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愈知道两个人说的是哪部电影了。
霍健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刘火华演的第一部电影。
这是部文艺片,据说内地票房为0,是的,就是0,影院一部拷贝都没卖出去,院线无人问津。
02年的文艺片市场,就是这么惨淡。 但是,这部电影,在日本却创造了国内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8个亿。
一举超越了老谋子的《我的父亲母亲》!
没想到,这电影居然是这个人投资的?
陈愈瞥了对方一眼,却没有一丝的印象;当然这也很正常,虽说这部电影墙内发芽墙外开,海外卖的脱销,但跟他没有一分钱关系。
因为当时亏的太惨了,一听有人买他的海外版权,这个老板就直接8万美金给卖掉了。
还特么以为遇到了一个冤大头。
国内1分钱没赚,有个傻老外出8万美金,也就是差不多70万人民币来买,傻子才不卖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人家靠着这部电影,日本就赚了8亿日元。
而这部电影男一号刘火华,女一号沉好,正是常丽推荐给的霍健起。
北电的导演,一向首选就是中戏的演员。
“这一部肯定是说什么也不投资了!”
“你也别投,这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国内没有市场的;国外你又玩不转……”
这话倒是没错。
这年头,海外发行你都不认识人,只能靠卖版权出手。
李扬的《盲井》就是靠这个卖了200万美金,当然他是得奖后卖的,会有溢价;霍健起的《那山那人那狗》虽然也得了奖,但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要差很多。
而且,这个老板是在得奖前卖给的那个日本人,亏的实在是太多了,他着急出售。
常老师肯定有霍健起导演的电话……”
这两个老板不投资霍健起马上要拍的新电影,陈愈可是迫不及待啊!
因为霍健起的这部新电影,不出意外就是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的《暖》,男二号也获得了一个东京电影节影帝。
这年头,国际上就9个a类电影节,东京电影节那绝对是亚洲的no.1,含金量三金中的金马拍马都赶不上,更别说金鸡了。
是亚洲排名第一的电影节。
后世虽然名气低了些,但在亚洲区域还是很具有影响力。
“这部电影,一定得拿下!”
《暖》改编的正是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也是因为《暖》跟《红高粱》电影的大获成功,莫言才会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2部电影对于他获奖,其实功不可没,书的话,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但影视剧的输出,其实要比文学更加强烈一些。
“而且,还能拿一个角色!”
《暖》的男主角,就是一个年轻人。
“我记得那届获得金麒麟奖,给霍健起颁奖的好像是巩皇吧?”
巩利,确实是那一届东京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这华人当评审团一号,对于华夏电影来说,那是绝对很有利的。
华夏电影获奖的概率很高。
而且巩利也正好毕业于中戏。
“有搞头,绝对有搞头!”
陈愈想到这,眼神越发的透亮。
他借着尿遁,走到了楼下马路边,拨通了常丽的私人电话。
常丽平时是用办公室电话联系的,但不代表她没有手机。
“陈愈,什么事啊?”
常丽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干脆利落。
“常老师,你有霍健起导演的联系方式吗?”
“霍健起?”
常丽微微思索了下:“有啊,你想演他的新电影?”
“不是,我想投资!”
“投资?”
手机那头的常丽明显吓了一跳:“你……你投资拍电影呐?”
“对啊,我正好有点钱!”
“孩子,拍电影那可不是有点钱就能拍的!”
常丽有些哭笑不得道。
陈愈只好道:“常老师,我知道,我有几百万啊,几百万应该够了!”
“……”
常丽直接被陈愈的这句话,给干沉默了。
这小子,你说的有点钱,就是有几百万啊?
常丽要是知道陈愈有几千万,估计得吓疯。
“行吧,我给你找找,不过你可不要乱来啊,电影不是那么好投资的,知道了吗?”
“跟你爸妈商量下的要!”
常丽在那关心的嘱咐着,她还以为陈愈是拿他爸妈的钱投资。
“我知道,常老师,麻烦你啦!”
“你拿笔记一下!”
“没事,常老师你说吧,我记着呢!”
陈愈的记忆力还行,常丽说了两遍后,他便把霍健起的手机号给记了下来。
“陈愈,要不要,我跟霍导那边先说一下?”
常丽觉得自己先给霍健起说一下可能会更好。
“那就再好不过了,省的我跟他介绍!”
“那你等信吧,我先跟他通个电话!”
常丽说完,就直接把电话挂了;陈愈却捏了捏拳,很是振奋。
有常丽老师这个说客,那这投资的成功率,就更高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