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8章 温水煮青蛙,让青州黄巾再飞一会儿
东郡,郡守府内。
当荀彧走进大厅之时,郭嘉已经在埋头工作了。
这家伙嘴上说着不干不干,可身体却异常实诚,来的竟然比荀彧都早。
估计是被戏志才的功绩给刺激到了,
郭嘉自己也想表现表现,早点儿引起曹操的注意。
听到脚步声,郭嘉抬起头,微笑着向荀彧打了一个招呼,“文若,来了啊!”
荀彧笑着回应,快步走近,瞥了眼郭嘉案头堆积的竹简,“奉孝这几日都来得这般早,看来是有大计划?”
郭嘉放下手中竹简,伸了个懒腰,调侃道:“倒也没什么大计划……就是志才最近风头正盛,我若再不加把劲,日后怕是难入主公法眼喽!”
这时候曹彦也走进大厅,见荀彧和郭嘉正交谈,于是好奇的问道:“二位,在聊些什么呢?”
郭嘉大致说了一番自己的工作内容后,荀彧接着补充:“主公已经开始安排人手劝降黄巾军,如今已有不少人陆续归顺咱们。
如果仅仅只是流民,我们东郡还能勉强应付。
可现在又要加上数十万黄巾人口,以我们如今的存粮恐怕熬不到秋收。”
曹彦听后,已然明白二人的忧虑,问道:“李乾不是已经带人去寻找其他世家、豪绅的支持了吗?”
荀彧无奈摇头:“情况不容乐观,那些世家、豪绅虽愿拿出些粮食,可面对几十万难民,不过是杯水车薪。
即便能撑到秋收,以我们一郡之地的粮食,也难以养活这么多难民。”
而历史上,缺粮也是困扰了曹操多年的大问题,甚至还因此而造成了屠城的悲剧。
但早就清楚曹操“老大难”问题的曹彦,怎么可能不做准备?
荀彧、郭嘉二人说完,却不见曹彦回话,于是都将目光投向他,想看看他有何想法。
曹彦此刻却正伏在自己的桌案上,翻找着简册。
“哈!找到了!”找了好一阵,他终于抽出一卷简牍,将其展开后说道:
“根据最近上报,工坊这一个月新打造了六千多架曲辕犁。
此外,我们还从各处购买、借调、征集了三千余头耕牛。”
“这么多?!”荀彧和郭嘉被曹彦报出的数字给了吓了一跳。
这些事一直是曹彦亲自在督导和负责,所以郭嘉荀彧了解的并不是很清楚。
他们只知道曹彦在大手大脚钱购置各种工具、材料,却没想到这家伙如此丧心病狂,弄了这么多!
荀彧忍不住问道:“子安,这才一个月左右,你是如何让工匠打造出如此之多的曲辕犁?”
曹彦解释道:“工坊一直没有停止过招收工匠,现在工坊里已经有五百余匠人。
两百人负责切割木材、刨平表面;
两百人负责榫卯开孔、部件修型;
剩余一百多人进行拼接调试,确保功能完整;
他们一日便能生产两百曲辕犁。
他们每日工作六个时辰,一天才打造出这么点,我还嫌他们效率太低了呢。”
“还……还低啊?!”荀彧和郭嘉瞠目结舌的问道。
那曲辕犁他们是见过的,由十几个部件组成,需精细榫卯拼接,工艺难度远高于普通农具。
就这五百多工匠,一天能生产两百架曲辕犁,效率居然还低?
你不该叫曹彦,应该叫曹扒皮吧!
曹彦却听不到他们俩心中的吐槽,继续说着自己对未来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