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拓跋月携公主家令霍晴岚,驱车赶往陆沉观。 侍卫长赵振贴身保护。 陆沉观中,古木参天,翠竹掩映,清雅不凡。 踏入观门,一道悠扬的钟声自深处传来,深沉而悠远,似能涤净人心中的尘埃。刘昞的弟子索敞、阴兴,二人褪去官袍,一袭布衣,面带歉意迎上前来。 “公主殿下,实在抱歉,先生这几日不幸感染风寒,高热不退,恐怕会传给殿下,实在不宜相见。” 闻言,拓跋月微微一蹙,旋又平静, “既然如此,本宫自是不便打扰。烦劳二位将此谕旨与书函转交先生,并代本宫问候先生。” 拓跋月又叙了几句闲话,探了探二人的态度。 说及太学里尚未刊刻完成的石经,拓跋月叹了口气:“永和石经还得继续校正,赓续文脉,乃是吾辈之责。” 阴兴没有作声,但索敞却应道:“现下,没有永和石经了,有也只是太延石经。” 永和,是河西国的年号;太延,则是大魏的年号。 索敞的态度,十分明朗。 虽未探明阴兴的态度,但这不重要,毕竟索敞已有归魏之意。 拓跋月遂道:“本宫记得,皇兄刚继位的时候,便发下了一个宏愿,日后要‘廓定四表,混一戎华’。数百年来,兵燹不断,河西虽是一片乐土,但仍不免受到滋扰。须知,百川归海,方可国泰民安。” 阴兴眉头跳了跳。 拓跋月不再往下说,点到即止。 深秋的日光,洒落观内,微风拂过沙沙作响的竹叶。 片刻后,拓跋月起身告辞。赵振紧随其后。 把三人送出陆沉观,索敞、阴兴对视一眼。 阴兴脸色难看,压低声音道:“你今日也太殷勤了些。” 索敞直言不讳:“我想去平城。” “我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但我放不下。” “什么放不下?” “你没看明白么?”阴兴皱眉道,“魏主要的不是你我这样的人,要的是把整个河西的世家大族连根拔起。” 索敞沉吟道:“我们抵挡不了。你也应该记得起,所谓河西的世家大族,本也来自中原。” 百余年前,中原之地烽火连天,为避战祸,中原世家大族和寻常百姓,有的南下,有的西迁。远离了中原烽火的河西走廊,好似一方遗世独立的净土,宁静平和许多。 此地山川秀美,土地肥沃,足以滋养一方百姓,接纳众多移民,亦是绰绰有余。何况,张轨使用“侨置郡县”之法,为移民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 魏晋以降,儒学之精华,为根深叶茂的世家大族所据有。因此,随世家大族西迁,中原腹地的学术也传到了河西走廊。 或口传心授,或着书立说,在这方净土中,世家大族的文脉,亦如老树盘根,扎进河西的土壤之中。现下,要他们迁往平城?(1) “平城,又不是洛阳,不是长安。”阴兴撇撇嘴。“连建康也不是。” 言下之意自然是,你大魏再强,也不是正朔之所在。 闻言,索敞顿觉阴兴迂腐。 “方才,公主有一句话说得好,‘廓定四表,混一戎华’。我相信她,也相信魏主。” “随你便,”阴兴意兴阑珊,“我只听先生的。” 说罢,阴兴拂袖走开。 二人不欢而散。 另一头,拓跋月、霍晴岚出门之后,并未登车离去,却在陆沉观外伫立一时。 霍晴岚抬头望向陆沉观,眉头深深蹙起。 “刘昞先生这样,分明是不想见客。” 拓跋月淡然一笑:“无妨,就当是三顾茅庐,古有刘备求贤若渴,今我亦愿以此诚心,换得先生一顾。” 霍晴岚目光转向拓跋月,眼中满是疑惑:“公主先前写了什么?” 拓跋月轻抚了抚衣袖:“我向他致歉。” “致歉?”霍晴岚讶然。 拓跋月的目光霎时变得幽深:“玄处先生并非不识时务之人,他之所以闭门不见,是因为心中有怨,有怒。” “哦,”霍晴岚突然想起来,“你是说胡叟那件事。” “正是,我私下里让胡叟秘密前往平城送信,对玄处先生有所隐瞒,他应该还在生我的气吧。” 霍晴岚闻言,哭笑不得:“依我看,他这做法好没道理。公主你也有你的立场。作此决断,必是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他一个老于世故的人,竟会不懂这其中的道理?” “这只是一方面,”拓跋月轻轻摇头,目光深邃,“他闭门不见,更是想以此为饵,试探我与至尊的诚意,看我们是否会善待河西的世家大族。这几日,姑臧城里流传着各种谣言,世家大族们人心惶惶。玄处先生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倒也是,”霍晴岚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毕竟他一旦点头,便意味着整个河西的世家大族都必须响应,一旦踏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又岂会不清楚?” 对于世家大族而言,眼前这局势,便如迷雾中的战场,每一步都需谨慎小心。 这是在赌,一场豪赌。 没有人能说得清,他们日后的命运如何,但他们必须做出抉择。 “安抚人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拓跋月笑笑。 “公主要一次一次跑么,”霍晴岚看着她的腿,不免忧心忡忡,“我本以为,河西国归附之后,您便可歇下了。” 拓跋月苦笑道:“我一歇下,便再无一丝价值。” 个中道理,霍晴岚当然明白。只是,想起拓跋月一再牺牲,却并未得到实质的好处,连婚姻都不可再次抉择,未免让人难受。 霍晴岚还记得,李云从过来传话之时,一脸沮丧,像是被抽走了魂似的。 (1)观点参考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与凉州一隅”,“秦凉诸州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绵延一脉”。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平城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