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请,卸甲! > 第286章 暂行君事

第286章 暂行君事(1 / 1)

“韩问渠胆寒,如无我支撑,只怕难以维持。”呼延贺兰道。 “王子您需知道,拿不下并州,损失的是整个大原;可如果太子和郡主出事,担责的将会是您和呼延氏!”呼延宗老苦口婆心:“孰轻孰重,你要拎清楚啊!” “我知道了。”呼延贺兰缓缓点头:“我先试试,将二人尽早接回。” “做事千万当心!” “我有分寸。” 呼延贺兰再度找到韩问渠。 “如何!?” 韩问渠立马问:“能否即刻出兵?” “还不行。”呼延贺兰摇头,但也给了一个好消息:“我意,亲自走一趟他营中,取回太子和郡主。” 韩问渠问:“你打算怎么做?” “劳晋王通知羊头山,命人暗中放开道路,我会择一批大原勇锐之士,亲自会一会周彻,将人取回!” 呼延贺兰手按刀柄,眼中释出一股强大的自信。 如一口北地锋刃,刀锋出鞘,惊得韩问渠下意识退了半步。 这种锋芒毕露之感,他曾在一人身上领略过——周彻! 此亦人杰,可与之争锋! ——雒京城内。 继百骑破贼消息之后,是周彻反被困于张梓城中。 “不是击溃了叛军么?怎会被围?” “只百骑而已,虽能暂时击退敌军,却难以将之重创。敌人反应过来后,反被围住,也在情理之中。” “六皇子落入险境,持城固守,太尉已督大军出关,赶往求援。” “大兵团作战,还是要太尉这等持重之名将啊!” “你这话我不认同!倘若六皇子出击的不是百骑,而是万骑,或许乾坤已定!” 朝野上下,争议成风。 在士子百姓当中,认可、赞许周彻的依旧为多数。 只不过,他们同样高度认可朱龙,并盼望着这位名将太尉能早早出手,将周彻从水火之中拔出。 而在军队体系和勋贵集团中,周彻被毫无疑问的扣上了‘冒进’的帽子。 “抵抗帅命,轻敌冒进,贪一时之功,而于大局有害无益,使太尉被动出兵!” 说这话的是宁远侯、后将军袁达。 宁远侯是世袭爵位,出身注定了他天然和朱龙、周汉亲近,立场显然。 “陛下,大兵团作战最忌逞个人威风。” “待此困脱去,为大局考虑,请务必降六皇子之权。” “我观其用兵,最多为一部之将……独领平难军,也是较为勉强的。” 天子未予结论,而是问:“兵曹怎么看?” 皇甫龙庭站了出来:“先前我们收到文书,可见太尉与殿下对于救援张梓产生了分歧。” “从实战角度而言,双方各有道理,前线情况危急,来不及等朝廷反应。” “就整个并州大局而言,张梓万分重要,太尉求稳而张梓垂危,殿下于两难之中,百骑入城,以尽量拖延张梓守城时间。” “此举,是将危局担于一肩。张梓未破,太尉出兵,也是必然,何来被动一说?” 在其位谋其政,皇甫龙庭所言非常专业。 “抗命之事,又当如何?” 声音很高,说话的是莱阳侯、建义将军褚闻声。 “殿下自领亲兵出击,权属自决之内,未遭太尉驳回,何来抗命之说?”皇甫龙庭道。 “那调动甄、丁两路人马呢?”射阳侯、光禄大夫李平质问:“殿下既当将职,撇下大军轻进,这也算权属自决?” 说着,他向天子道:“陛下,臣以为皇甫龙庭难当兵曹之职!” “荒谬!” “谁说的?!”李平怒问。 “我说的,你待如何?”卢晃冷冷地望着他。 李平面色一滞。 勋贵世袭爵位,拥有超品侯爵加身,确实高人一等,寻常官员根本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但卢晃显然不在此列。 真正的操权三公,哪怕是诸王也要以礼相待,能不得罪尽量不得罪。 “殿下持节,身受皇命,督诸府、河、校、营之兵,征于前线。” “朱公因与殿下意见相左,直接绕过殿下,调离诸将,一令架空殿下!” “到了如今,说什么撇下大军,难道这不是拜朱公所赐?” “至于甄、丁二将,本是殿下所属,调其从征,难道不是职权之内?” “诸公不要争了。”司徒杨复叹气,出来做了和事老:“殿下为国为民,入险而战,振奋人心,何错有之?” “朱公老成持军,所谋大局,又何错有之?” “而且皆在谋国,皆无过错,最要紧的是当前局势……殿下坐困孤城待援,只盼望朱公兵到能解张梓之围,救出殿下。” “其余事,待解围救人之后再言吧。” 中立不得罪人的话,自是奉承者极多。 朝臣之中,立时是一片附和之声。 迫于卢晃这尊三公的压力,袁达唯有道:“我等武人没有诋毁六皇子的意思,只是认为北征大局,还是要多多依仗太尉。” “毕竟眼下局势,六皇子都需太尉去救!”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门口—— “陛下!河内郡守赵远图有紧急军情上报!” 殿内声音立止。 天子即刻道:“上来!” “喏!” 一吏上殿,风尘仆仆,倒头便拜。 天子问:“是张梓有变?” “是。”来人点头。 诸臣咸震! 卢晃、徐岩、皇甫龙庭等人瞬间失色。 老宗正声音微颤:“张梓……城破了!?” “不是!”那人没有停顿,只是诸臣反应太快,当下赶紧道:“张梓城外,叛军已覆没!” 众人又是一愣,而后欢声骤起。 “原来如此!” “是捷报!好事,大好事!” 卢晃、徐岩等人对视,都暗松了一口气:殿下人没事就好。 “哈哈哈……”袁达大笑,道:“我怎么说来着?大兵团作战,还是要靠太尉这样持重军的名将。” “兵马才出,我等料想他或许还未至城下,便已捷报传来,这是何等雷霆军威?” “太尉名将风采不减当年!”光禄大夫李平道:“此陛下之福、朝廷之福、天下之福!” 建义将军褚闻声道:“虽有殿下任行,幸有太尉托底……” “呃……事情不是这样的。” 来人忍不住出声打断。 嗯? “使叛军覆没的不是太尉。” “叛军覆没时,太尉距张梓还有百里。” “除夕当日,六皇子殿下大开张梓城门,催军而出,而后又以金纛赴阵,决贼生死,一战胜之!” “于张梓城下,六殿下纵马挥槊,亲斩反贼韩问渠次子、贼首韩雄。” “又擒伪朝大将军吕轻山,将其碎尸。” “伪朝骠骑将军薛定,匹马奔逃,被并州王颉所杀。” “叛军六万,皆已溃散,建制尽失。” “殿下命诸将士除夕不歇马、新年不解甲,张梓北部九城,半日之内,皆已得复!” 没人打断,来人一次性说完。 此前狂捧朱龙的袁达、褚闻声、李平等武将、勋贵们木然呆滞。 诸如司徒杨复等秉持中立之言的群臣,也是怔忡半晌。 三皇子惊得两眼瞪圆,半晌方道:“了不得!” “哈哈哈……”卢晃大笑,道:“殿下立此奇功,叫朝野上下人心大振!此真陛下之福、朝廷之福、天下之福!” 朝堂之上,惊声之后,便是贺声四起。 “老三说的没错,确实了不得!” 天子都惊叹连连,出声询问:“以少胜多、以短击长,六皇子是如何取胜的?” “战损、所获诸多细节尚在清点,我等只知,殿下是硬打赢得。” “硬打?” “是。”来人点头:“赵公言‘未见奇谋妙策,唯见皇嗣战心如赴死,以力相拼,非贼所能御’”。 随即,此人又道:“陛下,太尉有书呈。” “拿上来。” 文书呈上,天子细看后,脸上浮现一抹不可察的笑意。 “来,张辩。”天子将文书交给张常侍,道:“太尉此书呈于朝廷,你来念给诸公听吧。” “是!” 张辩俯身接过,念道:“并州之势,繁若浊水,欲彻解北患,犹解乱绳。 愚计由浅及深,先求不败,而后图胜。 殿下年少气盛,战心胆略,诚在愚上。 此番仰陛下之福,得建奇功,破贼奏凯。 然殿下以臣老迈,徒碍建功于军中,致张梓之役虽胜犹败,贻误进机。 臣不敢隐己之短,伏乞陛下及朝廷诸公,从殿下之言,褫夺帅任,另选贤能。” 张辩念完,天子即道:“太尉请辞,诸卿以为如何?” 这是一封很明显的请辞文书,但也是一封很特殊的请辞文书。 往往,臣下真的请辞,会把所有理由归结于自身。 但此书中显然不是。 朱龙先阐述了自己的打法,接着表达周彻在建功之后,反对自己打法的同时也反对自己这个人。 认为自己‘年迈无用’、‘阻碍建功’、‘延误战机’,所以请辞。 言辞恳切,中心思想非常明确——六皇子在逼退我,我不想和他争,为了大局,愿意后退。 这是一封以退为进、将官僚阴阳怪气作风发挥到极为明显的上书。 卢晃目光一凛,即刻道:“既然朱公自认不如殿下,就准了他辞吧!” 他选择不回应朱龙的阴阳怪气,先帮周彻将军权揽到手再说。 “不可!” 袁达立马站了出来:“殿下立有奇功不假,但太尉何曾犯错?” “若大将立功,便能逼退主帅,军中岂不是乱套了?” “日后将领都能持功胁上,大夏如何治军?” “后将军此言甚是!”有武人即刻赞同,大声呼道:“前线能立奇功,也离不开主帅统筹后方。主帅无功劳不说,还反被逼退,此闻所未闻!” “无罪卸职、临阵换帅,必使军心离散,于战不利、于国不祥!” 武官们不断发声。 不需朱龙私下交代,就单凭这文书也能看得出来:朱龙不想辞!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真想投子认负,断然不会这般表达。 他是清楚自己没法遮掩六皇子的功劳,但也要在朝堂上揭露六皇子在立功后的嚣张跋扈。 于军中逼主帅、于朝中退三公! ——以退为进! 争论不休。 天子望向杨复:“司徒以为呢?” 杨复躬身:“太尉确实无错。” “兵曹怎么看?”天子又问。 “其实也不能完全说没错。”皇甫龙庭道:“据当前情报可知,若是让殿下第一时间督大军而进,只怕羊头山已破,兵锋正在迫近晋阳城了。” “你这是马后炮!”袁达当即反击。 “皇甫尚书这话太苛责了!”褚闻声道。 “父皇,我有一言!” 这时候,大皇子站了出来。 “哦?”天子面露异色,道:“且说来听听。” “过程难议,便看结果。”大皇子言:“太尉稳重持于后,皇弟敢战当于先,虽有争执,却既能取胜于阵前,又能托底于后方。” “足见此二人搭配用兵,结果是极好的。” “既然如此,为何要去撤换变动呢?” 天子眼神微动,脸上浮现些许笑意,点了点头:“你这话确实有道理,那你认为,当何以回复?” “安抚太尉,让他安心为帅;奖励皇弟,让他继续立功,如此即可。”大皇子道。 天子笑着点头:“善!” “你们都议论一下,六皇子之功,当如何赏赐?” “陛下!”卢晃再度站了出来:“臣以为,一切赏赐,莫过于替殿下助力并州。” “司空请说。” “其一,被人架空,百骑冒险之事,断不能再生!” 卢晃声音很高,一点不怕得罪人:“殿下战场上的能力已不必怀疑,军中持节者过多,对殿下阻碍重重,臣建议收回董然之节!” 袁达等人脸色一变,正待出声,天子将手一抬:“司空之言甚是,准!” “其二,臣虽不是武人,但也听说军中讲究逐级指挥。战略大局,由太尉总揽;临阵之事,各部应以殿下之令为尊。” “甚是有理。”天子再次颔首。 “其三,并州之人事、财权,如果事事来禀朝廷,一则时效拖延,二则特殊之时无法做到,可适当放权给殿下。” 天子沉吟后,道:“拟旨一道,除平难将军职外,命六皇子代天掌印、巡牧并州,于并州境内,暂行君事。连刺史在内,州、郡、县所有官员任免罢黜,皆由其一言而定!” 群臣大震。喜欢请,卸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请,卸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永恒之界之林玄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超维修仙:我以天道铸星河 道途仙凡 长生从灵画师开始 大唐混子生活 妖魔世界,我靠掠夺寿命苟成大帝 大晋俏公子 除我之外,全师门都是虐文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