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感谢各位的辛苦付出,我就不打扰各位的雅兴,今天年会结束后,也快春节了,我提前祝各位新年快乐。”
金奖每人一百万,银奖是每人五十万,铜奖是每人二十万,都是税前。
奖金梯度非常明显。陈元光消失之后年会继续,年会和其他公司年会大同小异,节目表演、高层讲话这些属于是标配了。
“天旻,明年我也要拿金奖。”周瑾狠狠道。
他是有机会参与林天旻拿金奖的这个项目的,但被他自己拒绝了。
一个是因为会被人说是走后门,林天旻算是光甲航天最早一批员工,工号在前五十,周瑾本来进光甲航天就是走林天旻的内推渠道。
另外一个是,当时另外一个项目也找了周瑾,周瑾认为那个项目也很有前景,所以才选了那个项目。
结果确实有前景,但因为难度颇高的缘故,一直没能完成。
“你们那项目最近怎么样了?”林天旻问。
周瑾搞的是,复合回收火箭高攻角绕流特性及气动布局优化研究。
简单来说就是在火箭回收过程中,通过箭体和气动面之间的特性来减速,降低发动机主动减速导致的推进剂消耗,并且能维持整个过程中的稳定控制能力。
属于可回收火箭分支里很有价值的一项课题。
这些围绕着开拓者火箭大大小小的研究项目,最终都会进一步降低开拓者火箭的发射成本,降低每公斤运载负荷的成本。
在商业航天领域,成本是生存线。
并不是说只要技术没问题,就有无限资源投入进来,现实世界不是模拟经营游戏,哪怕能去月球也要衡量投入和产出。
当然产出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在研发过程中的技术专利,宣传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升级等等,这些都属于产出。
在东大,为什么没有其他厂商进入这一领域,哪怕整个市场的规模是在迅速扩大,你优势再大也会有资本想要做尝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哪怕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进入了漫长的下行通道,国内五大手机厂商,国外苹果加三星,这些厂商已经把小厂都要赶尽杀绝了。
唯一一家靠在非洲杀出血路的传音成立时间也是2013年。
即便智能手机市场如此高度分化,内卷到看似新生力量没有一点生存空间,依然有nothing phone冒出来。
只有商业航天领域,东大因为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张,连带着获得了大量商业航天市场。
很多国家即便看不惯阿美利肯,也不会考虑把火箭发射生意交给东大来做。
但现在会,东大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航天订单数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整个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张。
如此庞大的市场,不乏光甲航天员工被拉着一起跑到资本市场上去询价,看看自己要是出来创业能值多少价码。
无一例外,投过的都死了。
因为光甲航天的优势是在持续扩大的,spacex的猎鹰火箭研发成功后迭代到星舰,中间经过了十多年时间。
猎鹰火箭自身也就1.0和2.0两个版本。
而光甲航天的开拓者系列一直在迭代,从未停止过,从1.0到2.0之间,有无数个小版本。
每年团队贡献奖的成果都是经过小版本更新验证。
这才是开拓者系列火箭的核心优势,后来者几乎看不到追赶的希望。
哪怕你知道开拓者的技术路线,知道对方的技术,愿意钱去砸出市场来,靠着上市把钱给赚回来,也做不到。
和光甲航天比起来,陈元光对光甲科技的重视度要低得多。
光甲科技在上市后,哪怕是林甲都逐渐放权给了职业经理人。
整个公司变成了有着稳健现金流来源的创新药大鳄。
有点类似复星医药的概念,靠着资本运作,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大肆收购创新药企业,这些创新药企业有着不错的研发能力和同时并行的创新药研发管线,只是苦于没有投资而面临现金流枯竭的难题。
光甲科技只需要很小的代价就能完成收购。
以圣诺医药为例,这是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创新药公司,专注于小核酸创新药的研发,过去数年间已经了五千万美元在研发上。
光甲科技收购这家公司只了不到两千万美元,光是从研发投入来看,打了五折都不止。
在完成收购并且把原本管理层清理干净之后,圣诺生物的小分子药物在去年年底进入临床测试阶段,预计在今年能创造超过五千万美元的利润。
光甲科技运作的类似案例有很多,都是低价收购,清洗原本管理层和注入流动资金继续推进研发并行,最后再让药物上市创造收益。
这样的资本运作建立在几个层面,借助人体冬眠技术带来的现金流,人体冬眠技术营造的庞大关系网络。
这两点让光甲科技在这样的资本运作中无往而不利。
即便光甲科技的主要营收来源仍然是人体冬眠设备,但投资者们还是调侃光甲科技主业是资本运作,而非生物器械。
和普通资本相比,光甲科技靠着和医院、国内外监管层不错的关系,在投资判断层面准确率要高得多。
哪怕是资本运作大鳄也比不上。
同样是投资,光甲科技能做到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一般资本投创新药只能做到百分之十。
投资是光甲科技最大的利润来源。
在嗅到陈元光没有精力管光甲科技之后,林甲给光甲科技定下的发展方向,单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这个发展方向没有任何问题。
营收、利润、成长性都无懈可击。
唯一有一点,那就是这种钱赚多了,内部自研创新药管线就不可能强到哪里去。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