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0章 一条船上(1 / 1)

画外音里,陈立的脸色再次变白。 他喉结上下滚动,伸手去摸西装内袋的动作被镜头完整捕捉。 赵长天知道,这段画面会在今晚的新闻里重点播出,而陈立的表情会被剪辑得格外清晰。 “我们正在推动‘数据穿透式管理’。” 他继续道,从裤袋里摸出手机。 屏幕亮起OA系统界面,“看,陈璐的任命已经同步到集团内网。 审批时间精确到秒—— 这就是黎光速度。” 记者采访结束后。 赵长天 陈立的办公室门在11:30关上,实木门板发出沉闷的“咔嗒”声。 门框上的防撞条被挤压变形。 赵长天坐在沙发上,目光落在墙上的“优秀团队”锦旗上—— 落款是2008年,高文军亲笔题写,“优”字的右半部分写得格外肥大,像一个膨胀的句号。 “阳光花园的电梯维修款,为什么拖了四个月?” 赵长天翻开文件夹,里面是陈立的差旅报销单。 2009年至今的票据整齐排列。 用回形针分成五组。 每组票据的金额都是整数,“还有上周三的‘潮江春’消费......” 他用指尖敲了敲那张餐费发票,油渍在票面右上角晕开小团阴影。 “赵总,那是......” 王立的声音发紧,右手背在身后。 指尖触到保险柜的密码锁,密码盘上的数字凹痕被他的指纹磨得发亮。 “我不关心那是什么。” 赵长天打断他,身体前倾,双肘撑在膝盖上。 “我只关心下个月的缴费率—— 要是还在60%以下。” 他顿了顿,“你知道集团正在查‘不作为干部’。” 沉默持续了几十秒。 陈立突然起身,转动办公室保险柜密码锁。 机械齿轮的转动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他取出一份文件,牛皮纸袋上印着“宏远建材 机密”字样。 封口处的火漆印完整无缺:“这是......合作备忘录。” “我没兴趣。” 赵长天举起手,掌心向上,阻止王立递来文件的动作,“我要的是数据——漂亮的数据。” 他站起身,拍了拍陈立的肩膀。 指尖感受到对方肩胛骨的僵硬。 走出办公室时,赵长天看了眼手表,距离12点还有两分钟。 李诗涵递来湿纸巾,他擦了擦手。 当商务车驶离阳光花园时。 赵长天望着后视镜里逐渐缩小的王立身影。 他正在和保安交谈,手势急促。 赵长天摸出U盘,将其插入车载电脑。 屏幕上立刻跳出华南片区的“业主需求数据”—— 经过上午的“实地验证”,这些数据将作为“基层创新成果”报送集团。 成为他转正报告中的重要章节。 他之所以没有直接拿下王立,就是不想在目前这个关键时期,增加任何不可控的因素。 等他转正之后,有的是机会收拾王立。 至于林晚晴没有出现,是赵长天有意为之。 一方面,林晚晴目前进行的试点工作很重要,不容分心。 另一方面,赵长天不想让林晚晴参与到此次的“造假”行动中来。 不久后,商务车在粤海街道办食堂门口停下时。 赵长天看了眼手表:12:28。 食堂飘来的饭菜香中混着消毒水味。 他解开工装领口,露出精修过的胡茬—— 这是特意为“偶遇”场景设计的“亲民细节”。 李诗涵提前五分钟下车,在门口与街道办主任张伟“偶遇”。 此刻正笑着向他挥手。 “赵总愿意来我们基层食堂,真是贵客啊。” 张伟中等身材,啤酒肚将藏青色衬衫撑得发亮。 握手时掌心的老茧擦过赵长天的虎口—— 那是常年打高尔夫留下的痕迹。 “张主任见外了!” 赵长天笑道。 目光扫过张伟腕间的绿水鬼手表,“黎光本来就是为基层服务的,吃食堂更接地气。” 三人在靠窗的圆桌坐下。 不锈钢餐盘里装着四菜一汤:番茄炒蛋、红烧鲫鱼、麻婆豆腐、清炒时蔬和紫菜蛋花汤。 赵长天注意到张伟的餐盘里多了一份鲍汁扣饭—— 显然是食堂额外准备的“特殊餐食”。 “听说辖区内有三个老旧小区没人管?” 赵长天夹起一块豆腐。 筷子尖在盘中停顿半秒,“阳光花园对面的‘惠民新村’。 还有东边的‘吉祥苑’?” 张伟的筷子顿了顿,鲫鱼骨刺卡在齿间:“赵总消息灵通啊...... 都是些二十年的老小区,物业费收不上来,物业换了三茬。” “黎光可以接管。” 赵长天直视对方眼睛,舀汤的勺子悬在半空,“但物业费得定1.2元/㎡—— 低于成本价的部分,政府得给点税收优惠。” 汤勺轻轻放回碗中,溅起的水花在桌布上留下深色斑点。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伟放下筷子,用餐巾纸擦了擦嘴。 目光转向窗外的停车场:“税收返还......得走常委会。” “三小时内签约。” 赵长天微笑,“黎光可以先垫付三个月物业费—— 但张主任——”他压低声音,“我需要这份合作协议当‘民生成绩单’。” “我懂!” 张伟脸上浮现出意会之色。 半个小时之后,街道办会议室的空调嗡嗡作响。 赵长天靠在皮质椅背上,听着张伟用座机通知法制办“特事特办”。 目光落在桌上的《老旧小区托管框架协议》上。 协议共三页,黎光的法务部已经连夜修订。 重点加粗的附加条款格外醒目—— 政府协调解决物业用房产权问题。 前三年物业费税收返还50%(预计年省成本200万)。 “赵总果然爽快。” 张伟签署时笔尖停顿,“税收返还的事,我会让财政局‘特事特办’—— 但黎光得答应一个条件。” “张主任请说。” “惠民新村的业委会主任,是我表哥。” 张伟摘下眼镜,用衬衫角擦拭镜片,“物业进驻那天,得让他在台上发言。” 赵长天笑了,拿起协议在桌面上敲了敲:“不仅让他发言,还要聘他当‘业主监督代表’—— 记得让他穿红色马甲,镜头里显眼。” 李诗涵在一旁快速记录,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 赵长天注意到她特意在“红色马甲”下画了横线—— 这是给宣传部门的视觉指示。 商务车驶离街道办时,赵长天正在审阅李诗涵发来的简报初稿。 标题《黎光速度:3小时解决三个小区“无物业”难题》用了加粗宋体。 配图是他与张伟握手的照片。 身后的“为人民服务”标语被PS得格外清晰。 “民生情怀、市场化运作、集团指导。” 他用红笔圈出这三个关键词,“集团指导要放在最前面。 括号里加上‘王崇仁董事长战略部署’。” “可是赵总——”李诗涵回头,“实际上是您主导的......” “记住!” 赵长天打断她,将简报转发给集团宣传部,“在黎光,没有个人英雄。 只有集团意志。” 车内后视镜里,王立的车正从街道办停车场驶出。 赵长天摸出手机,给陈璐发了条消息:“华南片区所有小区的‘需求清单’。 误差率控制在10%以内—— 包括惠民新村。” 下午两点,华南片区临时会议在准时开始。 分公司经理们坐在会议室里。 目光聚焦在赵长天手中的红色文件夹上—— 那是今早刚印发的《区域管理权限调整通知》。 “分公司经理可以自主招聘基层员工。” 赵长天翻开文件夹。 露出里面的《改革承诺书》样本,“但有三个条件。” 他竖起三根手指—— “第一,30%必须是退伍军人—— 集团正在推‘拥军项目’,这是政治任务。” 会议室后排有人小声嘀咕,赵长天的目光立刻扫过去:“有问题?” “没、没有......” 说话的经理急忙低头,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歪痕。 “第二,新员工入职前要签《改革承诺书》。” 赵长天推了推面前的承诺书,封面印着烫金的集团logo,“里面有三条铁律—— 服从数据考核、保守改革机密、维护领导权威。” “第三。” 他突然笑了,“招聘名单最后一页,要留出我的签字栏—— 这是为你们规避用人风险。” 散会后,赵长天单独留下陈璐。 将加密U盘塞进她口袋:“里面有集团最新的‘拥军项目’数据指标。 你懂怎么用。” 陈璐的指尖触到U盘上的“机密”刻字。 抬头撞见他意味深长的眼神:“做得好,年底推荐你去集团参加干部培训—— 记住,黎光的未来属于能守口如瓶的人。” 半个小时后。 华南片区会议室的吊扇发出恼人的嗡鸣。 空调因老旧只能勉强维持26℃。 赵长天再次走进来时,23名“80后”干部正襟危坐。 脊背与木质椅背碰撞出轻微的声响。 他扫过众人胸前的布质工牌。 目光在“刘海”的名字上停留两秒—— 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技术骨干,此刻正用袖口擦拭额头的汗。 “知道我为什么单独叫你们来吗?” 赵长天绕着会议桌踱步,皮鞋跟碾过地面的瓷砖裂缝,发出“嗒嗒”声。 他突然停在片区市场部经理陈雨桐身后。 后者正在记笔记,泛黄的纸页上写着“智慧工单系统”字样。 边缘贴着修正液覆盖的痕迹。 “因为你们没有背景,没有靠山。 ”他扯了扯领带,“但你们有野心,有干劲。”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雨桐浑身一颤,钢笔在纸上划出歪斜的墨线。 她今早刚把方案塞进赵长天的信箱。 此刻还记得李诗涵原话:“赵总说,数据要像珠江水一样漂亮。” “集团最缺什么?” 赵长天猛地拍向投影仪开关。 幕布上跳出华南片区的缴费率曲线。 墨迹在劣质投影灯泡下显得模糊。 “不是本科生,是能搞来数据的狠人!” 他指向曲线末端,红色箭头用马克笔手工绘制,“这是陈立管的片区。 连续六个月低于65%—— 但你们猜怎么着?” 后排传来倒茶的声响,搪瓷缸子磕在金属桌面上。 刘海的鼠标在PS/2接口上晃荡。 光标在屏幕上划出锯齿状轨迹。 赵长天走到他身后,按住年轻人汗湿的肩膀:“你写的那个满意度统计程序...... 能批量改数据吧?”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刘海的白衬衫洇出深色的汗斑。 他想起昨晚在职工宿舍接到的电话:“赵总看过你做的工单系统...... 他说你脑瓜子活。” “别紧张!” 赵长天从裤袋里摸出软盘,塑料外壳印着“2012老旧小区”字样。 “这里有去年的‘优质样本’。 你负责‘优化’华南片区的数据—— 记住,误差率别超过15%。” 他顿了顿,望向窗外的香樟树,“多的部分,用前年的旧表补——你懂怎么弄。” 会议结束后。 赵长天来到片区贵宾室。 陈璐坐在对面的木椅上,膝盖夹着仿皮笔记本。 笔尖悬在“数据优化”四个字上方,纸页因潮湿粘在一起。 “阳光花园的‘水管老化’需求。” 赵长天用钢笔尖敲击桌上的热力图—— 那是用Excel手绘的图表,色块边缘带着像素锯齿。 “改成‘已列入三季度整改’—— 反正年底前不会真动工。” 他突然抬头,盯着眼前这个漂亮女人被汗水浸湿的刘海,“你知道为啥选你吗?” 陈璐的喉结滚动,她想起昨天去公司总部上交材料时—— 在走廊里偶遇赵长天。 对方盯着她工牌说:“大专毕业能做到科长,不容易。” “因为你机灵,能力也不错!” 赵长天笑了,钢笔在指间转出弧度。 “华南片区的‘满意度’,先报75%—— 打电话时先问‘支不支持改革’,再问满意不满意。” 他倾身向前,风扇扬起的灰尘在光柱中飞舞—— “说‘不支持’的,直接标成‘无效’——明白?” 笔记本上的字迹晕开小片墨渍。 陈璐握紧笔杆,指甲陷进虎口。 赵长天从西装内袋抽出一张纸。 是她连夜赶制的《数据上报流程表》,红笔批注着:“无需附原始记录。 区域经理签字即可——赵长天 。 “记住!” 他的声音混着吊扇噪音,“数据是黎光的氧气—— 没漂亮数据,咱们都没有前途。” 他敲了敲陈璐胸前的工牌,“你呀,要做一个有前途的人。” 傍晚的阳光穿过纱窗,在陈璐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树影。 赵长天亲手将“区域发展助理”的胸牌别在她胸前。 别针穿过工装布料时发出“刺啦”声。 “每周五下午五点,直接来我办公室—— 别经过王立的秘书。” 他低声说。 软盘塞进陈璐的抽屉,压在她的大专毕业证上。 她摸着塑料外壳上的划痕,想起赵长天刚才的话:“里面是分公司经理的通话记录—— 你整理成表格。” 走廊传来王立立的咳嗽声,他的搪瓷缸子里泡着胖大海,气味混着霉味飘进来。 “干得好,不止年底推荐你参加干部培训。 明年还有更好的机会给你。” 赵长天退后两步,审视着女人局促的站姿,“记住,不该问的别问—— 聪明人才能往上走。” 离开办公室时,赵长天在走廊遇见王立。 对方正端着搪瓷缸子喝水,缸子上印着“黎光重工成立三十周年”。 “王经理!” 他停住脚步,盯着对方得眼睛,“听说你爱人现在没工作? 公司家属院的超市缺个收银员。” 王立的喉结剧烈滚动,胖大海在缸子里浮沉。 阳光透过纱窗,在他脸上织出网状阴影。 王立很想说,我家不差那几个钱。 但最终说出口的:“赵总费心了......” 赵长天临时征用了王立的办公室。 靠在窗前,他拨出了王崇仁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传来了王崇仁秘书袁刚的声音。 “请转告王董,华南片区搞出了‘数字化管理’。 行政办科长陈璐,做了个热力图。 在三个小区试了试,效果挺好。” 这时敲门声响起。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停顿片刻,听到远处传来小区附近一家工厂的下班铃声。 李诗涵走进办公室,递来一份报表。 纸上的“政企合作省成本”数字被修正液改过三次。 李诗涵把报表交给赵长天后,退了出去。 赵长天对着电话说道:“另外,和街道办签了协议。 年省成本超两百万—— 都是按集团‘减员增效’的指示办的。” 这时,电话那头传来王崇仁的咳嗽声:“长天,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了。 很好!” 顿了顿,王崇仁继续:“党委会下周讨论物业人事...... 你准备准备。” 赵长天的手指收紧:“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黎光的成绩,都是党委领导得好!” 挂断电话后,李诗涵敲门后走了进来。 她手里攥着内部刊物《黎光之声》的小样。 头版标题是《青年才俊赵长天:用数据说话的改革者》。 “赵总,广市台的记者说明天来采访。” 她抹了把额头的汗,“要不要安排陈璐一起上镜?” “安排!” 赵长天扯了扯领带,“让她穿那件蓝色工装——显得精神。” 他顿了顿,望向窗外的职工篮球场,几个年轻人正在投篮。 “标题再加一句:‘90后副处的崛起’。” 华南片区的黑板报在17:58分更新。 粉笔字写着“向赵总学习!用数据创造未来!”。 旁边画着夸张的热力图,红色区块占据三分之二版面。 路过的工人停下脚步。 有人用安全帽蹭了蹭下巴:“这红的是啥?” “说是业主需求,老多了!” 赵长天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年轻人们围在黑板报前议论。 右手插在裤袋里,摸着软盘上的棱角。 暮色漫进走廊,吊扇还在“吱呀”转动。 赵长天解开领带,对着卫生间的镜子整理发型。 他摸出手机,给刘海发去短信:“今晚把数据导进光盘。 明早八点交给我—— 别让人看见。” 发送完毕,他删掉记录。 窗外,小区附近工厂的烟囱冒出淡灰色的烟。 广播里响起《团结就是力量》的旋律。 赵长天走向档案室。 铁皮柜的锁芯转动时发出“咔嗒”声。 仿佛某种权力闭合的仪式。 他知道,这些数据将成为他向上攀爬的阶梯。 而阶梯下的阴影里,藏着无数被修改的真相。 半个小时后,“悦宾楼”私房菜馆里。 红木屏风隔开的雅间内,赵长天解开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 陈璐和刘海表情局促的坐在对面。 前者穿着新买的藏青色职业装,领口别着赵长天送的银色徽章。 后者攥着啤酒瓶,指尖反复摩挲标签。 “集团党委会就在下周。” 赵长天举起酒杯,琥珀色的威士忌在玻璃杯中摇晃,“你们的表现直接关系到黎光物业的‘改革前途’—— 当然,也关系到你们自己的前途。” 他目光扫过陈璐胸前的徽章,“陈璐,总部大厅的展板明天就能做好。 你的照片会放在显眼的位置。” “谢谢赵总栽培。” 陈璐的声音有些发紧。 她想起下午在电梯里遇见陈立时,对方阴鸷的眼神。 刘海突然咳嗽起来,啤酒顺着嘴角流到衬衫上。 这个28岁的技术骨干慌忙用袖口擦拭。 却把领口的汗渍晕染得更大。 “刘海,数据后台的修改权限......” 赵长天顿了顿,夹起一块松茸放进陈璐的碗里,“要确保只有我们三个人知道。 上周审计部抽查的数据,你是怎么处理的?” “用、用2012年的旧数据覆盖了......” 刘海的喉结滚动,“赵总放心,系统日志我每天都会删。” “聪明人。” 赵长天笑了,伸手拍了拍刘海的肩膀,后者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服务员轻轻推开房门,走进雅间,动作轻柔地将骨碟换上。 就在这时,赵长天突然抬起头,目光落在服务员身上。 嘴角微扬,露出一丝微笑,缓声道:“麻烦你把空调温度调到 24℃,我们有点私事要谈。” 服务员闻声,连忙点头应是。 转身快步走到空调前,熟练地调整着温度设置。 没过多久,雅间里的温度便迅速降了下来。 原本有些闷热的空气也变得凉爽宜人。 然而,陈璐却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凉意有些不适应。 她不自觉地摩挲着手臂,试图给自己带来些许温暖。 赵长天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 他的目光在陈璐身上稍作停留,然后迅速移开。 解下自己的西装外套,站起身来,走到陈璐身旁。 将外套轻轻地披在她的肩上,柔声说道:“基层工作确实不容易啊。” 陈璐有些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赵长天,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长天微微一笑,继续说道:“等你们进了总部大楼。 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数据为王’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陈璐静静地听着,微微点头,表示明白。 赵长天的手指在陈璐的肩头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收回。 转身坐回座位,目光再次落在刘海身上。 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明天把华南片区的缴费率数据调到 70%。” 他顿了一下,接着补充道:“先用‘拥军项目’的政策补贴冲量。” 离开菜馆时,广市的夏夜闷热难耐。 赵长天站在路边点燃一支烟,看着陈璐和刘海坐上出租车。 这时,手机在裤袋里震动。 他掏出手机,接通之后。 是集团宣传部部长刘伟的来电。 刘伟是王崇仁一手提拔的干部。 和赵长天属于一条船上的人。 “赵总,华南片区的报道初稿出来了。” 刘伟的声音比较随和,“标题用《25岁副处的崛起:数据背后的改革密码》怎么样? 照片修过了。 陈璐的工牌logo特意做了锐化处理。” “很好!谢谢刘部长!” 赵长天吐了口烟,看着火星在暮色中明灭。“ 记得加上她大专毕业的背景—— 要突出‘集团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了——” 他踩灭烟头,“把阳光花园的热力图做成GIF动图。 放在内网头条。”喜欢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落难千金:做个村姑也很香! 命格被换后,真千金她杀疯了 转生萌王,一手虚无冻结时空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大学里的女装生活 全民高武:身穿的我哪来的父母 四合院:整治全院,都跪求原谅 千面追妻:逾朝的火葬场通关实录 天地新开,刚出门就得到强大传承 狼神与花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