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沅回来了,邱映雪又给她订了鲜牛奶。
早上她和邱映雪还有沈临坐在一起吃饭,沈临等
下要去首都军区的部队,晚上还会回来。
邱映雪也要去上班。
一家人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吃早餐,邱映雪看了眼时间,才七点二十分,还早。
“阿沅,张主任说你们这次休假时间可能会有点长,上面还有很有材料和手续要审批,而你又毕业了不用再去华大。”
姜沅的护照包括其它的户籍资料以及各种学籍档案还有奥莱斯大学的学位证书都在集训办统一保管,这些都不用她操心。
除了各种手续审批,还有在国外的人际关系调查,以及和什么人什么机构接触过,这些都需要详细的核实。
所以邱映雪说的休假时间有点长恐怕也不止有点,不过女儿可以好好的休息一阵,今年倒是可以过个好年了。
沈临已经打算等年前大儿子回来了,就带兄妹二人回趟老家看望父母。
“想好这个假期怎么过了吗,要不要回趟海城看看外祖父还有舅妈表姐她们。”邱映雪给女儿剥了个鸡蛋,放在她面前的小碟里。
姜沅用勺子慢慢地舀着咸肉丝粥,弯了弯眉眼:“我想先去看望一下张老师,再去趟黎城把干妈接到首都来。”
“等哥哥回来了再和他一起去海城。”
她在首都置办了一套四合院的事家里人都知道,而且也没有人觉得不妥。
“好,是该接到这里来,平时我们还能一起说说话。”邱映雪含笑道,“爸爸妈妈真的很感激她,是燕教授帮我们培养出了这么好的女儿,而且后来霍大姐还帮我们照顾了你。”
霍惜弱可没有少给姜沅寄东西。
姜沅一句老师,再结合论文课题以及人民日报为燕教授正名,邱映雪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她和沈临对燕教授夫妻俩都无比感谢,不管女儿要怎么对霍大姐好都是应该的。
“多吃点。”邱映雪心疼地看着女儿,把重新热好的牛奶放到姜沅面前。
这段时间她要安排好伙食,让女儿长点肉才好。
吃完早餐,邱映雪和沈临都去上班了,姜沅也骑着师兄虞必先给她买的自行车,带上早就准备的礼品,去了华大家属楼。
家属院里,裴景深正在和老师一起喝茶聊天。
听到门外有自行车的响铃声,两人同时往窗户那里看了一眼。
“我就说她一定会来。”裴景深忍不住笑了,“她虽然瞒了您一些事,但也同样记挂着您。”
“而且我知道,她是怕事情不成,您知道了反而会拖累您。”
男人摘下金丝眼镜放到一边,笑眯眯道:“就像您当初不也瞒着我和必先吗。”
直到他看到了报纸,这两天来首都做年底汇报工作才从师母嘴里得知,原来自己的老师和那位燕教授竟然是挚友。
被他这么一说,张望津顿时偃旗息鼓了。
“我也没有怪她的意思。就是这孩子太能扛事了,什么都自己一个人担着,这不是还有我们在吗。”
裴景深听完老师的话,慢悠悠喝了口热茶。
他心里也清楚,其实现在最欢喜的人是老师。
挚友成功平反,而且还留下了继承人,并且还是老师看好的宝贝学生。
这更证明两人眼光一致,老师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闻言,裴景深故意道:“阿沅这件事确实做得不妥当,有什么事都不和长辈商量,等下我说一下她,正好她也回来了。”
听到推门声,张望津赶紧说:“孩子好不容易从国外回来,不许讲她。如果不是我无能,也不需要她一个小孩子出头……”
说到一半,对上学生似笑非笑的目光,张望津立马明白过来,哼了一声。
原来在这等着他呢。
“张老师,小叔叔。”女孩提着东西进来,自来熟地换上那双粉色毛拖鞋,又转身关了门。
将寒风隔绝在门外。
虽然看到裴景深有些意外,但她还是笑意盈盈问:“师母呢?”
“知道你肯定会来,出去买菜了。”张望津看着这个比出国前高了小半个头又瘦了很多的学生,再多的话也卡在嗓子眼说不出口了。
最后只剩一句“回来就好”。
裴景深也点头笑道:“瘦了,不过看起来更精神了。”
大概是做完了想做的事,她现在看起来是由内而发的温和,就像一块打磨好的玉。
张望津给她倒了杯热水,看着她周身温润的气质,忍不住想起了老友。
难怪有故人的影子,原来是故人亲手栽培出来的小白杨。
姜沅捧着茶杯坐在煤炉前烤火,眼眸笑道:“您不看一下我带来的礼物吗。”
张望津闻言看向桌上的锦盒,随手拿起:“钢笔?国外的牌子吗。”
这个包装一般是装钢笔的。
姜沅笑而不语,只是望着他。
打开锦盒,原本不以为意的张望津在看到里面两支同样的百利金钢笔时,忍不住愣神许久。
裴景深也看到了,虽然有些讶异,但也没有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