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分粮后续(1 / 1)

他们新知青工分不够,但分的粮食都一样,不过要补钱。 加上要还之前欠的粮食,就算江艳秋之前拿了不少蘑菇木耳去换工分,还补给村里七块六毛五分钱。 其他人更别提了! 四个老知青都有分红,还都不少。 林少阳六十九块,刘远达六十六块,赵兰兰四十二块,林晓梅二十七块。 林晓梅之前拿的可是一等工分,不过分组后她拿的是二等工分,后面还经常和乔蕾一起请假。 这次她又要了一等工分的粮食,所以才分了二十七块。 赵兰兰虽然只拿二等工分,但是人家从来没请过假,还采了好多蘑菇拿到大队去换工分。 刘远达和林少阳就别说了,平时最少就是个工分,秋收后每天能拿二十几个工分,女知青是真的不能比的。 除了粮食还有福利。 每人两斤半红糖票、两斤半普通糖票、三张工业票、五斤豆油票,一人两斤棉花票。 汉族有十尺布票,少数民族有十四尺布票,因为少数民族要穿长衣服。 江艳秋因为是少数民族,还多分了四尺布票。 分完粮食后,几个男知青借了板车来拉。 乔蕾好奇地问:“这里每个大队都这么分粮食吗?” 这里的福利可不比城里的差。 林晓梅笑着回她说:“你想太多了,就我们村这样,别的地方苞米就给一百斤,小麦发几斤过年就行了,剩下的就是红薯干、土豆干。有的地方用新鲜红薯、土豆来顶替。” 乔蕾又问:“我们村这么分,上面不管吗?” 林晓梅笑呵呵地说:“管得了吗?大队长说了,没粮食吃哪有力气种地啊。有一年公社强制来拉粮食,第二年大队长直接只种了一半地,一问就是吃不饱没力气干活。公社的人见他来真的,连夜把粮食给补上了。” 大家一想到大队长那脾气,觉得也不是没有好处。 不过,这辈子他估计最多也就当个大队长了。 上面领导都被他得罪死了。 粮食下来后,村里人都来知青点换布票、棉花票和糖票。 别看大家都分得挺多的,但也没多少,年底结婚的多,这些票可抢手了。 江艳秋本想给小雪花做一身新棉衣,不过还没回到知青点。除了红糖钱和豆油票,其他的都被杨婶子换走了。 杨婶子婆家侄女要结婚,她这个婶子得做一床被子当嫁妆。 至于糖票工业券是给她侄女换的,总共给了江艳秋五斤花生米。 除了杨婶子,还有很多来知青点换票的,不管嫁姑娘还是娶媳妇,都想给自家孩子置办的,比其他家孩子的更体面。 许妍他们把村里发的换出去就算了,自己存的也换了不少出去,因为人家都拿细粮来换。 赵兰兰没动自己的口粮,不过用票和钱在村里换了二十斤小麦、十斤黄豆、八十斤苞米寄回家。 分粮食江艳秋从空间里拿出了十几斤发芽的小麦,继续发芽做麦芽糖,又拿了十斤干的小麦放进空间里。 其他粮食都是好的,唯一坏的就是黄豆。 好的都被挑出来做种子和上交了,剩下的都是开裂的、有虫口的、不饱满的。 知青没人会做大酱,这些坏黄豆拿去榨油可不划算,就只能换豆腐豆腐皮,或者直接炖吃。 村里好多人都会做豆腐和豆腐皮了,不过一斤黄豆能换一斤老豆腐,两斤黄豆能换一斤湿的豆腐皮。 江艳秋感觉也不怎么划算,上辈子小的时候,家里吃的豆腐、豆花、豆皮,大部分都是自个家里做的。 她打小就帮着打下手会做的,就找男知青提议,让他们磨豆浆,她来做豆腐,豆腐就按照黄豆的比例来分。 王海洋和刘远达听了都挺赞成,虽说他们不缺钱,但也不能这么傻乎乎地当冤大头呀。 一斤豆子能磨两斤豆腐,他们豆子不好没有两斤也有一斤八两。 加上冬天也没有事情做,磨豆浆就当锻炼。 林少阳却表示怀疑:“你真会做?” 江艳秋白了他一眼:“你可以不参与的。” 最后大家商量着,先每人做个五斤试试看,要是行的话,等过年了再多做点。 女知青这边表示不出力,那就每人多拿点黄豆,到时候再平分。 林晓梅和乔蕾没参加,她们拿去跟村长换了,王兰花也会做豆腐,还能增进感情呢。 剩下的除了回去探亲的江宇,就剩八个人了。 几个男知青没有让女知青多出黄豆,就让他们帮着江艳秋打打下手,后面的工作也不比磨豆浆轻松。 顾清清和许妍让赵兰兰帮忙,两人出钱买了石磨和一套做豆腐的家伙什。 石磨就放在林少阳他们院子里,也不用去村部排队。 四十斤黄豆还真的真不少,头天晚上就把豆子泡上了。 三个男知青一大早轮流磨豆浆,林少阳这个伤员,抱起小雪花这儿瞅瞅,那儿看看。 等点豆腐的时候,端起一缸豆浆在旁边边喝边盯着江艳秋,看着比江艳秋还要紧张。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直到第一板豆腐压装箱上石头,他才放心地抱起小雪花回他们屋。 虽然坏豆子挺多的,不过也做出了将近七十斤老豆腐,十来斤嫩豆腐,六斤豆腐皮。 江艳秋还得了一包豆腐渣喂鸡。 大家的晚饭就是把嫩豆腐当豆腐脑全吃,还把江艳秋的一罐辣白菜给消灭光了。 至于老豆腐,第二天做好了就直接分了。 江艳秋炖了一锅鲤鱼豆腐汤,一个麻婆豆腐,剩下的全做成冻豆腐放起慢慢吃。 等麦芽长成后,江艳秋把剩下的陈苞米全都做麦芽糖。 怪不得老人常说有门手艺就不怕饿肚子! 这麦芽糖的甜味一飘出来,知青点就围满了小孩子。 刚分完粮食,村里舍不得委屈自家孩子,也不好意思让自家孩子白吃江艳秋的。 江艳秋的麦芽糖还没熬好,就纷纷拿着粮食来换糖。 按照这边的规矩,三斤苞米能换一斤麦芽糖呢。 搞得江艳秋都怪不好意思的,像抢村里人的营生一样。 大多数人都是一斤半斤地换。一会儿就被换走了十几斤,剩下的江艳秋不肯换了,她要留着自己吃,她可不想再做一次。 江艳秋做了花生、核桃、松子、榛子好几种口味的麻糖。 知青又纷纷来换。连赵兰兰都换了不少。 她用珍藏的糖纸,把麻糖切得更小块,一块一块地包好,整整齐齐的像供销社卖的糖果一样。 不用说,肯定又是要往家里寄。喜欢七十年代女配的吃瓜日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七十年代女配的吃瓜日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