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滚滚长江东去,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可见江面之上水汽升腾,有渔船争渡,有鱼跃水面,端的是一副万物竞发生机勃勃的局面。
然而不论是渔船争渡,还是鱼跃水面,这些都不是此时长江水面之焦点。
沿岸之百姓的目光,无不是聚集于江面之上那前后结队的水师战船,百姓们对此并不陌生,这正是吴国日渐成熟的强大水师队伍。
吴国百姓即便是不知水师兵事,但眼见江面水师战船,也都可以感受到其实力之强大。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战船的庞大,船队中主力的战船甲板之上有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弩、矛穴,置抛车、礨石、铁汁,远远看去便如一艘移动的水面堡垒,其近百米长的船身,更是有种如山一般的气势。
而除了这些主力的楼船,船队之中也有其他不同的战斗船种。
有船身略小略窄的斗舰,虽然看起来不如楼船那般可怕,但也有女墙、木棚、金鼓、牙旗此类设施,高水面三尺,内则有五尺,却也是武装严备的中型战船,数量更要数倍于楼船,实则是水师的主要战力组成。
更有更小的些的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矛穴,敌人不得近,矢石不能败,强于急速,可袭于敌人之不及,为水面袭扰登船之作用。
看到江面上连绵不断的水师船只,这种种不同类型的船种都可以让他们看花了眼,哪怕船队没有什么特别动作,只是平静的从江面驶过,也能让百姓心中震撼。
虽说吴地素以水师强横著称,但也从没见过这等规模的水师,以前吴地的战船数量恐怕连现在的十分之一都没有,而且现在的水师规模还在扩大,百姓们发现朝廷对水师的投入似乎没有止境。
他们不知道打造这样的水师需要多少钱粮,但知道一定不会少,而且一定是天量的投入。
这种情况,显然朝廷是铁了心要打造出一支强无敌的水师。
而现在看来,这支水师的成效颇为不错,凡有知兵的人看到这支船队,都能看得出来吴国水师建设已经相当成熟了,这一点从战船的种类配置都可以看得出来。
不同船种在水战的职责不同,如今展现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套用于水战的水师作战体系。
东吴的军事能力在陆地上未必算得上强横,但在水师上,或许现在可以说一句举世无敌,至少此时坐在水师楼船的周瑜是这么觉得的。
此时风高浪急,但巨大的楼船在江面行驶却不动如山。
周瑜一身白衣站在楼顶舷窗,一边摇动着手中羽扇,一边观阅江水奔腾,虽然他身处战船之上,但更多却是闲情逸致。
不多久,一个更加年轻的人也是站起身来,同在周瑜一旁欣赏江景。
“兄长之时,公瑾便提出发展水师以备乱世,时至今日水师终成规模,可惜兄长却看不到了,但朕会继承兄长之志,以水师而兴东吴!”
孙权言语感慨,说起其兄孙策时,神色也略有黯然。
英年早逝的孙策正是他心里的英雄,这东吴的家业也几乎都是孙策所创,如今自己继承家业,看到这孙策时就已经开始筹划的水师建成,心中自然有所感触。
周瑜摇动羽扇的手一下顿住,随后也是一声长叹,却也是陷入回忆当中。
遥想当年自己与孙策两人相互辅助共同创业,那时一步步走来虽然艰难,但也是周瑜最为怀念的峥嵘岁月。
可没有想到,那自己视为异姓兄弟的孙策,却稀里糊涂就死于刺杀。
如今帮他把这家业守住,辅助孙权做大事业,就是自己能为他做的最后的事情了.
沉默一会儿,把这些思绪甩开之后,周瑜便伸出羽扇指向周边,笑道:“陛下请看,我东吴水师已有规模,这足以作为我东吴立国之本,即便将来联盟不能敌对玄夏,只要我东吴还有水师据江而守,玄夏轻易便不能突破防线,长江水道便是我东吴最佳的屏障!”
孙权一时也心潮澎湃,这句话在他看来丝毫不假,这长江就是天然的屏障,只要有水师能控制这道屏障,强如玄夏也不能轻易攻入东吴。
不管是谁,只要敢进来,等到水师切断水路阻断补给,那便是关门打狗神仙难救。
这水师或许不能帮助东吴对外扩张,但却是东吴的最大的底牌,是真正意义上保障基业的镇国神器。
“筹备水师,我东吴靡费无数,但终究是得见成效,也多亏公瑾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不然今日这危如累卵的局势之下,朕都不知如何才能有片刻安心。”
说话之时,孙权不由得就想起了此前一战的旧事,心里也是一阵后怕。
当初刘协若是心狠些,说不定就把自己一刀砍了,好在最后侥幸逃过一劫。
此事孙权每每想起,都会惊出一身冷汗,这也让他处事之时再也不敢亲身犯险。
不过那一战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玄夏太过强大的原因,如果不能应对玄夏的威胁,自己迟早有一天会再度落得如此下场,而下一次自己就未必还能这么幸运了。
眼前的水师,确实是如今孙权的底气,这也算是孙策留给他最后一份遗产了。
“不过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战船,玄夏过分强大,我们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和妄想,每一步都要用尽全部的力气才行。”孙权语气坚定起来。
周瑜微微一笑,看向孙权的眼神有些欣慰:“陛下所言甚是,正所谓物尽其用,水师打造出来不能徒劳等待,虽然玄夏短时间内尚不能逼近长江,但我们也需要考虑主动出击的可能,水师出动则必有损耗,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战船才行。”
孙权重重点头:“军国大事,朕尽付公瑾之手,钱粮也好,兵员也罢,一切要求朕都会全力支持,惟愿公瑾能助朕安定社稷外拒强敌。”
周瑜闻言,神色为之一肃,随后收起羽扇朝着孙权躬身行礼:“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