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对对,就是这句话,”郑氏乐得合不拢嘴,“瞧你们这小心思,没有出息的样子。你回去告诉她,娘心思宽着呢。”
“是啊,我就说她心思太细了。”裴德音低声笑道:“果然还是个小女儿家。”见郑氏呵呵直乐,她又继续道:“其实啊,义父母不会长住的,过段时间我们替她们寻好了宅子便搬走。”
“这是为何?”郑氏疑惑,“这宅院容下他们绰绰有余。”
裴德音乘机替铁家三口说话,将铁桂花的顾虑,以及她和俞翕的打算都说了出来。之后总结道:“娘你看,有了义母这个懂医的人在,俞翕这身份被暴露的风险可就低了许多。还有义父,目前来说,她可是咱们最后的退路。您也知道,这二人对俞翕可是爱护有加,无论如何都不会对俞翕不利的。有了她们保驾护航,俞翕岂不更加安全。娘,咱们走到这一步,稍有不慎,全家不保。这正是要全家齐心合力方能长治久安。”
郑氏听后,郑重地点头,口中念了句佛号,欣慰道:“真没想到铁家这夫妇如此明事理。我儿啊,你说得对,咱们这家,需得齐心合力方能平安啊。你和翕儿去说,放宽心,娘心里明镜似的,必定会以咱们这个家为重。”
“其实啊,我早就知道娘会如此说,只是俞翕那人,您也知道,把您放在心中,担忧的很。非得叫我跑这一趟。”裴德音这恭维说得巧妙。郑氏心里舒坦极了,“你们这俩孩子,就是心思太细,行了,别的不说了,晚上在花厅设宴,大家好好乐呵一下。你也别在我这儿耗着了,去准备一下,如今你可是当家主母。”
“一切还是要听娘的。”裴德音立即恭敬道。又说了几句,她起身告辞,这才慢悠悠回到主院。虽已初冬,偶见绿色,但她这主院依旧叠石流水、路径盘蹊,身在其中让人不自觉的放松。她尚且没有好好细逛,可这并不妨碍她的赞叹。进了堂屋,打发了锦儿,她挑起拇指,表扬道:“你这眼光确实不错。”
俞翕靠坐在软榻上,品着茶,神态舒适,得意地说:“只是眼光不错吗?那是相当的好。这宅子虽然面积不是太大,但步步有景,非常精致。放在现代,有钱都买不到。”
“我觉得你这处处和现代比较的念头,还是趁早丢掉吧。如今我们是回不去了,最终还是要习惯这里的一切。”
“你就是爱打击我,就不能让我先快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