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又有何意义 御史飞快地往太子方向瞥了一眼,暗忖道:“正是,此女为了替父鸣冤忍辱负重,可谓至孝!” 丞相重重点了下头作深以为然状:“如果此‘沉璧’真乃陈海生的遗孤,倒不失为一桩孝感天地的佳话。 可她早与九殿下相识,有如此大的冤屈为何早不伸冤晚不伸冤,偏偏赶在两位殿下议亲的档口向都察院递交了诉状?” !!! 丞相话落满朝哗然。 对啊! 红袖坊头牌沉璧是九殿下的红颜知己,前些日子九殿下还为她豪掷千金,闹得满城风雨,她为何不找九殿下帮她伸冤? 御史被问得一愣,他一心扑在重审贪污案上,这个问题还真没想过。 “许是……许是她不想连累九殿下,亦或者没找到机会开口。” 丞相喟叹,直言御史说的也有可能。 “可万一是有人别有用心利用她呢?须知她状告的柳大人除了是工部侍郎,还是丽嫔娘娘的兄长,眼下八殿下正在议亲,不论她所告是否属实,都会影响八殿下的声誉。 老臣以为,贪污案是否需要重审还有待商榷(què),当务之急应该先弄清楚这个‘陈碧’的来历,以免乱了朝纲。” 妙啊!不愧是相爷! 柳满江想通这里面的门道暗自叫好。 如果这个陈碧的来历都是假的,那贪污案自然没有重审的必要,釜底抽薪连削带打,再也没有比这更精妙的对策了! 柳满江伏在大殿上对丞相佩服得五体投地,趁势把叫屈的声音往上又扬了个八度。 “此女来历不明却污蔑臣对陛下的忠心,居心叵测实在可恶,恳请陛下明察!” 雍王党立马附和:“恳请陛下明察!” 余音绕梁,久久不停。 太子脸色霎时变得无比难看,被丞相气得扼腕。 这个老狐狸绝口不提小九,却字字句句都在暗示是小九在背后指使陈碧诬陷柳满江,心机着实够深! 若父皇听信了他的谗言,陈碧不仅翻不了案,连自身都难保。 该不该站出来维护陈碧? 太子凝思细想,反复权衡后决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再断雍王一臂! “父皇,儿臣以为陈碧只是一介女流,没有那个胆量诬陷朝臣。” 雍王却突然跳出来反驳他:“依太子所言她就是罪臣陈海生的遗孤,既如此,她有毅力在教坊里卧薪尝胆,怎么就没有胆量诬陷朝臣?” 老二你今天居然长脑子了! 太子有些偏题的为雍王的反应速度惊讶了一把,愠怒道:“那雍王倒是说说看,她无缘无故为何要诬陷柳大人?” “自然是为了破坏八弟的婚事。” 雍王毫不犹豫道,打算祸水东引将此事大事化小,话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但内容却是那日丞相分析给他听的。 “九弟为了抗婚连自己的名声都不要了,父皇处事公允,八弟结不成亲事他的自然也要搁置。 至于那个沉璧是受何人指使……” 雍王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太子,话锋直指党争:“臣弟还想问问大哥,一个贱籍出身的伎子,为何会出现在晋国公府上?” “够了。” 弘景帝终于出声打断两个儿子的争论,因为雍王和丞相的话让他突然发现,柳满江获罪不仅太子受益,坚决不想成婚的小九也能捞着好处。 或者说得更直白些,太子突然请旨重审贪污案很有可能全是这臭小子在背后煽动。 这个小混蛋呐……什么时候能给他少添点儿堵。 弘景帝头疼地扶住了额头,宣布此事容后再议,下朝后直接把太子叫去御书房单独问话。 “你老实告诉朕,那个‘陈碧’到底是不是受小九指使诬陷柳满江?” 太子凌然,指天立地道:“父皇容禀,儿臣再纵着小九也不会拿朝政和十万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沉璧确实是陈海生的遗孤陈碧,荆州贪污案也另有隐情,小九只是遵照沉璧所请将她引荐给儿臣,并未插手此案,请父皇明察。” 明察明察,今天所有人都在请他明察,他能明察到几时? 弘景帝疲惫地靠在龙椅上,扶着龙首唉叹道: “朕相信你所说,然荆州贪污案已经是弘景二十年的事了,时过境迁,再翻出来又有何意义?” 有何意义? 太子被弘景帝的话震惊到了。 当年鞑靼在幽州边境烧杀掳掠,敌我双方在白麓对峙数月,人困马乏粮草不足,朝廷在荆州境内筹集粮草,好不容易筹到二十万石,而实际抵达幽州的却只有八万! 抛开押运途中的损耗,竟有十万石不翼而飞! 陈家满门因此被斩,近十万将士马革裹尸,就连宁王自己都受了重伤…… 如此惨烈的战事,那么多无辜的生命,找出祸首还陈家一个清白、还十万将士一个公道,这些不都是意义吗? 御书房陷入短暂的静默,弘景帝浑浊的双眼闪了闪,似乎也发现自己方才说的话特别像个昏君。 拳心抵唇清咳了一声,往回找补:“朕明白你想为那个沉璧伸冤昭雪的善心,但丞相的怀疑也合情合理,万一那个沉璧是受人指使祸乱朝纲呢? 范卓认罪伏法才刚过去不久,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大理寺又多一桩冤假错案,往后何以在臣民间立威立信?”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朝廷的颜面…… 太子苦笑,为这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朝廷感到疲惫。 遥想国子监改制前,他曾用榆树隐喻邺京的门阀势力和父皇促膝长谈,那时他以为父皇终于能放下那些徒劳无用的顾虑推陈出新,到头来依然不过是昙花一现,好景不长。 而更令他感到无奈的是,纵使知道朝廷的内里已经千疮百孔,他却还要继续寻求改变它的道路,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可能,他都不能放弃。 不为别的,只为这个朝廷交到他手上时,还有药可救。 “儿臣明白父皇的意思,请父皇放心,儿臣会把握好分寸点到为止,绝不让朝廷的威名有半分损伤。” 太子据理力争,明知会惹弘景帝生气还是坚持恳请弘景帝成全。 弘景帝闻言脸色骤然沉了下来:“你是执意要帮那个沉璧伸冤吗?”喜欢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