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次日的糖尿病足专科,消毒水混着腐臭味扑面而来。58岁的张大姐被轮椅推来时,右足背缠着层层渗血的纱布,掀开后露出直径5cm的溃疡,脓腐覆盖下隐约可见白骨,恶臭熏得实习医生小李当场干呕。“涂了TS疮必灵半个月,烂得比烂桃还快!”张大姐抓着床单的手青筋暴起,随机血糖16.7mmol/L的监测仪发出刺耳警报。 苏怀瑾戴上手套触诊,溃疡边缘红肿灼热,探针轻轻一探就碰到骨面,足背动脉搏动弱得几乎摸不到。脉象滑数有力,关脉洪大如鼓,舌质红绛苔黄厚腻,典型的热毒壅盛、气阴两伤。“把创面分泌物培养和足部CT结果调出来。”他声音发沉,想起246章吴老先生的阴疽肿块,直觉这又是TS集团的连环计。 CT胶片显示第五跖骨骨髓炎,微生物实验室加急报告更让人心惊:MRSA,携带TS集团标记的TC-102耐药基因。苏怀瑾碾碎疮必灵药膏,生金银花的清香里混着刺鼻的氯霉素味——药典规定金银花用量不超过20g/袋,这里却足足40g,还非法添加了超标150%的氯霉素。 “苏医生,医务处让您去一趟。”护士长王姐站在门口,欲言又止,“TS集团投诉您在疽速消事件后继续抹黑他们,现在又擅自停用疮必灵,导致患者感染加重。”苏怀瑾捏着药膏包装袋,背面“纯中药抗菌”的广告语格外刺眼,想起祖父说过“疮疡脓成不溃,皆因气血不足”,而TS集团只用苦寒药压制,反让热毒内闭。 他刚走到走廊,老张突然从拐角闪出,拽着他躲进清洁间。显微镜下,MRSA的细胞壁上,TC-102纳米片段像倒刺般凸起:“基因测序显示,这是TS集团蓄意改造的耐药基因,专门对抗万古霉素。”老张调出生产流程监控,“他们在药膏里加了基因编辑模块,每克药膏含10亿个TC-102颗粒,比246章的TC-101更毒。” 手机震动,张大姐的儿子发来TS集团内部会议视频:“智能抗菌敷料临床试验启动!难治性创面患者纳入人工真皮支架适配人群。”画面里,研发部主任陈立举着张大姐的足部CT,标注着“TC-102诱导骨髓炎,适配率92%”。苏怀瑾攥紧手机,屏幕上陈立的冷笑和246章实验室里的场景重叠,想起父亲笔记里的“细菌耐药性改造计划”。 深夜的TS集团微生物实验室,苏怀瑾戴着黑客朋友给的电子干扰器,避开红外线探头。消毒灯的冷光下,培养箱里的MRSA在TC-102培养液中疯狂增殖,基因编辑台上摆着标注“智能抗菌敷料原料”的试剂瓶,瓶身标签上的TC-102序列和张大姐的病原菌完全一致。 “苏医生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陈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穿着防菌服,手里的培养皿里正是张大姐的创面分泌物,“你祖父要是知道你破坏他参与的三阴三阳计划,会后悔教你认那些破草药吗?”他按下墙上的红色按钮,实验室顶部的紫外线灯开始释放消毒气体,“TC-102只是开胃菜,接下来的头瘟清事件,才是三阴三阳计划的关键一步。” 苏怀瑾转身就跑,却发现出口被金属栅栏封锁。他摸出青铜针具,刺向陈立手腕的合谷穴,对方吃痛松手,培养皿摔在地上迸溅出绿色液体。警报声中,他抓起基因编辑记录塞进怀里,上面赫然写着:“TC-103纳米颗粒已植入头瘟清,目标破坏干扰素诱导蛋白合成,为人工脑温调节装置铺路。” 回到医院时,张大姐已经开始接受创面负压引流。苏怀瑾看着九一丹撒在溃疡上,想起祖父留下的羊皮纸:“仙方活命饮需配黄芪托毒,穿山甲活血,与金银花比例2:1,切记炒用增效。”他翻开从实验室带出的记录,TC-102的基因序列旁画着人工真皮支架的示意图,适配区域正是张大姐的骨髓炎病灶。 “苏医生,”护士小王递来个油纸包,“有个戴雷锋帽的老爷爷说这是你父亲当年的笔记。”泛黄的纸页上,父亲的字迹潦草却坚定:“TS集团通过中药复方伪装,实则用基因毒性成分制造难治性感染,智能敷料的核心是TC-102诱导的耐药菌生物膜。”纸页背面画着TS集团总部平面图,地下四层标着“细菌基因编辑核心区”,旁边写着:“79号储物柜,存放着克制TC-102的噬菌体样本。” 窗外,TS集团的宣传车正在医院门口播放广告:“糖尿病足反复发作?智能抗菌敷料——您的创面救星!”苏怀瑾望向张大姐的足部,溃疡边缘的红肿稍有减退,但TC-102的阴影仍像块大石压在心头。他知道,TS集团的下一个目标是急诊科的高热患者,而头瘟清里的TC-103纳米颗粒,正等着在风热疫毒中撕开人体免疫的缺口。 手机震动,老张发来紧急消息:“全国糖尿病足专科批量采购疮必灵,目标锁定血糖控制不佳的中老年患者。”苏怀瑾摸出青铜针具,针柄上的经络图在灯光下闪烁,与TC-102的螺旋结构形成鲜明对比。这场围绕创面的攻防战,不过是TS集团“药物损伤-设备植入”链条上的一环,而他手中的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正成为对抗科技霸权的最后防线。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岐黄手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