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章 十万重兵
北地郡。
郡守府。
郡守、郡尉、郡丞、郡监御史,齐聚一堂。
只见郡丞嗤笑道:“谷璞此子,真是难以言说,朝廷不调拨一兵一卒、粮食兵器,天天军功不断,他麾下士卒难不成都是以一敌十的百战精兵不成?”
“自其受封都尉第二天开始,居然每天都有核查军功的书简传来;半个月前,甚至传来书简,称他们一部,击溃三千匈奴精骑,斩敌两千有四。”
“哦~还有此事?”郡监御史讶异道。
“监御史近来一直巡视各县,故有所不知,谷璞一部,每日确有核查军功的书简传至北地郡府。”郡守接过话茬,道:
“其麾下屯什伍长,皆乃其任百夫长时的士卒,基本上都是北地郡人。因此,核查军功的书简,以北地郡居多。每天都有。”
郡监御史疑惑道:“按你们所说,谷璞不过一百二十名部下,辖区又无民户,单单是往我大秦各地郡县府衙送核功书简的驿卒,至少得二十人。”
“其部与匈奴兵锋相接,又无城池营寨坚守,每日即便是只避不击,伤亡也再所难免。无兵可招、无粮可调,士卒、粮草每日皆有耗损,生存已非易事,又何来的每日军功?”
郡尉面无表情道:“监御史切勿轻视谷璞此人。先说驿卒,起初几日,谷璞将核功书简,让那些自匈奴部落逃脱的被劫掠的秦民,送至各郡县府衙。”
“后来,为了扩充兵力,谷璞与月氏道商贾开始了流民奴隶的人口和粮草辎重的物资交易。”
“未被选中的流民奴隶,拿着谷璞给予的酬劳,充当驿卒。被留下的流民奴隶,要么补充行伍,要么增为辖区民户。”
“起初,我还不明白谷璞为何要亲手送走那些能增加辖区民户的流民,近来获悉被谷璞遣返的流民行径,我才明白。”
“谷璞如此作为,既能扩充兵力,还能将美名通过流民之口,传至各地郡县,诱使流民纷纷自行前往他平戎都尉治下疆域。”
郡守微微蹙眉道:“商人重利。能让月氏道商贾想方设法,钻律法的空子,贩卖人口,想必谷璞拿出的东西,让众商贾异常倾心。”
“近来异军崛起的雪盐,似乎就是商贾从边境外运来。”郡尉打量着其他三人的神色,悠悠说道。
北地郡郡守、郡尉、郡丞、郡监御史,分别出自赢氏宗族、军方老牌贵族、吕不韦一系、楚系一脉四方势力。
今日四人齐聚,吕不韦一系的郡丞刻意提及,不就是替背后的主子表态,四方联手瓜分谷璞享有的军政之利。
郡监御史试探道:“谷璞身为乃王上亲封都尉,掌治下军政大权,境内盐矿,应上告治栗内史,由朝廷派遣盐吏督视,计口授盐、限定盐价、役使官奴,方可开采。”
“然也。”郡丞附和道。
郡守紧接着说道:“若据郡尉之言,谷璞麾下部卒征召,亦不符法制,依律,应先为更卒一年,再为正卒。”
“谷璞急于扩充部卒,减免更卒之役。让那些未接受训练的大秦子民,随军征战,与直接送死,又有什么区别?”
“既然三位都不认可谷璞上任都尉以来的作为,我们不妨上报朝廷,请诸公卿决断。”郡尉和他背后的军方老牌贵族,对瓜分谷璞据有的利益,并不感兴趣。
他掌北地军事大权数年,比其他几人更清楚,疆域之外的匈奴人有着什么样习性和战力。
而他们这些军方贵族,立足的根本,是军功。
一座不知规模的盐矿,却必定要与来去自如的匈奴骑兵血战才能守得住。
有功劳确实更好,可正因为熟悉匈奴,所以他才知道,想要在野外,用有限的兵力,维持不断的胜利,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