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占领成都之后,开仓放粮,招兵买马,手中兵力大增。 他按照太平军的方略,没收所有人的财产,将男女分营编组,按照人头实行配给制。 短时间内,石达开的手中就有了几十万兵马,当然这些人没有什么战斗力。 胡林翼刚刚投靠华族,正准备用成都来作为自己的投名状呢。 不得不说,胡林翼这人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他手中的湘军也战力不俗。 双方在资中和资阳连续两场大战,都以太平军的惨败告终。 石达开手中的老营数量太少了,他派出去的都是新兵,一击即溃,大部分都投降做了东川军的俘虏。 而在这个时候,左季高指挥护卫军已经杀入了保宁府。 石达开这才知道对面的胡林翼已经投了护卫军。 于是石达开果断地离开了成都。 走的时候他将城内的青壮和财富全部裹挟带走,更是一粒粮食都没有给护卫军留下。 等到胡林翼进城之后,见到的全是嗷嗷待哺的老弱,气得胡子都竖了起来。 胡林翼赶紧派兵去追击,石达开裹挟那么多人速度快不了。 不过这一次石达开走了狗屎运,他向西北方向的松番府撤退,正好遇到当地在闹民变。 松番地区的情况非常复杂,到了清朝中期这里才完成改土归流。 当地的官员不做好事儿,原本征粮的时候用官斗计量。 这些人将斗换成了大斗,不仅仅如此,还要求当地百姓必须将斗给装尖了,直到一点都装不下为止。 连年征战,四川作为相对安定的省份,每年需要向朝廷输送大量的税收。 这些官员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通过这样的手段中饱私囊。 那些彪悍的番人如何能够忍受。 他们听说成都被太平军攻下之后立刻发动叛乱,击杀了清廷派驻当地的官员,将官仓中的粮食分了。 这个时候石达开过来,双方很快达成合作,一起对抗官军。 有了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帮助,加上当地确实地形复杂,胡林翼派出的军队这才被阻挡住。 胡林翼到了成都之后,当即以自己按察使的身份召集各府县军政官员到成都议事。 在会上挟持这些人正式宣布投降华族。 这样省下了华族大量的功夫。 董良也非常大方,任命胡林翼担任四川行政总署总长,由左季高担任西路军参谋长,川陕经略使,负责川陕战事。 而林岳则带着另外两个纵队进入了贵州。 贵州其实就是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 当初明朝通过这里消灭了云南的蒙元势力,将贵州单独划分出来就是为了保证进入西南的道路掌握在朝廷手中。 所以从一开始,贵州的那些府县就是沿着这条从湘西到云南东北部的官道布局的。 这条道路的两边也都是整个贵州最精华的地方。 不过山路难行,要想打下来则更加困难。 贵州巡抚蒋霨远是一个满清的死忠,此人历任山西、浙江按察使、山西布政使,乃是正儿八经的地方官员。 他在贵州主政这几年官声不错,尤其是治理了绿营,保障了地方上的安宁。 因为太平军在广西起义,他还在贵州编练了民团。 地方的那些夷人土司也支持他,因为这些人听说太平军会剥夺他们这些头人的特权。 现在是华族来了,蒋霨远对这些人也是这样的说辞。 贵州这里交通闭塞,百姓与外界往来较少。 自从华族占领了湘西之后,蒋霨远就完全封锁了进入贵州的道路。 云南巡抚舒兴阿是个满人,更是不可能投降华族的,因此云贵方向都是硬骨头。 林岳带着湘西编练的另外两个纵队,兵力上倒是够了,但是不可能那么快解决战斗。 这样安排,西路军分成了两个部分,两个纵队跟林岳攻打云贵。 还有两个纵队加上胡林翼手中的东川军经略川陕。 他们的对手还是太平军。 东陆军林文察部在配合中路军打掉了都兴阿部进攻扬州的清军之后,直插泗州西边的五河县,这里是叶云来部退往庐州的必经之路。 果不其然,叶云来部在清河受挫之后,一路向西南退回庐州。 在五河县正好被林文察部挡住。 林文察手中只有一个纵队,将近两万人马。 而叶云来部总兵力在四五万人左右。 但是林文察却采用主动出击的策略。 五河县北面是香涧湖和沱湖,南边是淮河,地势狭窄。 太平军想要绕道都不行,只能在这条狭窄的通道上与护卫军野战。 与装备了五四式栓动步枪、迫击炮和机枪的护卫军野战,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拥有两倍兵力,但是太平军还是惨败。 本来从清河县退兵的时候,太平军就已经士气低下。 在淮河北岸与护卫军野战之后,这支军队彻底丧胆。 叶云来趁夜带领残部从宿州逃往颖州。 此时林文察也知道了庐州空虚的情况。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令自己在安庆的浙江纵队北上,一起夹击庐州。 徐州战场,清军在都兴阿部南下之后,继续佯攻徐州。 实际上已经派兵绕道骆马湖,准备趁着扬州大战的机会南下。 但是他们的算盘落空了,绕道偷袭的清军在骆马湖被江南纵队击败,损失惨重,撤回了徐州。 至此徐州城外回到了一开始的情景。 另外一边,张亮基带兵回济南之后。 集结大军出兵青州,在莱州城与白莲军大战。 白莲军在潍县兵败,张亮基大军杀进莱州。 接下来清军遭受了白莲军的层层阻击。 每打下一个地方,清军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主要的是,张亮基发现自己无法快速解决战斗。 而五六万清军出兵在外,消耗巨大。 山东的钱粮全部都要供应给徐州前线。 皇帝御驾亲征,谁敢断了兵马粮草。 那真是嫌弃自己的脑袋碍事了。 所以现在山东地方上的百姓生活非常困难。 原本就是地少人多,还经常遭灾的地方,现在官府还要不断下乡去收粮。 不要说普通百姓,就是地主士绅都要揭不开锅了。 这又给了白莲教发展的温床。 含香这边的白莲军就不要鱼肉百姓,一方面他们消灭了地主,得到了一部分粮食。 另一方面,登州港口上不断有船将粮食给他们送过来。 因此清军杀进莱州之后,发现当地的百姓竟然愿意跟着白莲军一起撤退。 清军成为了不受欢迎的对象。 这就是现在北方的形势。 董良将简报看了一下。 心中放心了不少。 杨瑛瑛还站在他的身后。 “含香这次倒是做得不错,我现在发现,女子到了华族似乎都变厉害了。” 董良半开玩笑地对杨瑛瑛说道。 “这要感谢你了,是你给了咱们展示的舞台。 女子从来不比男子差,只是以前的女子能够得到自己展示舞台的机会不多。” 杨瑛瑛配合着说道。 这一点她确实没有恭维董良。 历朝历代没有人敢让女子走向政治舞台。 女皇帝武则天上位只是一个例外。 华族则是全面放开女子的职业限制。 董良甚至让手下的学者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将那些给女性带来枷锁的内容全部去除掉。 华族复兴最关键的是人,解放了女性,相当于增加了一辈人力。 “瑛瑛你其实还是有所牺牲的,要不是为了照顾家里,你可以胜任更重要的职位。” 杨瑛瑛一直在董良离开的时候担任元首府的留守。 因此她只能挂一个学部的副总长,做一些别人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情。 在董良看来,这是瑛瑛为了自己做出的牺牲。 “我能够做这些事情已经很满足了,假如能够在有生之年消除华族内部的文盲,想必我也是能够名留青史的。” 杨瑛瑛却很是知足,她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甚至有些患得患失,担心这样的生活一不小心被什么事情打破。 “瑛瑛能够喜欢这样的生活就好,其实蒙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性格和对世界的认识大都是从孩童时代抓起的。” 董良对教育还是有一定的认识。 他一直努力在华族推广蒙学教育,在西表岛的时候,他就帮孩子们编纂蒙学教材。 “突然有些怀念在西表岛的生活了,那时候不用到处跑,可以天天呆在书房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突然间的回忆,让董良感到感慨。 杨瑛瑛也被董良带入到了回忆之中去。 “他们都说你是天选之子,既然是天选的,那么必然要承受更多的责任。” 杨瑛瑛道。 只有她能够看到董良这么感性的一面。 这一面,董良很少会朝旁人展示。 因为杨瑛瑛知道董良的秘密。 “瑛瑛,我最近发现自己很难再记起那些梦中的事情。 也许是这个世界在我的手中变化的太大了。 之前记下来的那些东西你帮我保存好,你要时常翻出来看一下,也许那些预言还有一定的参考。” 见到董良说起而董良与她共同保守的秘密,杨瑛瑛的表情变得郑重起来。 “我昨天刚刚看过,现在是咸丰五年,洋人纪年的1855年,你之前说过,克里米亚战争可能会在今年结束,也许你在梦中记得不大清楚。 当时你用了可能这个字样。 还有一些事情,已经不可能发生了。 比如明年将要发生的天京事变。 很多事情确实都已经改变了。” 当初董良将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记了下来交给杨瑛瑛保存,防止自己会忘记。 在这里呆着的时间越长,董良就越发难以记得前世的事情。 也许是这个世界在同化他。 也许是他在不断融入这个世界。 .喜欢怒海覆清1852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怒海覆清1852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