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那位华人女生找了个机会也在姜沅旁边坐下,很快就进入了话题。
只有那两名男生还在旁边大眼瞪小眼,看着顺利融入的那名女生,只剩苦笑。
果然,不管做什么,都应该大胆一点。
中午姜沅不再是一个人吃饭,约翰在听到她依旧只要三明治时,给她的餐盘里夹了一块牛排,还不忘配上一勺蘑菇酱。
“约翰,我没有点这个呀。”姜沅有些无奈。
但是浇了酱汁也不好再退回去给别人了,再加上这段时间和约翰很熟,她摸了一下大衣口袋,准备付钱。
“不用给,送你的。”约翰朝她身后抬了抬下巴,“庆祝你交到了新朋友。”
姜沅跟着她的视线回眸,就看到卢卡斯坐在那里在等她过来,华人女生也笑容灿烂朝她招手。
“……谢谢。”姜沅笑道,“我也很庆幸,你是我在学校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约翰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过了许久,他正色道:“姜,或许你愿意帮我尝一下今天新出的猪扒和蔬菜沙拉吗。”
“……”姜沅无言以对,赶紧端着餐盘走了,她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平时冷傲的厨师今天会这么激动。
没有要其它的,她只接受了牛排的好意。
华人女生叫梁慧琳,英文名字是瑟琳娜,她的父母是五十年代就漂洋过海过来的,如今在德州开了一家餐馆。
“姜,”瑟琳娜为了方便,也用这种简短的口吻叫她,特意用卢卡斯听不懂的中文说,“我还是第一次和他这么近距离接触,他平时从来不和人打交道的。”
看了眼在吃汉堡的卢卡斯,姜沅哭笑不得:“为什么,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如果你问他专业知识,他会很乐意解答的。”
卢卡斯向来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甚至不知道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的难以接近。
其实他只是讨厌别人和他说废话,与学习无关的会让他觉得浪费时间。
梁慧琳有些惊诧地看着她。
“在你眼里,卢卡斯竟然这么随和吗?”
“……”
姜沅哑然,没忍住笑了。
珍妮打完餐看到那边在聊天的人,也有些惊讶。
这个留学生一向是独来独往的,这才过去多久,她竟然就交到了朋友。
而且让她更意外的是,一向态度不好的约翰竟然还会主动和这个留学生说话,这让珍妮有些怀疑父母告诫自己的到底对不对。
一再的退让真的有用吗。
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好像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看到和姜沅聊得很开心的华人女孩,珍妮有些失落。
也许一开始自己坚持下来的话,也能和她成为朋友吧。
……
转眼到了三月。
最近降雨频繁,还经常伴
有狂风天气,但温度逐渐升高。
校园内高大的榆树开始抽芽,经过雨水的冲刷,黑色粗糙的树皮被浸润,看起来生机勃勃。
第二批赴美留学生也登机出国了,和第一批相比,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关注度,但依旧掩盖不了心中的兴奋。
“沈昭,听集训办的人说你姐是第一批出国留学的学生,她去了哪儿啊,你和她一个城市吗。”旁边有人问。
“嗯,德州,不是。”沈昭比以前沉稳多了,这几个月他都沉下心在学习,本来以为姜沅不会想搭理他,没想到她竟然让舅舅帮自己带了好几套地质学的手抄书。
舅舅说这些是奥莱斯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允许抄写但不能买卖,所以她才想到这个办法。
沈昭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驻美联络处会隔一段时间将她们的学习情况反馈给集训办,所以在出国前,他们都知道第一批留学生在外的有多刻苦。
她们很少有闲暇的娱乐时间,哪怕领导人叮嘱了他们可以去参加校园里的团体活动,但如非必要,这批学生基本上不会去。
他本来在姜沅的城市和她隔壁的某个州犹豫了很久,一开始确实想就近照顾她的,但是隔壁州弗西尼亚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科研实力极其雄厚,更符合他的规划。
犹豫不决时,他托舅舅给姜沅带了一封信,询问他的意见。
姜沅回信很简短,沈昭记忆尤深。
她说:为自己的未来做最优选择。
沈昭看完,直接选填了弗西尼亚大学,他也和姜沅一样不会去美国的语言学校学习,而是选择直接去学校报到。
在这之前,他决定绕路先去德州看她,而且还带了很多东西要交给她。
除了妈妈和黎华阿姨准备的,还有本院校的穆云锦老师以及红星机械厂的钱主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