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人去了西门土菜,要了份杂鱼锅,雪菜肥肠,小青菜肉丸汤,红辣椒丝炒猪肝,这些菜都是店家自己精挑细选的食材。店里每天只卖100份食材,晚来的客户就只能推到第二天,每天店里绝不卖第101份菜。 然而,正是这份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认真态度,让想来吃上一口的人都早早过来排队。今天,吴镇三人来的挺早,找了个沿河靠窗的位置,一坐下来便用大茶盏泡了一碗万山岭的农家茶。习惯喝这种茶的人,给他一份龙井也看不上呢! 菜很快就上了,亚飞用大号铁勺舀了一碗小青菜汤,一股清新的青菜香味扑鼻而来,亚飞尝一口,满足地哈一声,仿佛是余音绕梁的享受。 三人又说到医院的事情,吴镇高瞻远瞩的说“有些事还是要尊重志平的意见。毕竟女儿出生经历了一番磨难,但现在母女平安,其乐融融,所以志平不愿意把事情闹大,这是他作为一个人的善良的本性。” 亚飞接过话茬说:“没错,现在女儿聪明健康,但不能原谅这种私人医院的无良行为,如果任凭这样,那要害多少人啊?你看那个老妇人竟然悄悄的把日期改掉,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亚飞说到这种事,就忍不住语调轻飘,他幸灾乐祸的说:“如果不是她的弄巧成拙,我们还真拿医院没办法,医院的监管单位市卫生局,他们关系多熟悉。你一辈子也去不了几趟卫生局,可他们是称兄道弟,比我们关系还铁!卫生局不知道收了多少好处费。每年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计其数,不发生在你身上你也不知道。而且这些事记者从不报道,说是对外影响不好,不利于招商引资。当地政府也不想想,老百姓受罪了,医疗的腐败不严惩,就有人愿意过来投资啦? “医疗商业化后,一比吊糟,本来医患在信息上就严重不对称,医生是想随便怎么弄就怎么弄啊,而且你患者根本不知道,除非你家属在医院工作,否则你只能把鼓捧起来让别人打。别人想怎么捶就怎么捶,想用多大劲就用多大劲啊!” 亚飞的这一番话,固然有些道理,但到最后就是情绪的发泄了,只能听着痛快而已。医疗的商业化后,监管机制不健全,法制约束不力,很多病人家属在人财两空的情况下,只能找“医闹”来把事情闹大,然后获得谈判的主动。第一次听到“医闹”这个词时,志平也很反感,但当自己深同感受的想到第一次跟父亲去那个乡村医生家里,还有跟前妻看不孕不育,他就曾觉得“医闹”存在的合理性。 他看到有些“医闹”,不仅具备医学知识,还懂法律,能闹事,能组织人员有条不紊地谈判。桌上唇枪舌剑,气压对方句句紧逼,每次看到这样的“医闹”消息,简直让志平感觉是水泊梁山的好汉。 志平很认同亚飞说的部分有道理,他朝亚飞端了端酒杯,抿了一口,志平才说“我以为亚飞的话是有道理的,但对于康安医院来说呢,我们自己过了预产期,一直在那里等,也是个极大的错误。虽然医生说过有过了预产期一个星期的,但我老婆毕竟是30岁的大龄产妇了,等下去的风险极大,这是我的教训,以后不管哪个亲戚朋友,我都主张到期就手术,这是我第一个不愿意把责任全部怪到医院的原因。 “还有一个就是他们抢救孩子的认真负责任让我感动,特别是那个二院的杨护士姐姐,真是要感谢她。正说她自己也说孩子是她一手接进来的,孩子的一点一滴她都异常关心,但志平还是想特别感激她,那次在转院途中果断折返的坚持!” 说到那次杨护士的坚决折返,志平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为什么就同意转院了呢?实际上,志平根本不懂就地抢救的原则,但二院医生肯定是懂的,又为何提出转院抢救呢?也就是很让人费解了,反而是一直给女儿吸痰的护士在坚持着抢救的原则,冒着风险坚持着。 亚飞说:“有时候相信医生还不如相信护士,医生就想着怎么赚钱,根本不把心思放在救人身上,倒是护士救人的想法单纯些啊,做出的决定也是对的。” 志平觉得亚飞总结任何事都跟钱有关,亚飞从商业化的医院和医疗腐败的角度来看问题,总有意想不到的观点。 吴镇总结道:每家医院都有每家医院的不同,最终也是具体医生的不同。医闹是会存在下去的,但一定是合理合法的,而不是胡搅蛮缠。 “随着人们知识储备的越来越多,许多事并不会以聚众闹事这种违法的方式来了。至于每个人首先是自己的医生,要对每一种病症有自己切身的感受,而不是只听医生一家之言了。我以为以后会越来越文明,社会越来越和谐!” “总结不错,说得到位!”志平竖起大拇指,亚飞则只顾喝汤,头也不抬地说:“满满的正能量哦!” 志平虽然在饭桌上这样赞同吴镇观点,但现实中,他也会戒备多了,他不会轻易的相信收费的医生。因为医疗商业化和医生第一个目标就是奔着创收而去的了。为了创收所说的话,又有多少是真诚的呢?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小护士,有时候比医生还靠谱,那是因为护士亲力亲为,更利于和病人建立感情。治病救人的简单想法又比医生忙着创收的心思简单多了,护士只有一条信念:救人! 女儿的事让志平在医疗上反思很多,三人一直吃到下午,饭店里只有一个服务员再没有其他人了,志平才过去结账走人。 在街上分别的时候,亚飞对志平说“明天休息一天,你回去抱抱女儿吧?” 志平笑了,确实如此,他现在出门半天都会忍不住想女儿那胖嘟嘟的小脸,那黑亮的大眼睛,于是哈哈大笑“抱女儿去了!” 欢乐的声音里透出一丝引以为豪的骄傲。 两个老朋友对志平的过去那么熟悉,他们也由衷的祝福志平一切都顺利。 二 “那你是回合肥,还是去供电局?” 亚飞看到吴镇憔悴的模样,心想肯定有些事了,但他不想问,他知道吴镇不比志平,吴镇的很多事都藏在心里呢! “明天回合肥。”吴镇说着钻进车里,他顺着沿河路一直下去,到头一拐弯就是供电局后门了。 回到家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天已黑了,很安静,客厅里连个脚步声都没有。 他觉得莫名的孤单,手机里一串未接来电,一看都是黄静的,就拨过去问什么事。 那边一接电话永远是熟悉的抱怨声:“你儿子被学校留下了,需要家长去。这次我是不去了!” “老师说了什么事情吗?” “没说什么,只说必须来一位家长了。” 转到这个学校以后,他才知道,其实小杰除了数学成绩是真实的,语文,英语都是假的。他在原来班级有几个好基友,考试时会用各种办法把答案传出去,这竟然都瞒过了老师和家长。直到转入合肥学校,他固定的关系网没有了,硬着头皮考了几次后,才发觉需要补的课程就太多了。 想到这里吴镇就很生气,一个黄静啥也不干,就在家里监督儿子,都被儿子糊弄到这个地步。以前他对黄静不时地问东问西不胜其烦,后来,黄静学会上网,有了QQ号,陌陌聊天,还有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一大堆,本想以为自己安稳了,没想到她连儿子学习都不管了! 现在,黄静把所有的责任都怪在他头上,说他不该给儿子买学习机,不该玩手机。可这根本就是防不住儿子,有时候他站在电脑旁边看一会就知道大人在玩什么,会有条有理地的告诉大人到这一步该怎么弄了,这让他妈都惊讶不已。 没想到今晚黄静打电话过来还抱怨他这种不管孩子的日子算什么呢?还说家像是宾馆,就干脆一点裁一张纸,别提什么孩子不孩子了。 吴镇都懒得接话茬,如果早几年他还想挽救一下,现在他连伸手都不愿意伸一下了,这种每天只有怨恨糟糕的关系啊! 吴正躺在床上,疲惫不堪。他想让时光回到从前,一家人在供电局小区。那时,小杰还是个机灵鬼,是个还没上学的孩子,早已会察言观色了,即使做了错事,吴镇拎着加法棍教训他时,小小的人儿也会眼珠滴溜飞快的找到他妈,然后夸张的涕泗横流,万分委屈,等到黄静庇护。吴镇只好在他头上轻轻敲一下,扔掉棍子作罢。 现在想来,儿子的聪明狡诈是与生俱来的,还没有讲道理的时候,儿子先摸透了大人的心思。然而,吴镇却并不如黄静那般的只看考试。他的经历告诉他,考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跟以后出来的工作真的是没有关系,他有时倒很欣赏儿子超长的情商。 他现在唯一想不通的是黄静如何决意要离婚了,这早就跟离婚差不多的婚姻状况,何必再来走一道手续呢?喜欢青春甜的要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青春甜的要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