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聂的守军已经发起了全面反击,随后将卫庄麾下全歼。
公孙策举起手宣布,“盖聂与卫庄二胜一负,盖聂获胜。”
卫庄在得知最后结果之后,出奇的平静,他看向盖聂,“师哥,我快要突破宗师了,你我之间,还有一战。”盖聂点了点头,“拭目以待。”
当事人还没什么,公输仇却是陷入了沉思。
公孙策估计公输仇正在思考卫庄的失败是否和攻城器械有关系。
鬼谷纵横一战完毕,燕丹离开秦国的想法越发浓郁。
有如此利器在,加上燕国将士的水准远远不如秦国的将士,他是真的担心他还在秦国做着质子,燕国就被灭了。
散朝后,燕丹求见嬴政无果。
嬴政此刻已经将他与燕丹的情谊磨灭。
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
从前嬴政与燕丹都是质子,现在他嬴政已经是一国之主,而燕丹还是质子。
嬴政觉得这份友谊就当作结束了,或者说从未开始。
第二天,燕丹再次求见嬴政。
“还请中车府令代为通传,燕丹求见大王。”
赵高一脸为难的看着燕丹,随后点了点头,进入章台宫。
此时嬴政正拉着公孙策下棋,“公孙先生认为君王是否需要知心好友?”
公孙策看出了嬴政此时的心情,淡然回复,“人都需要好友,君王也是人。不过前提是对方也想成为君王的知心好友。”
嬴政点了点头,此时赵高来报。
“启禀大王,燕太……棋待诏求见。”
赵高正想要说燕太子丹,却在注意到嬴政摩挲棋子的动作之后硬生生改了称呼。
在秦国,就要按照嬴政赋予的称谓称呼燕丹,这是嬴政的原则问题。
嬴政继续将心神投入棋盘之中,“不见。”
“诺!”
赵高应下嬴政的命令之后,立刻来到宫外,将结果告知燕丹。
“棋待诏,大王公务繁忙,无暇得以见你。”
注意到赵高对他的称谓,燕丹苦笑一声,旋即离开。
随后的一连五天,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次次向宫人询问,然而得到的答复总是那冰冷的“大王今日繁忙,无法召见”。
燕丹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焦虑,他原以为因过去交情,嬴政会重用他,就如同重用昌平君一般。
如果他可以在秦国得到重用,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为燕国续上一口气,缓解燕国灭亡之险。
可是他没有想到,嬴政确实给了他职位,却只是一个棋待诏,而不是其他实权官职,他甚至上不了早朝。
棋待诏的重点在后两个字——待诏身上,而不是在棋字身上。
这注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官职,嬴政想找他下棋了,他才可以进入咸阳宫。
第三天,燕丹继续前来求见,接待燕丹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黄门。
在见到燕丹的一刻,小黄门一言不发,任凭燕丹百般恭维,甚至送上金钱作为心意,小黄门都没有理会燕丹的意思。
而燕丹也不可能硬闯咸阳宫,咸阳宫戒备森严,可不是韩国王宫可比。
第四天,第五天,不过是情景再现,燕丹继续吃了几次闭门羹。
这已经是嬴政能够给燕丹的最后体面——没有明面上驱赶燕丹离开咸阳宫,没有明面上告知所有人他被嬴政厌恶。
夜晚,燕丹在驿馆之中夜不能寐,他望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却是一片阴霾。
第六天清晨,燕丹再次来到宫门前,他看见那宏伟的咸阳宫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他必须想办法见到嬴政,求得一个离开秦国的机会。
燕丹看着眼前的小黄门直接跪下,“还请尊驾告知大王,燕丹求见!”
小黄门还年轻,见到这种画面眼底闪过一抹惊讶,随后又换作无奈。
赵高命他看管燕丹,他不能和燕丹说话,何况是替燕丹传话。
赵高此时来到燕丹面前,似是无奈一叹,“棋待诏何必强求?”
燕丹对着赵高伏低身子,“请中车府令通融。”
赵高清楚嬴政的想法,燕丹这一连五天求见,已经让嬴政有些厌烦。
嬴政正想要找个机会让燕丹清醒清醒,赵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为王前驱的机会。
“好,还请棋待诏稍后,高,这就前去通报。”
赵高来到章台宫外,恭敬地通报了自己的来意。
“大王,棋待诏求见。”
嬴政此时正看向面前墙壁上悬挂的七国地图。
时至今日,王翦、卫庄、盖聂、杨端和他们已经开拔,嬴政正在关注四路兵马的动向,燕丹的事情显得无足轻重。
“回复燕丹,若要离秦返燕,除非天雨粟,马生角。”
赵高回到燕丹面前,将嬴政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他。
燕丹闻言,心中一阵崩溃。他明白嬴政的话意味着什么——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天上下小米,地上马长角。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