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4章 后悔创业
第二天一早,裴元开始了他全新的生活。
北方局只是草创,各项工作都还没开始落实,裴元也懒得现在就去折腾。
本着“先小家后大家”的方针,裴元先去找牙人,打算挑些可靠的仆役。
“牙人”就是专门负责撮合交易的中间商。
这个时代的商业虽然发达,但是信息流通却跟不上。
若是直接交易的话,买方和卖方缺少一个沟通的平台,想买东西的买不到,想卖东西的找不着人。
这时候就需要有牙人居中协调,买东西的去找牙人,卖东西的也去找牙人,信息在牙人那里汇聚,自然就容易达成交易。
那有些人不想让中间商赚差价,应该怎么办呢?
办法也简单,可以自己去集市交易。
自己去集市交易,就能避免了中间商的差价,但是一般情况下,要额外出一个心情税。
所谓的心情税就是府县衙役、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巡捕营、保火甲等机构的人,走在集市上时,按心情收取的税款。
这笔税款的主要特点为税目不详,数额随意,没有发票,可重复征收,不交给朝廷。
当然假如掌柜的能大声地告诉那些跑来收税的人,他的后台是谁,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
如果不能,那最好还是通过牙行,不然多少要依赖点运气。
好在牙人们也要追求利润,并不做下沉市场,瞅准的目标都是大宗交易。
老百姓卖个针头线脑、冰葫芦,一般问题也不大。
毕竟,相比起这些零碎生意,还是值钱的商品利润丰厚。
唐朝的时候,就有两位做平台的著名牙人,一个叫安禄山、一个叫史思明。他们因为赚的太多,慢慢的事业兴旺,于是对大唐的国家管理有了些想法。
后来的下场,大家都知道的。
——“初,山、明并为互市牙郎。”《旧唐书》
裴元这次出门,带了对京城里的牛鬼蛇神都很熟悉的云不闲引路。
细听了牙人的事情后,裴元也产生了一点兴趣。
他以前的日子过的不好,也就典当房子的时候找牙人牵过线,平时根本和这一行打不上交道。
现在一听,立刻意识到了做平台的价值。
先做平台、然后垄断上下游、卡住白银循环、自体系流转、然后将白银概念化、大杠杆发行银票、当明联储、入诏狱。
嗯?
裴元瞬间冷静,赶紧驱散了不该有的想法。
等到再细细一听,仅存的那点兴致也没有了。
原来这个时代的牙人,细分化很严重,比如说有专做布匹的牙人,有专做丝绸的牙人,有专门买卖木器的牙人,有专门买卖房屋的牙人,有专门买卖田地的牙人,甚至就连打井,都有专门的牙人帮着牵线。
可以说商业平台有,但是这个平台稀碎。
按照云不闲所说,一般的中等县城都能有一二百的牙人,像是淮安、扬州、济宁、苏州这些大地方,有成千上万的牙人,负责各行各业的事务。
比如说苏州府因为盛产丝织品,光是在盛泽镇,经营丝绸的牙行就有上千家。
这些牙行,有朝廷办的,有内宫办的,有地方政府办的,有藩王办的,还有各地豪强办的。
完全没有统合的可能。
这让裴元连后悔创业的机会都没有。
裴元只能收了心思,把精力都放到了购买奴仆上。
大明允许官宦人家拥有奴婢,数目上稍微有些限制,平民百姓则不许拥有奴婢。
嗯,和很多大明朝的政策一样,这条没什么卵用。
事实上大多数卖身为奴的,都是社会上最悲惨的一批人,他们除了托付自己,依靠主人家,在社会上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
每年的水灾、旱灾、意外、疾病,都会制造出大量的这种失去一切的百姓。
朝廷既然顾不上他们的死活,总不能为了一纸冰冷的律法,就连他们最后的活路也断了吧。
所以朝廷对“卖身为奴”,或者“投身为仆”基本上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
云不闲知道购买奴仆的忌讳,除了给裴元介绍了一些人牙子,没有参与任何的意见。
裴元逛了一上午,挑选了七八个看着清秀的女孩儿,打算给焦妍儿使唤。
犹豫了一会儿,又挑了几个看着老实憨厚的仆役,负责看门洒扫。
云不闲想了想建议道,“千户若是想找可靠的,最好是自己置办个庄子,养上几十户人家。年轻力壮的,就挑了跟着千户做事。若是老成持重的,可以放在宅子里。”
又道,“这种事,早晚都要做的,养上三五代,后世用的也合心。”
裴元之前没这种经验,听了之后赞赏道,“说得好,这是金玉良言。”
要说养人,还是要靠土地。
如果裴元在智化寺里积攒几百个来历不明的壮汉,这就是阴养死士,乃是取死之道。
可若是裴元在田庄里,养上几百农夫,那就是劳动生产模范村。
裴元将此事记在心里,琢磨着看怎么在京城周边弄一块田庄出来。
回去的时候,裴元想起当初朱厚照所言,不由轻轻一叹。
积攒白银、购买土地,裴元也终于是走上了这条道路。
有了这些仆人做事,裴元的小院很快做了调整。
焦妍儿搬去了后宅,前面也陆续收拾出来。
云唯霖再次上门帮着添补了些家具。
裴元也没和他客气,就当是之前骑墙的代价吧。
裴元想起给他更换驻地的事情,便向他询问道,“圆恩寺那边可去了,还待的惯吗?”
云唯霖连忙道,“昨夜卑职就是住在圆恩寺的,千户给卑职安排的地方,当然住得惯。”
裴元笑了笑,对他的态度比较满意。
又想起一事,问道,“对了,那圆恩寺的圆通和尚近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