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军能胜否(1 / 1)

待众将离开后,大厅内只有李信、贾诩、逢纪、张既等人相顾无言。 朝廷平定叛乱,大军七路来伐,北方鲜卑死不依不饶,局势不可谓不凶险。 主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单是鲜卑各部便能让夏军疲于应对,再加一个朝廷若何? 两线作战,南北拉锯,李信心里没有一点底气,对于未来的局势,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只是此前众将当面,他没有表现出来,甚至要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给众将信心。 因为接下来的战争,还要靠各部将领,在前线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流血… 但当众将离开,大厅内只剩下一众心腹谋臣时,李信有些颓然的盘坐在木案前,目露疲惫… 南方朝廷各路精锐大军来伐,北方鲜卑胡狗纠缠不清,战事僵持消耗… 如山洪决堤般沉重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让人有一种压抑喘不过气来的窒息感… 李信甩了甩脑袋,只能将目光转向侧手。 他似是对自己,又好似询问道:“文和,此战我军能胜否?” 他心里沉闷,看不到未来的出路,亦找不到真正的答案。 只能向这个时代,最顶级的智者问策,希望其能帮自己分担一些压力… “主公,此战我军必胜!”贾诩拱手,言语中充满了毋庸置疑的信心。 “哦!”李信心中一震,面露喜色:“必胜?此言何解?” 贾诩眼眸微眯,面上罕见的露出一抹郑重之色。 他理了理思绪,拱手道:“主公,战争打的无非是国力,是战场上的流血,是将士们的牺牲与消耗…” “更是统帅之间的运筹帷幄,这些我军并不比朝廷和鲜卑,任何一方差…” “以上这些皆体现在君主、制度、军事、财物、工技、文化、人口和土地资源等…” “其中任何一项,都能影响战争的平衡,和胜负天平的倾斜…” 李信表情逐渐凝重,起身向贾诩深深一礼:“还请先生示之!” “主公,折煞诩矣!” 贾诩不敢怠慢,急忙躬身还礼道:“决定胜负的关键有很多!” “但诩却将君主与统帅,放在第一位!” 他不动声色的反问道:“主公以为,和连若何?” “二世之资!” “汉帝若何?” “似昏似明!” “主公何惧?” “无惧之有!” “哈哈!”贾诩朗笑一声,猛然挺直身躯,再问道:“主公,大汉内治若何?” “内治紊乱,僵化腐朽!” “大漠鲜卑,若何?” “尾大难治,人心思异!” “主公治下,若何?” 贾诩一连数问,不待李信思虑,直言道:“主公治下吏治清明,政令通达,民众安居…” “官尽其责,吏使其命,民安其心,如此何惧之有?” 贾诩简略分析其中利弊,专捡好听的忽悠道:“主公以为,鲜卑军力,如何?” “兵强马壮,人心不齐!” “大汉军力,如何?” “军势强盛,将领各异!” “我军实力,如何?” “将士用命,调度统一!” “主场作战,何惧之有?” 这话,贾诩说得还真有点道理,因为鲜卑和现在的朝廷,绝不是铁板一块… 甚至,若无外力干扰,此二者的分裂趋势,不可避免… 贾诩不着痕迹的扫了眼面露振奋的某人,接着道:“鲜卑联军,兵强马壮,人心不齐…” “大汉军势强盛,将领各异,尾大难调…” “而我军将士用命,调度统一,此战何惧之有?” 贾诩再问:“主公,大汉财力若何?” “财大气粗!” “鲜卑财力,若何?” “劫掠成性!” “与主公比,若何?” 说到这里,贾诩不着痕迹道:“我军从南至北,转战千里,得钱粮无计…” “又征服河套,降伏匈奴,尽得各部三百年底蕴为用…” “如此,府库殷实,兵强马壮,何惧之有?” 这话,贾诩说的铿锵有力,很有底气,很有信心,很有感染力,让主公更有信心。 若单论底蕴这里面,大汉无疑是最强的,底蕴也是最深厚的,鲜卑人次之,夏军只能靠边站。 但,夏军不是软柿子,与前两者相比,夏军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强。 就是因为三者领袖之间的差别,和连二世之资,刘宏时昏时明,李屠夫枭雄心性。 或许现在的李信还未展现出雄才大略之资,但已经初备穷兵黩武的暴君潜质。 在他的带领下,夏军治下民众或许不富,但军队却极速膨胀壮大… 这是一个初生的,蓬勃向上的,治下拥有八百多万人口,凝聚将士向心力,每时每刻都在持续增强的势力。 如果说大汉是惶惶的夕阳,鲜卑是便是西落的残日,而夏军便是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生机与活力。 军制上,夏军与鲜卑半斤八两,领军的那些头子,和各部统帅,都是抢掠成性的贼匪出身。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人烧杀抢掠一路北上,大战不休小战不断,早已将心中狼性激发,再加上武备精良,军法严苛不苟,打起仗来悍勇无畏。 而且军中讲武堂的设立,也让基层武官,在眼界和军略上,更上一层,比起汉军和鲜卑,还要强上三分。 经济上,夏军肆虐司州洛阳,掠得钱粮无数,其后更是尽吞匈奴三百年底蕴,所得财力物力,不以量计。 贾诩不愧是时代毒士,他分析完敌我优缺点,接着道:“大汉有民六千余万,然以六百里为计,能调动者,不足十一…” “鲜卑全民结兵,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然其真正能聚之兵,亦不过百万…” “我军治下三州之地,有民千万,可动员百万兵,驻守城池,固守地方,绰绰有余,如此何惧之有?” 他越说越有力,越说越上头,直将李信忽悠的明神驰往,热血沸腾。 说到最后,贾诩腹中打着草稿总结道:“鲜卑势大,散而不凝,乌合之众!” “朝廷虽强,兵疲民弱,后继乏力!” “上下不和,各部离心,无能为也!” “鲜卑和连,贪权恋财,为人不公!” “长于妇手,不知兵险,军队轻战!” “数月无功,内里生怨,日久必溃!” “鲜卑虽众,朝廷虽强,无惧之有…” 不愧是五境谋士,一番透彻的分析后,让李信心境更加明朗起来。 “善,大善!”李信拍掌击节,心中阴云散开,对于前路也逐渐清晰… 鲜卑看似势大,但族内人心不齐,各部多有积怨,中、东、西、各部大人心有异志,能有几成战力? 朝廷虽强,然内乱初平,民心思定,却擅起兵戈,兵疲民疺,后继无力。 而和连此人贪财好色,还想效法汉庭集权,自身却又断法不公,如何服众? 长于深宫妇人之手,无赫赫战绩,不知兵势凶险,统帅数十万大军作战,能发挥有几成? 眼见主公脸色多云转晴,贾诩心中舒了口气。 两军作战,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但关键处还是在于双方统帅之间的对决。 若李信这个军队统帅没有求胜之心,则各部将领无战心,军卒无士气,那么离败亡也不远了... 所以,狼头很重要,只要狼头心气不失,则狼群永远不会散… 一番看得见的大道理,忽悠的李信心舒畅,神情振奋。 原来,惶惶大汉,也就那样! 原来,老子,不知不觉间,竟然变得比大汉还牛逼! 贾诩见此,也不含糊,继续灌迷糊汤:“主公执掌匈奴祖稷,纳河套百年底蕴为用!” “大势汇聚于身,岂会弱了鲜卑与朝廷!” “汉帝昏庸无度,朝廷刚刚经过黄巾动乱,兵疲民乏之际,逆势北伐,焉是我军对手?” 顿了顿,贾诩悄悄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逢军师使了个眼色:“我军兵强马壮,武备齐全!” “各部将领悍勇,拥太行天险,拒雄关要道,主场作战,以逸待劳....” “没错,此战我军必胜,主公必胜!” 逢纪适时跳了出来,不给李信反应思虑的时间,接力鼓气道:“此战主公必胜!” 他面色红润,如同打了激血似的,言语高昂:“此战主公制胜,朝廷虽强,鲜卑虽众,实乃冢中枯骨…” “朝廷逆势北伐,主公持抗胡大义,百姓鼎力,将士用命,战必胜…” “和连治下无公无严,主公威望中天,御下有道,攻必取…” “朝廷忌内,用人有疑,主公知人善任,唯才所宜,伐必克…” “鲜卑蹉跎数月无功,首领有谋无决,主公策得辄行,谋略皆强,击必破…” “汉帝不知兵险,主公用兵如神....” 逢纪大肆吹捧轰炸一番后,最后朗声总结道:“主公腹有韬略,胸纳乾坤,又身经百战,长于战阵…” “无论威望、谋略、心志、战阵、经验皆胜二世多矣,此战胜负早已定论…” “待灭了鲜卑胡族,携大胜之威,转战朝廷,未尝不能一战而定天下,成宗做祖....” 言语有据,条例清晰,分析详细,将敌人劣处展露无疑,同时又将我方优势无限放大,直将李信忽悠的热血上涌心潮澎湃。 若论时局谋略,逢纪拍马也赶不上贾毒士,但若论拍马,那贾诩就真的是拍马不及。 李信尽管往日里精明无比,但在两名谋士的轮番轰炸吹捧下,心中热血燃烧,欲与天公试比高。 “好!好!好!”李信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方显激动之情。 他野心逐渐膨胀,斗志昂扬,感觉所谓胡虏与朝廷,皆是土鸡瓦狗之辈,反掌可灭。 李信心中有了底气,腰杆挺直,说话也更加有力:“有诸位大才出谋划策,言明利害,实乃信此生之福…” “此战,我军必胜,黄天必应...” .........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修仙世界当护犊子师尊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 离谱,天天要抱抱,还冰山魔女? 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兽夫轻点宠 清冷师尊爬我墙,满门疯批哭红眼 剑影江湖之唐川传奇 父母为我叛出家族,我助父母成仙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