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均·孟班坐在书桌前,神情凝重,手中的毛笔蘸满了墨汁,却迟迟没有落下。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哀牢国如今的凄惨景象,百姓们饥寒交迫,国土沦丧,而他作为国主,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如今,典均·孟班将希望寄托在牢莹娥身上,这其中的无奈与期许,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终于,典均·孟班缓缓落笔,开始书写给牢莹娥的书信。信中,他详细地描述了哀牢国的现状,百姓们在困苦中挣扎求生的惨状,以及自己想要内附大秦以拯救百姓的迫切心情。 典均·孟班写道:“莹娥,哀牢如今已是满目疮痍,百姓们朝不保夕。孤身为国主,却未能保得国土完整,护得百姓安康,实乃罪该万死。 如今为了哀牢百姓,孤不得不做出内附大秦的决定。而这一切,还望你能在秦皇面前美言几句。 当初,你为了哀牢国签订那条约,受了诸多委屈,孤一直心怀愧疚……” 写完信后,典均·孟班小心翼翼地将信装入信封,封好口。他叫来一位心腹大臣,郑重地将信交给他,说道: “你即刻出发,务必将此信亲手交到牢莹娥手中。切不可有丝毫闪失,此事关乎哀牢国的生死存亡。” 心腹大臣接过信,单膝跪地,坚定地说道:“王上放心,微臣定当不负使命。” 说罢,他便转身匆匆离去。 典均·孟班望着大臣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他不知道牢莹娥是否会答应帮忙,也不知道秦皇对于哀牢国欲内附一事会作何反应。 但典均·孟班知道,这是哀牢国目前唯一的出路。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封信上,寄托在牢莹娥的身上…… 数日后,阳光慵懒地洒在大秦后宫的花园里,花朵娇艳欲滴,散发着阵阵芬芳。 牢莹娥身着一袭华丽的宫装,坐在花园的亭子中,手中轻摇着一把团扇,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这时,白玉奴迈着轻盈的步伐匆匆走来。她来到牢莹娥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 “太妃娘娘,方才有人送来消息,说有一封信寄给您。” 牢莹娥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她放下手中的团扇,站起身来,问道:“可知是何人所寄?” 白玉奴摇摇头,说道:“送信之人并未提及,只说这信极为重要,让娘娘您务必亲自去领取。” 牢莹娥心中涌起一股好奇,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裙摆,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前去看看。” 牢莹娥在白玉奴的陪同下,朝着领取信件的地方走去。一路上,她的心中不断猜测着这封信的来历。是故乡哀牢国有人传来消息?还是旧友的书信? 牢莹娥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不一会儿,她们便来到了领取信件的地方。一个白玉奴早已等候在此,看到牢莹娥前来,连忙上前跪下,双手将那封信呈上,说道:“娘娘,这便是您的信。” 牢莹娥接过信,只见那信的质地是上好的丝绸,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看起来极为精致。 她轻轻抚摸着信件,心中的好奇愈发强烈。她转身对白玉奴说道:“你先退下吧,我想在这里看看这封信的内容。” 白玉奴点点头,悄然退下。 牢莹娥找了一处安静的角落坐下,小心翼翼地拆开信件。当她看到信上的字迹时,心中一惊,这竟是哀牢国主典均·孟班的亲笔信。 她的手微微颤抖着,开始认真阅读起来。信中所描述的哀牢国如今的惨状,百姓们的困苦,以及典均·孟班想要内附大秦的想法,让她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牢莹娥想到了自己离开哀牢国时的情景,心中五味杂陈。 “哀牢如今竟已如此艰难……”牢莹娥轻声喃喃自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牢莹娥缓缓站起身来,在花园中来回踱步。微风吹过,撩动着她的发丝,可她却浑然不觉。她心中不断思索着该如何是好。 牧武帝已然离世四年,自己不过是一个太妃,在这偌大的皇宫之中,看似有着尊崇的地位,实则已没有多少能干预秦皇决策的能力…… 牢莹娥不禁轻轻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我如今不过是个失势的太妃,又能有什么办法去影响秦皇的决定呢?” 她不知道秦皇嬴安对于哀牢国内附一事会持怎样的态度。大秦如今国力强盛,秦皇又雄才大略,对于这偏远的哀牢国,是否会愿意接纳,实在是难以预料。 然而,牢莹娥的内心深处又有着一股难以割舍的情感。她出生于哀牢,那里是她的故乡,那里有着她童年的回忆,有着她的亲人和朋友。如今听闻故乡百姓在苦难中挣扎,她又怎能忍心坐视不管? 牢莹娥仿佛看到了哀牢国那破败的村庄,饥饿的百姓。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怜悯之情。 “罢了,我虽只是个太妃,但我还是要试一试,就算希望渺茫,我也要为了家乡的百姓拼一拼。”牢莹娥咬了咬嘴唇,眼神中流露出坚定的神色。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牢莹娥决定去找秦皇嬴安。她回到自己的宫殿,精心地梳妆打扮了一番。穿上了那件许久未曾穿过的、带有哀牢特色的服饰,那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仿佛让她又回到了故乡。 她手持着那封信件,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朝着秦皇的御书房走去。 未几,御书房外。牢莹娥深吸了一口气,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裙摆,然后轻轻叩响了房门。 “进来。”屋内传来秦皇嬴安沉稳的声音。 牢莹娥缓缓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盈盈下拜,说道:“陛下,臣妾有一事相求。” 嬴安抬起头来,看到是牢莹娥,微微有些惊讶。他放下手中的奏章,微微挑眉,示意她起身说话。 牢莹娥莲步轻移,起身站在一旁,双手不自觉地捏着衣角,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与忐忑。 “陛下,臣妾今日前来,是为了哀牢国之事。”牢莹娥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坚定,说完便将手中典均·孟班的信件呈上。 嬴安接过信件,展开阅读,眉头渐渐皱起。看完信后,他将信件放在桌上,目光看向牢莹娥,说道: “太妃,朕明白你对故乡的情谊。只是这哀牢国内附之事,关乎大秦的诸多考量,并非能轻易决定。” 牢莹娥心中一紧,急忙上前一步,盈盈下拜,恳切地说道: “陛下,哀牢国如今百姓困苦,国土残破。臣妾出生于哀牢,实在不忍看到故乡百姓受苦。若能让哀牢内附大秦,百姓们或许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还望陛下能网开一面,成全此事……” 嬴安沉思片刻后说道:“太妃,朕并非不想接纳哀牢。但大秦幅员辽阔,治理之事繁琐。接纳哀牢,需考虑诸多方面……而且,哀牢与大秦曾有过冲突,朕不得不谨慎行事。” 牢莹娥听后,心中有些焦急。她跪在地上,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说道: “陛下,过往的冲突皆是因误会与利益纷争。如今哀牢国主诚心内附,百姓们也渴望能投入大秦的怀抱。 陛下圣明,若能接纳哀牢,不仅能展现大秦的仁慈与包容,更能为大秦增添一份力量。” 嬴安看着跪在地上的牢莹娥,心中也有些动容。他站起身来,走到牢莹娥身边,伸手将她扶起,说道: “太妃不必如此。朕会仔细考虑此事。你先回去,待朕商议之后,再给你答复。” 牢莹娥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激,说道:“多谢陛下。臣妾只希望陛下能多为哀牢百姓考虑,他们实在是太苦了。” 待牢莹娥离开后,嬴安重新坐回书桌前,陷入了沉思……喜欢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