锋,和夏军的三光政策之外... 更重要的还是,有识者已经看出了天下的局势,和未来的形势走向... 李夏崛起之路势不可挡,称霸天下,入主中原,夺取神器指日可待... 亦如贾诩所言,大势之下,根本不用李信花费心思,这些传承千年的世家坐地虎,和墙头草... 会自然而然的上赶着,配合夏军的战略,输送物资,捐献粮草,大献殷勤,纳投名状... 单是从各地世家献出的一船船粮草,和一车车的的枪矛箭矢武备,乃至一摞摞的精良甲胄,便足以轻松的武装起十万大军... 而这些,还只是各大世家,前期贡献的资粮... 若是加上后续,源源不断的,从北方官道,南下的商队和物资,武装起三十万大军,轻轻松松... 而这些物资,被李信毫不犹豫的笑纳了,并且将军械物资,统一装船,运往孟津渡口... 其中的一幕幕,一切切,都显示了,夏军南下中原的决心... 为了震慑大汉,逼迫朝廷妥协,李信除了筹措物资之外,麾下大军又有了新的调动。 首先就是命太史慈率领三万狼骑,从渤海渡过黄河,进军中原青州... 孙康孙观两兄弟,各率一万铁骑,从白马南下,直取兖州东郡之地。 又令徐江、徐达、徐奕、杨俊、等人从淇水方向,进军司州北部河内... 同时传讯给西北的石勒等人,率匈奴八旗,进掠雍关陇地区... 而臧霸韩忠等人,则各自率领八万精骑,前往孟津渡口,与李信麾下主力汇合... 这一次李信是铁了心的要南下,要让朝廷体会到什么叫切肤之痛,老子不是任你揉捏的软柿子。 经过一场场战争的磨砺,如今的李信,早已完成了蜕变,对于战争始终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同样掌握战争节奏,就掌握了政治的主动权。 朝廷将四方之兵,聚集洛阳,各州郡地方上,必然兵力空虚。 那自己就派兵四处出击,攻城掠地,同时亲率主力战兵,与徐晃、臧霸、韩忠等军团合兵。 从河东及孟津方向,跨过黄河,进军洛阳... 河东是关中的北大门,孟津则是守卫帝都洛阳的北大门。 这两处,任何一处,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很不巧,目前两地,有一个半在夏军手中,还有半个,在南岸的董卓手里... 对此,李信丝毫不以为意,夏军众将,也没将这头西凉病虎放在眼里... 因为,经历过河东一战,哪怕董卓的西凉军,见势不妙,果断跑路... 但面对徐奕徐达等人麾下的铁骑追杀,依然损失不小... 如此败军之将,仓惶之师,如何是气势如虹,夏军虎狼的对手... 这一次,李信倒要看看,朝廷到底是保关中,还是保洛阳,亦或者是地方州郡县。 不管朝廷如何变化,哪怕对方捏住软肋,用人质威胁... 李信都要在这场交锋中,牢牢的掌握主动权,不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李信从兵法中悟出的道理。 主动与被动,完全是两个境地,用在政治博弈上同样适用... ... 洛阳,帝都皇城,青石城墙,在晨光下耀眼夺目,衬托着千年古城的高耸威严。 城外护城河水依旧清澈流动,战火的痕迹早已消弭一空,城门依旧高大威严。 城墙上兵甲犀利,士兵持戈游曳,他们面色严肃一丝不苟,然表面之下却透露着深深的沉重。 街道寥寥冷清,路人之间行色匆匆,昔日醉生梦死之景远去。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个大汉帝都,神州中心,已然没了往日的繁华,只有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 甚至各地的世家大族,和有识者,已经开始拖家带口,挟着家族财货开始跑路了。 普通百姓也是被这种气氛,搅得心生惶惶,不少人更是随波逐流,争先恐后的出城逃命。 因为看在现在的形势,战乱又要来了,刀兵无眼,战争的威力不可谓不残酷。 他们在经过两次惨烈的大战之后,早已深有体会。 若是再来一轮,没人能保证,自己不被刀兵搅碎吞噬。 原本朝廷覆灭黄巾,各地虽有骚乱,却也失去了组织没了气候。 天下也基本上,恢复了表面的秩序,和平静。 然而谁能想到,一场北伐直接将大汉,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看目前情况,四百年国朝真的可能,已经走向末路了。 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一年又一年的消耗,不但损耗这大汉的人力物力,更是损耗了大汉的底蕴与元气。 天下纷乱黄巾军复起,各地反贼恶匪丛出不穷,朝廷政令难出关中百里,各地人心思异,诸侯隐有异动。 大汉这艘破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动荡飘摇,如今连前行都难,又如何抵挡士气正盛的李屠夫。 有道是可一可二可再三,然洛阳这疲弊之地,真能抵挡得住第三次兵祸吗,这一点没人敢保证。 而且这一次兵祸可不比以往,不比前两次。 如今的李屠夫,兵势之强盛,与两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再加上,对方现在来势汹汹的架势,弄不好真的会屠城... 毕竟,大汉做的那些龌龊事,能瞒住普通百姓,却未必瞒的住,位高权重的世家大族... 这一次,不但是识者开始拖家带口,南下避祸,就连朝廷里地一些大老爷,也在着手提桶跑路了... 此时此刻,整个洛都内人心惶惶,政务部门人去楼控,行政机构瘫痪。 只有一些朝中大臣,和忠心耿耿的宗室老臣,还在城内坚守,誓与大汉共存亡。 宫内,汉帝龙颜大怒,死死的盯着眼前的赵常侍:“这就是你办的好事?” “五州之地,你有几个脑袋够砍?” “你赵氏有多少人能抵此罪?” “陛下!”赵松神色惶恐,他战战兢兢的跪伏在地。 哪怕天寒地冻中,他脑门上仍然直流冷汗:“陛下,李屠夫已经泯灭人性,根本不管公主和世子的死活!” “臣下纵使有...张仪之能...苏秦之辩...” “够了!”汉帝龙颜震怒,眸光中充满了森然的杀意:“任务没有完成,朕要你还有何用!” “来人,将他拖下去...” “陛下..饶命...” “饶命...”可惜四周的御林侍卫,根本不给他机会。 事情不但没办成,反而激怒了李屠夫,赵松阉贼,百死难赎... “可恶啊!”刘宏猛然摔碎手边玉盏,气氛恼怒乃至夹杂着一丝颤栗和恐惧。 他知道,这一次,恐怕是真的要弄巧成拙了... 面对暴怒的天子,四周宫女更是低眉垂首颤颤无言。 有道是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血流漂橹。 汉帝每一次动怒便会有大批宫女太监遭殃,如今皇庭寝宫,宫女已经不知换了多少批。 不怪汉帝如此动怒,实在是赵松太过不堪,本以为对方接应公主有功,还算是个人才。 然去了北方一趟,直接将所有的事情搞砸,弄得大汉被动至此。 这一次李屠夫来势汹汹,野心勃勃毫不掩饰,张口就要河内以及青、徐、雍、凉、兖等五州之地。 若真将这些地方割让,大汉就真的完了,然不割让,自己又能如何。 刘虞军团惨败幽州,王芬的中央精锐覆没于常山,河东孙雍拥兵六十万却不战而逃,公孙度带人远遁东胡。 李屠夫尽得河北之地,燕赵战略完成,从战略态势上,直接俯视大汉... 如今更是穷兵黩武,不顾北方疲弊,坚持南下,沿着黄河南北,直扑关中洛阳。 现在更是调兵遣将,四处攻城掠地,但刘宏却没有丝毫办法。 因为现阶段大汉已经没有多少力量了,朝廷也没有多少牌面可打了。 朝廷所谓的三十万人马汇聚洛阳,只不过是虚张声势,想要震慑李屠夫而已。 现阶段,莫说是三十万,就算再聚兵一百万,也不是李信的对手... 因为,现在大汉北伐失败,损失得不止是士兵,也不止是物资... 而是失去了天下大势,失去了天下的凝聚力,和四百年的天朝神圣性... 势之一字,玄之又玄,然一旦形成,便势不可挡,非人力可改,更非个人可逆... 一想到大汉的处境,和如今的惨状,刘宏心中就悔恨交加。 若是当初听从卢植等人的建议,在平定黄巾叛乱之后,休养生息整顿内治,也不会弄成现在这般惨剧...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砰!”此刻的汉帝心力交瘁,连锤在柱子上上的拳头,都显得那么无力。 他神色颓然,无力的扶着柱子,想要抱头痛哭:“朕的江山,到底怎么了,大汉的天下,为何如此多舛!” “江山临难至此,朕愧对列先帝愧对高祖,九泉之下无颜面见高祖...” 刘宏眸目微红,眼含热泪,再也不复往日之坚毅,不负天子威严。 这一刻的大汉天子,再也支撑不住了,颓然的瘫靠在龙柱上,心中充满了无力和绝望。 他想励精图治,想奋发图强,想整顿天下,想还天下靖平,然现在却被大势所挟,身不由己。 “陛下!”常侍张让从阴影处悄然的冒了出来,而后轻言安慰:“陛下,李屠夫既然肯提出条件,事情便还有挽回的余地!” “而且李信大军,还未至关中,未至洛阳,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 “让父!”汉帝闻言,原本颓然的身形,猛地一震。 他下意识的,看向身边的张让,这名他最信任的内侍... 相比于外面那些,自私自利,包藏祸心的朝堂大臣... 无疑,张让这名,服侍了自己三十年的,宦官更值得他付出信任... “陛下!”常侍面色平静,声音却尖锐有力:“那李屠夫,虽然叫嚣着,跨过黄河,南下洛阳...” “然其只遣散兵在黄河南岸掠地,大军主力却驻足在沿河北岸,这便是转机...” “转机?”汉帝微微抬首,眸光逐渐恢复色彩。 “没错,就是转机!”张让神色笃定道:“李屠夫心有顾虑,臧霸军团驻扎孟津,徐晃军团仍驻在河东...” “二者随时可以南下,然却迟迟没有渡河,便说明其并不是像表面上,那样不在乎公主和世子的死活...” “以奴婢之见,此事还有回转的余地...” “让父...”汉帝面色诚诚,望着自己的心腹。 “陛下,奴婢愿亲赴河北与李屠夫交涉,希望能为大汉保留一些元气...” “让父!”汉帝看着那佝偻的身躯,心中感动。 他上前紧紧握着,张让枯瘦的双手道:“让父,此行尽力就好,尽力就好!” “不管李屠夫提何种条件,一切皆由您自行决断...” “若李屠夫不肯妥协...便舍大部州郡...也要换得国朝一线生机...” ...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女尊:开局就被女帝关进后宫 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 让你守皇陵,你天下无敌了? 妖世祥瑞娇妻,雄性急疯了 山河纪行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逆乱寰宇北风落 我的能力池高人一等 召唤玩家,全民修仙 战锤40K之春:万界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