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宪宗·李纯】
【军事成绩:平定藩镇,重定大唐。评价a级得四分】
……
大唐。
李世民靠在手旁的凭栏,望着天幕深深的叹了口气。
安史之乱起至此,历经五代皇帝。
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
大唐不是在平藩,就是在平藩的路上……
虽然前面几个小子的一些手段粗糙至极、愚蠢至极,但其中也有几分是时运不济。
……最大的时运不济就是是李隆基的后代……
唉!一众守成之主碰到如此棘手的天下,能缝缝补补坚持到如此也算是竭尽所能了。
可惜这宪宗……
“自满自得,自断慧命!”
李世民颇有几分怒其不争,居然让一宦官给暗杀了?!!
死的就是……窝囊到极点了!
“只望后代子孙能继前人遗志。”
“重振大唐……”
……
【制度建设:公元809年,在宰相裴垍的建议下,唐宪宗下旨改革赋税制度。
元和初期,各地的地方税收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上供、送使和留州。
宪宗下诏“天下留州、送使物,一切令依省估”,三部分并为两部分,将原来的送使钱物则归入了国库。
同时规定,各地政府所需的费用从当地首府所在州的税收中支取,如果不足才可以征收其他州县的赋税。
这样一来,不仅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实力,也使得国库日渐充盈起来。
并且将宫中资财悉数转入国库左藏库,将私财转为公有,由国家统一管理。
评价b级,得三分】
……
大宋·真宗时期
紫宸殿殿内。
斜倚在坐榻上的赵恒看着眼前的老头默默的翻了个白眼。
“无论哪朝哪帝,想要增强国库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一身紫袍玉带,执着笏板的寇准一板一眼的进言着。
“自古以来,足用无不来源于节俭。”
“倘使君主不以珠玉为贵,一心一意地对百姓劝课农桑,那么天下百姓就会富足了。”
“如果天下百姓富足了,天子怎么会不富足?”
“反而言之,如果百姓们尚食不果腹,君主想要富足也是不可能的。”
赵恒忍了实在忍不住了。
“寇卿啊,你到底想怎样啊?”
寇准默默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开口道:
“臣想劝陛下一如唐宪宗前期励精图治一般,能开源节流。”
“拒歌舞乐伎,不以一己之乐,使国家陷于剥肤槌髓之地!”
……
【外交策略:筑临泾城成,从此吐蕃不敢侵泾原。置宥州,防遏回纥,安抚党项。
诸藩国朝贡依旧。评价b级,得三分】
【民生经济:任用李巽处理财政,李巽上任之后“掌使一年,征课所人,类晏之多,明年过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万缗”。
免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福建等地区掠卖良人为奴婢。
谷价低落,米一斗只值钱二文。
但民户还是继续在逃亡,而逃户应负担的税额摊派给比邻,以致比邻也跟着逃亡。
评价b级,得三分】
【用人识人:前期任用贤臣良将得元和中兴,后期信任宦官方士死于非命。评价d级,得一分】
【后世影响:元和中兴,遏止了大唐自安史之乱开始的衰败。评价b级,得三分】
【总分:十七分】
……
{元和中兴,宪宗先讨西川、浙西两镇,再平淮西、淄青,成德归附且魏博效忠。西南、东南、南方和东北几乎被重新统一!}
{大唐的颓势止住是宪宗力挽狂澜的结果。}
{对元和中兴印象不深,就记得刺客在首都当街杀丞相和太尉,然后白居易就因这件事被贬江洲写了名篇琵琶行。}
{韩愈因为佛骨表贬到潮州写了示仔孙湘和讨鳄鱼书,反正我感觉宪宗后边挺昏庸的,但刚刚即位时真是天降猛男(狗头)}
{磕丹药这个真是始皇帝开了个坏头。}
{宪宗的死因没那么简单,毕竟宪宗当时才四十三,就他的前辈太宗吃丹药也吃了两三年,晚年还征高丽无果,甚至可能还有非常大的心理负担,大概四十大几岁吃的丹药还活到了五十二岁。}
{还有嘉靖,这个吃了二十多年丹药才死,应该不用多解释。}
{宪宗才吃两年左右,甚至在正月初一刘悟还见了李纯,告诉外人宪宗虽然有丹毒但问题不大,结果第二十七日人就莫名其妙突然死了。}
{而且无论旧书、新书、资治通鉴,记载都朦朦胧胧的,有的肯定,有的不肯定的,搞得自相矛盾,你说这没隐情我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