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4章 又是赢麻的一年啊(求月票啊呜呜呜)
当韩桓惠王参与这场国战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联军大胜,自然可以得利颇丰,韩国之危可以再拖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至于攻秦失利,那自然也要付出代价。
做了三十余年的王,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韩桓惠王第一时间就给大秦去了请罪奏表了,言辞恭谨,声称被诸国裹挟无可奈何,现在向秦王请罪,愿意割让给秦国十座城池。
临死之前能够为儿子多铺一点路,最后再做一点事,自己也是尽力了。
无论成与不成,最大的责任都跟随自己而去了,儿子也总能轻松一点。
只可惜了,祖宗基业在自己手里丧失了大半,死后也是无颜再见列祖列宗。
韩桓惠王本就是风中残烛,在接收到联军大败的坏消息以后,最后那口心气儿也是散了。
他安排了自己最后的后事,交代了所能交代的一切。
看着自己最优秀的嫡子太子安,他已经是自己最优秀的孩子了,但是最多也只是和自己差不多。
韩桓惠王一言不发,带着无尽的思绪与忧愁,为自己的儿子留下最后的台阶以后,薨逝了。
韩桓惠王算的很清楚,十座城池加上自己的请罪以及自己的死亡,这件事已经可以暂时揭过去了。
至于未来韩国怎么样,他已经实在不想再想了,他实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了。
韩桓惠王薨逝以后,太子安来不及伤心,一方面为自己的父王操办丧礼,一方面急忙给大秦上疏告知此事。
并请大秦册封自己为新韩王,言辞诚恳表示愿意继续忠心侍奉秦国,并且言辞恭谨的表示,在接受秦国册封之后第一时间就会入秦朝拜秦王,姿态可以说已经彻底低到了尘土里。
果不其然,在嬴政前后没几天,收到韩国这两封奏表之后,也顺势下了台阶。
韩国无足轻重。
现在注意力还是要放在赵国,魏国以及楚国身上。
秦国大军分别在蒙骜,王翦,杨端和等人的率领下,威逼赵魏楚三国边境,厉兵秣马,虎视眈眈。
三国的求和停战使臣也早已经到了咸阳。
嬴政根本不见,由吕不韦对诸国一通痛骂。
不过虽然不曾签订停战协议,但是却也暂时停下了攻势。
三国表示丢人是丢了些,但是好在秦军已经停下脚步。
三国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但是他们高兴的太早了,这口气刚喘了一半,吕不韦就要求他们今年想要停战也简单,必须对大秦此次的损失给予补偿。
每家必须割让五座城池,赔偿粮食十万石,按照秦国的量具来,愿意接受,大秦便撤军,不接受的,即刻攻城!
而且这次别想拖了,一个月内交付,一天也不允许拖。
不接受任何理由,否则直接攻城。
嬴政要求的这个赔偿数量恰恰好,是不多也不少,是诸国咬咬牙可以承受的价格。
这一战诸国也是彻底被秦国打怕了,既然秦国愿意停休,三国咬着牙,也是认了。
这次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接连两年大灾,国内本就缺粮,又起重兵攻秦,结果还败了,粮草本就损耗极多,现在又要赔这么大一笔,真是损失惨重。
嬴政也是心中松了口气,今年已经可以了,不能再逼他们了。
今年彻底扫平了一切障碍。
第一断绝诸国合纵之心;第二断绝赵国与楚魏相连之腰;第三重创诸国;第四得城四十余。
这收获已经足够大了,又是赢麻的一年。
目前的收获,足够好好消化一两年了。
再加上前两年的收获,没个三五年,都很难彻底消化掉。
这些年,大秦虽然一直在努力培养管理人才,但是基层有相对能力与素质的官吏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年发展的还是太快了,而合格官吏的培养实在是快不起来。
新的城池需要的官吏,大城百余人,乃至数百人,小城也要数十人。
如果基层无法实际掌控,那么即便打下了城池也是弊大于利的。
就像原来的蛇吞象,最多蟒吞象吧。
但是结果是什么?
地方官吏缺编多达一半!
项梁等人,在被通缉的情况下,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意行动,为一县豪杰,明目张胆积蓄力量。
刘邦可以躲在山中,招募人手数百人,声势越发壮大却毫无阻碍。
即便是张良,刺王杀架,全天下追捕,还照样可以逍遥天下。
这已经说明基层极度缺乏人手,毫无基层统治力,已经彻底烂了。
官吏的缺失,使得郡县长官也不得不向地方大族妥协,否则根本就无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