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君臣膨胀了吗? 讲事实的话,晋国君臣多少是有些膨胀了。 这种膨胀不是什么坏事,认清作为超级强国的地位,生出对天下予取予夺的心态。 有了那一种心态,才能够让楼令有引导的空间,使得晋国这乘战车驶向扩张的道路。 要不然的话,晋国君臣安于现状,只想保住现有果实,只会是走历史上的老路。 历史上,晋国不说有那个实力横扫天下,单凭一己之力扫平中原却是不存在太大的难度。 结果怎么回事?极其强盛的晋国满足于向列国索取进贡,疆域的扩张也仅限于从异邦掠夺,搞到内部矛盾一再增大,最后闹得被分家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晋国的分家跟不再疆域面积扩张有关。这样讲的理由是,那些实力强劲的卿位家族有力没地方使,互相之间因为各种利益产生摩擦,无法将压力引向外部,只能是内部爆炸的结局。 但凡晋国愿意攻打列国扩张疆域,啃下一块地方总能可以内部瓜分,起码能够减少内部各家族的压力,不至于总是盯着内部的其余家族想要咬一口。 楼令正在努力诱使几个卿位家族向外扩张,相信这一次占领郑国的西部和北部,能够勾引出他们更大的贪欲。 晋国已经有点走上扩张的样子,想要继续保持下去,唯有对楚国造成重创。 最为起码是让楚国不敢北上,免得中原的诸侯跟楚国抱团来一起针对晋国。 “相距三十里,有一支楚军北上,看架势是要迎上来。”狐雍过来汇报。 狐氏带了很多战马纳赋,他们的族人基本懂得骑马,骑术方面比较不错。 有那些技能的狐氏之人,他们很适合担任眼睛,安排一批人骑马游弋在外,发现情况立马回来禀告,远比靠两条腿在速度上更快。 狐氏的人只是充当眼睛,远达不到作为斥候的标准。 别以为斥候这个职位很容易担任,需要掌握的技能远比想象中更多。例如懂得目测人数,可以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机灵更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狐雍就不那么机灵。 “规模是多少?”楼令只能问了。 狐雍迟疑了一下下,说道:“大概是五万?” 之前说了,狐氏缺乏斥候的必备技能,没有掌握目测人数的知识,回来禀告的人只能对有多少楚军瞎猜。 楼令问是哪里发现楚军,派出楼氏的斥候前往确认。 有楚军主动逼近的消息传开,得到消息的其余卿大夫主动过来找到楼令,询问楚军的状况。 楼令刚刚得到斥候的回报,说道:“北上的楚军约是七万,主将是许偃。” “我已经派人侦查有几支楚军,不久后能够得到消息。”楼令补了一句。 楚国跟晋国打,从来不会以少打多,历来讲究占据人数优势。 那也是楼令怀疑后面还有楚军的原因。 士匄笑着说道:“这样来看,我们南下的时间比楚国君臣预料的要早,他们在‘杨梁’的防御工事没有达到预期。” 军队的营寨分级别,他们哪怕不是老行伍,接受的教育里面有这一堂课。 平时的驻扎不用太讲究,设立栏栅防止被野兽冲进营寨也便是了。 轮到两军交战期间,周围不止是会设立栏栅,更外围还会搭设篱笆墙,拒马、鹿角等物在营盘内外更是不少,营盘内部还会设立多道防线防止被一凿就穿。 想要长久对峙的话,除了上面那些布置之外,会搞出用来转运粮食的甬道,乃至于会在各个区域修筑土墙,有条件甚至会在营盘外围挖一条大沟引水变成护营河。 根据已知的情报,屯驻在“杨梁”附近的楚军就是在搞永固式工事,有点像是想要依托城池和硬寨跟晋军长期消耗的样子。 楼令认为士匄的猜测成立,说道:“距离楚军十里之内,再下令全军做好备战。” 在场的人当然没有意见。 行军状态的时候,不可能让士兵披甲或是时时刻刻手握兵器。这样只会加速体力的消耗,真正开打没有多久就耗光体力。 所以了,为什么在遭遇埋伏之后,受到埋伏的一方吃亏?正是因为行军状态下没有着甲,多数士兵的武器也不在手上,短时间无法布阵抵抗,不全是精神出现负面情绪。 楼氏的斥候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体系方面很完善,能够不断将有效信息传回。 “披甲、持刃,各部列队!” 在楚军逼近到晋军十里范围之内,备战的命令被一层层传达下去。 行军状态的晋军全员止步,进行战前列装之后,恢复了组织度的部队先行靠拢,也就是从一字长蛇阵的姿态,慢慢摆出一个迎战的队形。 当地一马平川,碍于当前气候的因素,有着一座又一座树林遮蔽视野。 许偃率军从某座树林的拐角出来,一眼看到停在原地列队的晋军。 “一路上被晋军的探子盯着,杀不掉又赶不走。要是找不到应对方法,我们以后别想有什么秘密了。”许偃对孙安说道。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安说道:“那些探子想必出自楼氏?” 晋军的斥候骑马,还是一人三马,总是能够远远跟着楚军,想在平原围堵住,讲实话真的是太难了。 至于孙安为什么会猜测晋军的斥候出自楼氏,他们虽然位处南方,但是能够打听楼氏都干了什么。 楼氏先后北进,消灭林胡的消息早就传遍天下,拥有民族情怀的人无不叫好。 以诸夏文明当前的做法,消灭异邦不免会吸纳其人口,战争过程中也会有众多的其余收获。 所以了,楼氏拥有大量牧畜,多了一批善骑的人,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记住,能拖就拖,为后方争取更多的时间。”许偃再一次嘱咐。 出现的楚军,他们在距离晋军约五里的地方停下。 孙安临时充当使者,孤乘到晋军这边拜见晋国的卿大夫。 “这个孙安是谁,楚国新近冒头的封君吗?”楼令并不知道孙安是叶公沈诸梁的祖先。 士匄哪里知道孙安的根脚。 换作是斗氏、成氏、薳氏、蒍氏这些现在或曾经的庞然大物,或是正在崛起的屈氏和景氏,倒是可以让外人一听就知道是楚国的公族。 “晋国贵族已经变得这么没有礼貌了吗?”孙安一点不怂。 晋国与楚国长久以来被视为当世的两大超级强国,两国贵族天然会有更多的自尊心。 其实,别说晋国或是楚国,即便是从天下霸主宝座摔下去的齐国,他们的贵族一样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自尊心。 那种自尊心可以理解为民族自信,也是强国族裔的标配。 使者当面,晋国的几位卿大夫却是在低声交谈,看着确实是有些没有礼貌。 楼令看向长鱼矫,示意长鱼矫搭话。 有些时候的一些场合表现得高傲,不是单纯为了拿捏。 对敌的时候,表现蔑视是一种下马威,也能够理解是在打心理战。 得到示意的长鱼矫连站都没有站起来,说道:“失礼的人是你。应该先拜见,再讲明来意。” 孙安进入军帐之后是想拜见来着,问题是晋国的卿大夫连看都没有看过来啊。 “楚国叶大夫,见过几位晋卿。我奉主将之令前来,告知几位,允许贵军原地休整两日。”孙安也不管晋人是什么脸色,自顾自往下说道:“两日之后,两军列阵而战。” 讲道理,要是进行堂堂正正之战,没有任何国家的主将会趁人之危,甚至面对远道而来的敌军都愿意给予休息的时间。 楚国跟晋国竞争了很久,要说彻底撕破脸则是真的没有。 论起来的话,楚国做过作为失礼的事情,只是趁着大雾的天气,作战部队逼到晋军营寨前方,不给晋军排兵布阵的空间。 “不必了。我军即将进攻,请贵军列阵。”楼令大概猜测楚军想拖时间,怎么会让他们称心如意。 孙安想再说点什么,被示意可以走了。 若说以逸待劳,两支军队都是从其它地点行军到该处,没有谁占了谁的便宜。 其实,一直掌握楚军动向的楼令可以安排部队针对楚军实施突袭或埋伏,没有突袭或埋伏纯粹是交战的对象乃是楚军。 更直接点来说,楼令知道无法一次击垮楚国,楚国也不是惨败几次就能够被摧垮,不彻底撕破脸为妙。 楚国一直以来也是抱着相同的心态,没有将在南方的做事方式用在与晋军的交战上面。 要不然的话,什么时候见楚国在南方守过规矩了? 孙安回去不久,刚刚抵达不久的楚军开始排兵布阵。 不论晋军、宋军或是楚军,不会将全部的大军摆开,哪怕是空间允许,一样会留下一定数量的预备队。 “需要我方投入多少兵力?”华元亲自跟了过来。 楼令看向华元,说道:“宋军便投入一个‘军’的兵力,在我军右翼列阵吧。” 宋国的一个满编军团为一万两千五百人。 在之前,楼令已经吩咐己方的四个“师”列阵,分别是下军和新军的两个“师”。 下军的两个“师”摆在正面中间。 新军的两个“师”在左翼列阵。 加上宋国的一个军团在右翼。 这样一来,晋军阵营这一边第一批投入作战的兵力便是四万两千五百。 因为是明牌的关系,楚军能够看清楚晋军和宋军的布置。 许偃一番布置,第一批便投入六万的兵力。 楚军的布置一样被晋军高层看在眼里。 “后面还有将近三万楚军,不出意外在半个时辰之后就会抵达战场。”楼令将斥候汇报上来的情况进行公布。 士匄琢磨了一下下,说道:“这边的楚军一共二十四万左右,派出九万来进行阻击。他们真的很重视工事的修筑啊?” 这就是楚国君臣表现出互相矛盾的地方。 看上去,楚国君臣不想跟以晋国为首的联军死磕,偏偏他们又清楚不能不战而退。 在那种矛盾的心理之下,楚军选择以“杨梁”为主战场,一边修筑防御链,另一边分兵北上进行阻击。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晋军先期只是两个军团来到宋国境内,其余两个军团以及一众盟友的军队还在郑国待着,可能会让楚国君臣做出错误的判断。 什么错误的判断?可能是楚国君臣以为郑国抵抗得很顽强,拖住了晋国的两个军团以及盟友的部队;也可以是晋国太过贪心,因为贪心地想要吃下郑国西部和北部,导致其余的大军行动迟缓;更加能够是晋国君臣彻底飘了,以为光靠两个军团以及半残的宋国就能击败二十五万楚军。 不管楚国君臣以为是上面的哪一点原因,导致只有晋国下军、新军和宋军迎战楚军,反正就是将楚国君臣架了起来,不允许他们一战没打就退走。 真要是没有交战就撤回,天下人才不管什么原因,看到的事实就是二十多万楚军被不到七万的晋军吓跑了。 位处军阵正中方位的楼小白左看看右看看再朝后面看看,左边是楼武,右边是楼朔,后面则是楼司。 楼小白亲率一个全员披甲的“旅”。 楼武和楼朔统领一个常规的“旅”。 楼司麾下却是弓弩手。 没错,这一场战争,楼氏用上了弩。 带上战场的弩款式有点多,从比较普通的十字弩,到需要脚蹬才能张弦的蹶张弩都有。 只不过,弩的数量不多,每一种从数百到上千不等,主要还是进行实战性质的测试。 “该进行战前祈祷了。”楼小白说完跳下战车,带头进行战前祈祷。 下军出战的两个“师”,一个由楼小白担任帅,另一个则是魏颗担任帅。 楼小白的这个“师”,有四个“旅”来自楼氏,剩下的一个“旅”来自狐氏。 魏颗统领的那一个“师”,编制中有三个“旅”来自魏氏的部队,另外两个“旅”则是其他中小家族拼凑而成。 晋军进行战前祈祷,属于晋军阵营的这一边,中央阵型与左翼阵型的人单膝跪地,一个又一个方阵瞬间“矮”了下去,让保持站立姿态的那一个宋国军团显得很显眼。 “等一下主攻宋军吗?”孙安提问。 许偃摇头说道:“行不通的。” 孙安有些不解:“为什么啊?” 长期担任楚君审御戎的许偃跟晋军交战的次数不算少,远比没怎么纳赋的孙安更加了解晋军。 “我们习惯驱赶蛮人或是他国军队打前哨战,晋军只信赖自己,不会给仆从军安排太重要的任务。”许偃讲出这个事实。 孙安纳闷地说道:“这样子的话,不是更适合攻打宋军,争取从敌军右翼进行突破吗?” 许偃发笑,说道:“真要那样做,我们就上当了。” 曾经的楚军以为打较弱的列国军队,突破之后会影响到晋军,屡屡取得对其他军队的突破,以为可以大展神威,结果却是陷进去被晋军围着狂揍。 不信邪的楚军主将有很多,他们一再吃亏给后面的指挥官最大的提醒,不再上当受骗了。 问题是什么?晋军高层从来没有想过欺骗楚军,单纯就是晋国高层不信任自己的盟友而已。 所以说,晋军高层一开始挺纳闷楚军怎么死盯着他国军队打,明知道击溃他国军队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陷进去再被己方围殴,楚军主将还是改不掉那种毛病。 至于说楚军后来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楚军不怎么搭理晋国的盟友,死盯着晋军血拼?晋国高层觉得楚人可算是脑子变得正常了。 战前祈祷完毕的晋军全部站起来,该上战车的人员归位。 “击鼓。”楼令与其他几位卿大夫一同站在一辆巢车之上。 战鼓被敲响。 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用的信号,两支军队开始向前缓慢推进。 交战场地没有经过事先的清理,地面上布满了各种杂物,包括茂密的植被与石块等等。 那种环境之下,无论晋军、宋军或楚军的战车都不会放开了驰骋,乃至于战车只是充当开路的工具,驭手不会控制战马加速再飞奔起来。 敌我双方交战,竟然要先对战场的杂物进行清理?只能说没错,讲交战规则的春秋时代战争,有必要确实是有这样的步骤,属于是君子之战的一部分。 晋国与楚国的战争已经逐渐变味,先有楚军趁大雾逼近晋军营寨,后面有晋军将校敢于朝楚君射箭,又演变到晋军杀入楚国本土。 讲真话,许偃愿意等晋军战前祈祷完毕再下令部队推进,主要是楚国现在处在下风,不敢刺激晋军发狂;换成楚国占上风,许偃会不会等晋军战前祈祷完毕再进攻,有那么点不好说。 “晋军竟然射箭了,他们想射一些野味吗?”孙安所看到的情况是,己方大军还距离晋军一百五十步(约225米)以上,晋军却是射箭了。 许偃可不会小觑晋军,疑惑声说道:“楼氏又搞出什么新武器了吗?” 该说不说,楼氏逐渐列装铁质武器,再加上楼氏出现很多新式工具的传闻,确实是让世人对楼氏一再推陈出新有了深刻的印象。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什么远程武器能射……”孙安话说到一半闭嘴,他以为晋军弓箭手失误,没有想到射出的箭矢真落到了己方大军队形中。 那是少量蹶张弩发威,飞了两百二十米以上的距离。 看到那一幕的许偃和孙安开始面面相觑。 “看箭矢密度,晋军的新式远程武器不多;再看射箭的频率,受限好像挺大。”许偃在震惊之后用心观察,得出这个结论。 楚国和其他晋国的敌人,他们早就习惯晋军弓箭手的射程比己方远。 这是晋国拥有更多木制弓的现实情况,包括楚国和其他国家的竹弓数量比较多。 当然了,晋军的远程部队能够将箭射得更远,主要也是晋国舍得耗费成本制作木质的箭杆,楚国与其他国家的箭杆大多采用芦苇或竹子制作箭杆。 懂得区分材料,会知道无论芦苇或竹子制作的箭杆,它们一定比木质的箭杆轻。 要是知识量更足,肯定明白箭杆的箭矢的重量不同,射程会出现区分。 楚军继续向前推进,他们的某些队列一直在遭到楼氏弩手的远程攻击,由于射来的弩箭数量不多,并未造成楚军多少死伤。 直至两军的距离拉近到一百米,晋军射出去的箭矢猛增。 楚军弓箭手等两军距离不足七十米才展开反击。 另外,两军拉近到一百米之后,各自的战车就不再推进,继续推进的只有列成方阵的步兵。 因为楚军远程部队开始射箭的时间比较晚,他们其实是先承受伤亡在推进,要说不说肯定对士气有所影响。 两军互相靠近到三十米的距离,楚军的弓箭手已经停止射箭,倒是楼氏的远程部队仍旧在射箭。 楼氏有专门的了望手给予弓弩手信息,能够玩类似“弹幕延伸”的手段。 “又是这样,每次都这样!”许偃气得拍大腿。 孙安错愕地说道:“还能这样?” 许偃憋屈地说道:“不是每一个家族都玩得动,成氏和薳氏有试过,误伤非常严重。” 楚军搞不懂相关的原理,想训练都找不到正确的方式。 别觉得好笑。 现代的很多天朝人会嘲笑怎么还有国家玩不动步坦协同,问题是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没有几个玩得动步坦协同战术。 到了二十一世纪,竟然还是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玩不动步坦协同,更原始的步炮协同一样是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军队玩不动。 “既然知道,为什么不事先准备更多的盾牌?”孙安发出灵魂一问。 许偃呆了一下,错愕地说道:“对啊,应该提前备下更多的盾牌。” 很多简单的道理,真就是需要有人提醒或捅破,才会形成一种共识。 只不过,当前的交战,亏一定是楚军要吃下了。 准备更多的盾牌,最起码也要等盾牌被制作出来,才能投入使用。 许偃讲制作盾牌的事情吩咐下去,分心一小会的时间,看向战场之后,发现两军抵近打“线列战”模式不久,己方正中间的战场竟然在步步后退! 刚接触就顶不住? 许偃派出去的部队可不是拉壮丁凑成,一时间感到难以置信。 那是楚军这边不知道楼氏出动了四名二代成员,尤其是楼氏世子负责中央突破……喜欢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