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66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66节(1 / 2)

不是他们有素质不破坏村庄不践踏农田,纯粹就是怕耽误时间。走有障碍的村庄田地还不如走大路,尽早前往战场上列阵。

但即便如此,也有很多马匹没有跟在队伍当中,四散走入麦田里,咀嚼着刚刚种下的冬小麦麦苗,让那些栖息在城外的胡汉百姓遭到重大损失。

等到巳时初的时候,无数西夏人就已经出现在了兰州城北,密密麻麻的士兵们在旷野外分成不知道多少个军团,阵型列得很开,并不是传统的集阵,这是为了防止大炮。

他们距离兰州城池大概七八里,随着西夏将领不断怒吼,四十门大炮拉了上来。

这些大炮与宋人的大炮有巨大的差别,最显著的就是上面有铁箍防止炸膛,哪怕西夏人的冶炼技术不错,战甲都比宋人战甲好,可熟铁终究是熟铁,比不得钢。

“发射!”

西夏指挥的将领用党项话高声喊着。

“砰砰砰砰砰砰!”

大炮发出巨大的火星,铅弹瞬间飞溅而出,在空中划过一个弧线,向着兰州城砸去。

片刻后,城墙、城楼乃至城内,到处都是巨大的响声。

兰州城墙上也不甘示弱,吐蕃人不会用大炮,但宋人士兵会,他们就用缴获的九门大炮进行回击,对着城外同样不断发射炮火。

双方你来我往,隔着超远距离对轰,哪怕命中率低得可怜。

可西夏人只要运气好当任何一发炮弹击中北城门,将城门击破,那么他们完全可以顶着城上的炮火,一路冲杀到城里去。

而就在双方热火朝天之际,在这一片混乱中,谁都没去留意东方十几里外的山坡上,正有一千人的骑兵,正在丘陵山头,远远地眺望着西面浩浩荡荡,仿佛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西夏大军。

赵骏并没有发明望远镜,事实上赵祯看的历史小说里,倒有提过关于如何制造玻璃,然后制造望远镜的事情。

赵祯兴冲冲地去实验。

结果被打脸。

他妈的。

他发现有很多历史小说胡编乱造啊。

按照小说里的方法根本没用。

直到后来又看了一本叫做《三国之谋伐》的小说才知道缘由。

原来受限于烧制技术和原材料,中国本土的玻璃烧制方式会让原材料沙子中含有铅与钡,因此烧出来的就是铅钡玻璃,而不是透明的钠钙玻璃。

很多历史小说根本不查资料,直接就一拍脑袋写,真实干起来才发现里面有很大问题。

而根据那本小说描述,要想烧出钠钙玻璃,就必须要用特殊的办法处理掉沙子里的铅钡,然后才能正常地烧制出钠钙玻璃。

小说倒是记载了方法,那就是在制作过程当中加入碳酸钠,也就是苏打即可。

听上去好像挺简单。

然而在1861年比利时人欧内斯特·索尔维发明索尔维制碱法,以及后来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侯氏制碱法之前,苏打几乎不可能制造。

那本小说当中只是说了主角会制取方法,但具体方式却没有写明,因此赵祯相当难受。

又错失了一个剽窃创意,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生物学家、农业学家、现代遗传学之父,改革派先锋,大宋世界霸主地位的奠定者,王朝基业的开拓人等一系列称呼,遗憾地要少一个化学家了。

在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曾勇他们就只能通过肉眼远远地观望,他们看到在外围有大量的西夏铁鹞子骑兵游弋,这对于他们来说,显然也是个威胁。

“走!”

曾勇挥挥手,身后骑兵们顿时向前疾驰。

张文武不甘示弱,同样催动马匹。

一千人的骑兵团分出左右两翼,排列出整齐的队形向前方跑去。

大概过了几分钟不到,距离城池至少十余里外的铁鹞子斥候兵们迅速发现了他们,登时各种号角、哨声不断。

有斥候迅速向李元昊汇报,得知只是一千左右的宋国骑兵来袭,他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派出三千铁鹞子重骑兵去拦截即可,目光依旧放在远处的城池。

由于他的火炮占优势,此时兰州城显然落入下风,就连城楼都被轰塌,上面的守军已是心惊胆战,反击的频率也小了许多。

而这边曾勇他们继续向前进发,离西夏人本部军阵还有大概六里位置,三千铁鹞子围拢而来。

“杀!”

他们都穿着重型铠甲,手中举着弯刀,嘴里发出狼嚎般的声音。

双方都没有冲锋,只是让马匹徐徐前进。

因为马擅长短途爆发力,如果一开始就冲锋,会严重浪费马力,特别是西夏重甲骑兵,一轮冲锋其实跑不了几百米。

可是让西夏人没有想到的是,距离他们不过二百步处,敌人却忽然停了下来,远远地看着他们。

虽然有些疑惑,但西夏人不会停,他们继续往前缓缓笃步。

只要到一百步,也就是一百四十米左右,他们就会正式发起冲锋,向前犹如轰鸣的钢铁军团一样,将前方的一切碾压成齑粉。

“举枪!”

曾勇和张文武都高声呐喊。

几乎所有宋军士兵都从背后把火枪拿了下来。

“填弹!”

最新小说: 八零:冷面硬汉被凝脂美人硬控了 重生东北虎:妹妹竟是女帝重生! 这个高武太癫了 每个世界都是火葬场[快穿] 奥特曼之黑暗星纹 被读心后装丑炮灰成了团宠 悍妃之田园药香 反派渣男人人爱[快穿]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 穿成恶魔后我拯救了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