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夫人:“好了,你先回去吧。” 回到兰萱院,温氏静坐了好一会儿:“瑞雪,什么时辰了?” 温氏:“厨房那边今晚有什么特别的么?” 温氏:“酸菜鱼来一份,其余的,随便拿一些来可以了。” 温氏来到书房,提笔写了一封信,晾干信件后装入信封,又仔细的用蜡封好:“夏嬷嬷。把酸菜鱼装到食盒中拿过来。” 夏嬷嬷很快将酸菜鱼装入食盒中交给温氏:“大奶奶?” 夏嬷嬷:“知道了。” 夏嬷嬷坐着马车一路到达温府,从角门那里下车,拎着食盒急匆匆奔向东跨院。 温氏的父亲是温老太爷的长子,也是住在东跨院。整个京城的大宅院,家家户户基本都是这样的分配布局。 屋里面的听到声音,温太太身边的大丫鬟金丝迎了出来:“夏嬷嬷?今儿怎么有空来了?可是有事?快请进。” 金丝:“在家呢,才从正房那边回来,刚传了饭。” 温太太卸了头上的首饰正准备吃饭,夏嬷嬷提着食盒进门:“给太太请安。” 夏嬷嬷:“大小姐听闻太太近日胃口不佳,今儿吃鲜鱼觉得爽口,特命我来给太太送一些过来。” 银线一笑:“大小姐惦记着您,外人只会羡慕哪里会笑话。” 温太太一顿,笑了:“行,今儿就赏你这个脸面。金丝银线,今儿就不用你们布菜了。” 夏嬷嬷打开食盒,用身体挡着金丝银线的视线,将信件拿出递给温太太,这才又拿出里面的酸菜鱼。 “是。” 温老爷今儿在冯姨娘这边,两人也刚传了饭。 温老爷:“什么事?” 温老爷持起筷子的手就是一顿。 温老爷看了一眼已经黑下来的天,放下筷子:“那你自己先吃吧。” 回到正房,温老爷一眼就看见站在桌子旁的夏嬷嬷。 温老爷坐下才发现被夏嬷嬷身形挡住的放在桌子上的信件,他就说么,妻子怎么会突然请自己过来吃饭。 夏嬷嬷道:“老爷太太,这鱼很是新鲜,是我们二奶奶庄子上中午的时候送来的,您们先尝尝?大小姐很是喜欢。” 温老爷不动声色的将信件揣在衣袖中,同温太太一起吃饭。 温太太:“我听说,芸丫头的弟媳妇,你们府里的二奶奶病了?” 温太太:“我前儿得了根人参,一会儿你回去直接带回去吧。” 温老爷:“她同孟氏相处的不错?” 温太太眉眼弯弯颇为欣慰。 等下人将残羹剩饭撤下,温太太这才压低声音问:“老爷,您看这件事怎么样?” 温太太:“老爷不再考虑考虑?这两年香料价格极高,尤其是龙涎香,咱们家靠着这个这几年赚了多少!打点上下的时候,也是这个最能拿出手,省了不少的事儿。” 温太太:“我倒不是担心她坑咱们家,那与她也没好处,我只是担心她的眼光,香料不好卖一事,完全没有迹象啊。” 温太太不吭声了,自家就是做买卖的,她可太清楚现在外面人对那位二奶奶有多追捧了,就今天自家闺女拿回来的消息,真拿到外面,一万银子也有人买的。 温太太:“现银三万多,凑一凑能到五万,老爷是打算咱们这一房自己买宝石?” 温太太这次没反对,珠宝就算将来不大幅度上涨,买了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孟蝶把消息送出去后彻底松了口气,胡商和海商也都渐渐从京城离开,她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康健。估摸着自己生病的时间,这天傍晚,孟蝶准备去正房给侯夫人请安。 孟蝶:“好多了,其实这几日我都有在院子里溜达锻炼,今天精神格外好 宁夫人不放心:“大夫说可以走动?” 宁夫人:“那就好,走吧。” 宁夫人:“温府的老太太今日过寿,她回了娘家。” 宁夫人:“就是要不想才对。” 从席上下来,温太太和温芸兮母女二人回到东跨院,将仆人都打发出去,温太太先问:“在那边府里一切可好?” 温太太:“如今你生了儿子,屋里怎么样?你婆婆有没有说什么?” 温太太长出了一口气:“老天保佑,你这算掉到福窝里去了。” “这个你拿着。”温太太打开一个小匣子,从里面拿出一沓银票:“这是两万两,你想着给你婆婆的。” 温太太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上次你写信过来说珠宝会涨价,我和你爹商议了一下买了不少,这才多少日子,价格整整翻了一倍,尤其是一些特别形状的,比好模好样的都要贵。孟氏是通过你婆婆的口告诉你的,这些银子一定要给你婆婆。” “还有五千两是给你的。”温太太直接堵住温氏的话:“你别急着拒绝,给你银子自然也是有给你的原因。” “她给我们消息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你。”温太太看着温氏眼底全是慈爱:“你的性子娘知道,想必平日里待她就不薄,她素日里就同你好。你做生意是不是亏了三千两?就算她知道这件事与她无关,但是我猜着,看着往日的情份她还是会心疼你的。故此才给了你这么两个消息,我们当爹娘的赚了银子,难不成还能不补贴你?” 温太太:“肯定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