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们都知道耿宝的情况,也没任何惊讶,互相帮衬着将老耿后事办了,为了省钱,纪奶奶给老耿找的墓地离市区非常远。
曲终人散,没几天,耿家的事也就没人再提起,甚至都没人关心下为什么耿宝会住在了纪奶奶家,仿佛耿宝本就该归纪奶奶养似的。大家都抱着同样的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偶尔帮帮忙可以,长久惹个麻烦谁都不愿意。万一纪奶奶不想管耿宝了,在政府管之前,要求他们中的某人先帮忙带带耿宝,他们碍于面子还真不好推辞。可是谁又原意去看管一个脑子不清楚、非亲非故的孩子呢?干脆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不去问耿宝的事。
纪奶奶心里清楚的很,要拆迁各奔东西了,谁还会管谁呢。不过她也不介意,她既然答应老耿了,肯定是会做到的。
没过多久,拆迁办的工作人员正是入驻这里,挨家挨户地谈判拆迁事宜。轮到耿宝家时果然出事了。
纪奶奶和工作人员商量好自家的拆迁事宜后,又顺便问了耿宝家,结果那个工作人员说已经有耿宝的亲戚和他们联系过了。纪奶奶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暗想,果然还是老耿了解他家那个贪婪的亲家。她冷笑声,拿出遗嘱,“老耿把孩子房子,一切都托给我了。什么亲戚敢替我家耿宝做主!”
那工作人员拿起遗嘱一看,居然有公证人的签字,这公证人他还认识,是配合拆迁的老主任。这下他不敢大意了,赶紧回去和领导汇报。
第二天,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和领导来了,紧随其后的还有两男三女。纪奶奶认识其中的一对男女,正是耿宝那所谓的外公外婆,另外一对年轻的男女,看样子应该是耿宝所谓的舅舅舅妈,还有一个老太太长得满脸横肉,她不认识,应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五人一来就要求纪奶奶交出耿宝,态度十分蛮横。顿时,好多邻居围观了过来。
纪奶奶毫不慌张,让邻居帮忙去请居委会老主任和片警,为了防止拆迁闹事,这里的警察数量还是很充足的,
邻居虽然怕惹事上身,但是举手之劳还是愿意帮的,更何况都是老邻居,对耿家的事也很清楚,都很讨厌这种贪得无厌的亲家。
老主任和两个警察来后,纪奶奶立刻拿出了户口本、结婚证和老耿的遗嘱,口齿清晰地将老耿的嘱托说了一遍。这下不但那两男三女傻眼了,就连邻里间都是议论纷纷。
贪婪的人怎会甘心到嘴的肥肉飞了。那三个女人指着纪奶奶的鼻子破口大骂,言语污秽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