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赵桓才缓缓收起那抹似有若无、仿若洞悉一切的笑意。 他微微抬起手臂,修长且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探入浴桶之中,在温热的水面上轻轻拨弄。 指尖划过,溅起一圈圈微小而细密的涟漪,那层层水纹恰似此刻他心底泛起的丝丝波澜。 随后,他微微仰头,眼神中带着几分玩味,又透着些许无奈,开口道:“三更出行,咱们这位官家,倒是越发随性了!” 话语间,带着一丝对官家行事风格的调侃,却又暗藏深意。 李忠对于自己主子这惊世骇俗的言论,却是早已习惯。 他依旧低垂着头,目光死死盯着地面,仿若周遭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片刻后,他才小心翼翼地补充道:“还有……童贯派人带回一批西夏马,今儿个一早便送到了宫里。” 赵桓微微挑眉,似乎对这消息有些兴趣:“哦?那些马品相如何?” “据来人所言,这批西夏马皆是良驹,高大健壮,耐力极为出色,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战马。”李忠顿了顿,又继续补充道。 赵桓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满意,口中赞道:“不错,这童贯总算办了件好事!” 很显然,他已然在心底盘算着如何将这批战马为己所用。 要知道,对战马的渴求,早已在他心中萦绕许久。 自古以来,良马便是骑兵的命脉。 而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更是军事实力的重要象征。 他微微沉吟,手指在水中轻轻划动,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着李忠:“这批马匹的数量有多少?” 李忠连忙回答道:“据童贯所报,总共有一百三十余匹。” 赵桓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 “对了,蔡京那边有消息吗?”赵桓的话锋突然一转,神色间透着几分急切与凝重。 "回禀殿下,蔡京那边并无异常。”李忠身子微微前倾,毕恭毕敬地回复着。 浴桶之中的赵桓,不由地陷入沉思。 在大观二年,北宋的朝堂之上,蔡京已经一家独大。 去岁,蔡京在其党羽不断地举荐之下强势登顶,获拜左仆射之职,就此登上宰相之位。 今年更是获封太师的殊荣。 历经多年官场的起起落落,此时的蔡京手段已臻老辣之境,行事风格愈发狠辣果决。 其权势更是如日中天,整个朝堂都被他牢牢掌控在股掌之间,满朝文武皆在他的威慑之下。 然而,蔡京的崛起绝非偶然。 他进士出身,自踏入仕途起,便凭借着见风使舵的高超本领,在新旧党争那错综复杂的旋涡中巧妙周旋。 其人处世圆滑,惯于左右逢源,行事作风反倒使得新旧两党皆对其心存嫌隙。 都将其视其为异类,不容于朝堂纷争之中。 反观蔡京,仕途跌宕起伏,历经数次大起大落,其宦海足迹几乎踏遍大宋山河。 每一次遭贬外放,都是命运的沉重打击,却也让他对朝堂局势有了更为深刻的洞察。 直至被贬至杭州,蔡京于困境中痛定思痛,往昔种种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浮现。 他终于大彻大悟: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无论是依附旧党还是投身新党,都不过是随波逐流,难以真正掌控自身命运。 唯有紧紧抱住皇帝的大腿,获得皇帝的绝对信任与倚重,才是在这权力旋涡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门。 蔡京这人不仅在政治权谋上手段高明,还精通书法。 他精准地抓住宋徽宗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投其所好。 凭借着童贯等人的极力推荐、以及一手绝妙书法赢得宋徽宗的青睐赏识,才得以迅速跻身权力核心,成为徽宗身边的红人。 而宋徽宗对他的信任毫无保留,近乎盲目。 甚至将朝政大权一股脑地交予他手中,任由他在朝堂之上施展拳脚。 自蔡京拜相之后,便立刻雷厉风行地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举措。 他以“绍述”神宗变法为名,堂而皇之地推行一系列改革。 对外宣称要通过改革盐法、茶法等手段来充实国库,振兴国家经济。 然而,他的真实目的并非为了富国强兵,让国家繁荣昌盛。 而是为了迎合宋徽宗的奢靡享乐之心。 此外,他不断怂恿皇帝大兴土木,修建延福宫等极尽奢华的宫苑。 还主持铸造九鼎、大肆建立道观。 这些工程耗费了无数的民脂民膏,使得大宋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在朝堂之上,蔡京权势滔天,俨然成为了朝堂的主宰。 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大肆打压新旧两党人士,手段残忍且决绝。 他将包括苏轼、司马光在内的三百余人刻名于石碑之上,罗织罪名,污蔑其为“奸党”。 这块石碑,便是臭名昭着的元佑党籍碑。 蔡京妄图借此举,让这些贤良之士背负千古骂名,从政治层面彻底将他们抹黑、打倒。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此铲除异己,巩固自身权柄,在朝堂之上一手遮天。 此外,蔡京党羽众多,恰似过江之鲫,朝野上下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朝堂之中、宫廷内外,眼线与爪牙星罗棋布,构建起一张庞大且严密的监视网络。 但凡有敢于反对蔡京之人,发出的声音都会被无情地打压。 反对者中,情节稍轻的,会被革除官职,仕途尽毁。 严重者,则会性命不保,惨遭毒手。 如此高压之下,满朝大臣人人自危,整日惶恐不安。 他们行事谨小慎微,生怕稍有不慎,触怒了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从而给自己与家人招来灭顶之灾。 他们行事谨小慎微,生怕稍有不慎,触怒了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从而给自己与家人招来灭顶之灾。 有些大臣为求自保,主动向蔡京靠拢,不惜卑躬屈膝。 其中更是不乏献上奇珍异宝、稀世古玩之人,只为能在蔡京的羽翼下寻得一丝庇护。 这些人不顾廉耻,谄媚之态尽显。 致使,大观年间的朝堂之上溜须拍马之声不绝于耳。 一时之间,将整个朝廷中枢搅得乌烟瘴气。 赵桓听罢李忠的禀报,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殿下,您看这蔡京如此权势滔天,咱们……” 李忠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 赵桓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喜欢阙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阙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