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二九章 奇怪的大胡子

第七二九章 奇怪的大胡子(1 / 1)

董良几乎对每一个部门都做出了动员。 但是无论是干什么,前提都是需要钱。 哪怕是吏部准备北上接收地盘的官员,也许要资金的支持。 组织考试、培训哪一个不烧钱啊。 所以最后的问题还是回到了刘峰良那里。 刘峰良接替周藤虎担任户部的总长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 他认真严谨的性格也适合在户部工作。 之前在地方上工作的经验,为他在户部的工作提供了加持。 户部分管税收,但是华族实行的是地方税和中央税并行的制度。 要想华族的中央财政多起来,必然要与地方上进行博弈。 而华族现在可以收税的省份并不多。 新占领的行省,第一年不收农税,其他税收也是不上交华族财政。 所以博弈就集中在几个东南省份了。 好在华族现在垄断了对外贸易,关税和商税成为了税收中的大头。 另外商部运营的国属企业每年还要上交大笔的利润。 这就是华族主要的收入来源。 不对,还有一块,那就是金融。 这是完全掌握在户部手中的。 因为华族已经开始推广纸币,发行纸币可是最赚钱的。 不过现在货币是不能再扩大发行了,因为华族马上要接手一穷二白的北方。 众人都知道北方的物资匮乏,随着华族占领北方,物价肯定要随之上涨。 如果再增发货币,让南方华族控制区的百姓购买力上涨,那么物价将上涨得更加厉害。 甚至刚刚建立的华元信用体系都要受到影响。 “元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发国债。” 刘峰良给出了一个唯一的选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峰良是户部总长,但是他无法变出钱来。 “增发国债?刚刚不是才发了两干万华元吗?再发还有人会买吗?” 周藤虎对此有些担忧。 他知道国债的原理,最早的华族国债还是他在户部的时候发行的。 因此他也知道这其中的风险。 “假如我们发行一个亿的国债,利息五厘,那么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是五百万华元。 这笔利息会对我们的财政带来影响吗?咱们现在处在特殊时期,必须要实行赤字财政。” 最后,还是董良拍板决定。 董良的专权,让华族有了一个快速解决分歧的办法。 专权是不好,但是也要看是谁在专权。 董良能够拍板,力排众议,那是因为他有办法让人兴高采烈地去购买华族的国债。 办法就是宣传加上讲故事。 董良以前常常听人说,一个公司不一定非要多么能赚钱,但是一定要会讲故事。 很多公司都将摊子铺得很大,各个领域都涉猎一些。 一个房地产公司可以去造车,可以去造芯片,甚至是卖矿泉水。 为的是赚钱吗?不是的,他们为的是能够讲出更多的故事。 讲故事这样的事情,古人也会,而且讲的比现代人还要强。 会后第二天,华族日报就发布告示,户部准备发行五干万华元北伐国债。 这一次的数额比前两次的总和还要多。 不过这次改名字了,叫北伐国债。 购买国债的人达到了一定数额就能够获得一枚北伐纪念章。 官府也没说这枚纪念章有什么作用。 但是官府说了,这些纪念章会由从满清国库中缴获的铜钱来铸造。 这样的意义就不同了。 紧接着各家报纸上开始爆料京城的那些满清贵族多有钱。 据说醇亲王府的地窖中光是银冬瓜就有两干多万两。 这样的王府在京城就有几十座。 皇宫里的金银财宝的价值加在一起不会少于十万万华元。 这些故事讲出来,老百姓深信不疑。 一年清知府还十万雪花银呢。 民间关于这样的传说多了去了。 正好可以与报纸上讲的故事相互印证。 就连那些大商贾都对此深信不疑。 就这样,新一轮的国债再次在短时间卖完,一看市场的需求还很大。 这次刘峰良再次推出了五干万战后重建国债。 疯了,疯了…… 户部这次真的是疯批了,要不是董良的力挺,这项决议很难在内阁会议上通过。 钱有了之后,大量的订单从工部和总后勤部发出去。 于是不管是官方的工厂,还是民间的工厂都开始扩大生产。 工厂扩大生产,就要招募大量的工人,城市里的工人招不到了。 他们就将目标对准农村,让工头下去招人。 但是想要农民离开土地去做工,就要让他们赚取比种地更多的钱。 因为华族的百姓是有自己的土地的。 于是很多农民开始在农闲时节进城务工。 也有一些家中忙得过来的人将一部分劳动力送到城内。 时间久了,有人就发现,大家种田的时间不够用了。 有人购买了机器帮人家干活,收取佣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农业机器的效率比人要高,有了它们,就能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 这就是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 董良设计的这种转变过程是常规的,效果比较慢,也许需要许多年。 还有一种比较快的,就是像英国人一样搞“羊吃人” 。 地主直接将耕地改成牧场,这样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了。 农民,尤其是没有自己土地的农民只能另谋生路。 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进入工厂。 因为别无选择,只能任由工厂的压榨。 哪怕是到了现在,大英帝国成为了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英国的工人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工资少的可怜,还要在缺少防护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的工作。 所赚取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位于圣潘克拉斯区的伦敦图书馆中,西南面角落的柚木桌子旁,一位留着大胡子看起来有些老态的中年男人正在奋笔疾书。 他在写一封给朋友的信。 他的那位朋友在普鲁士经营一家工厂。 工厂因为华族的订单,现在生意不错。 “亲爱的弗里德里希,上次你送给我的那本东方书籍,已经看完。 这本书中虽然有很多激进的民族主义思想,这种思想非常危险,很容易引起波及全世界的战争。 不过那位声称要让五万万人都成为有产者的元首让我非常感兴趣。 不过我觉得他的土地再分配政策太过原始。” “这种制度无法长久,时间长了必然还会有农民因为经营不善,而将自己的土地给卖掉,即使他们禁止土地买卖,也无法阻止农民变相地失去土地。 而且他没有解决工人的问题。 工人不分配土地,依然是无产者,而随着他们工业化的推进,工人的数量会超过农民,到了那个时候剥削依然存在。” “而他们将大部分工厂都掌握在国家的手中,只会让管理工厂的官员成为官僚资本家。 这会加剧政府的腐败,这样的国家企业最后也会走向失败。 总之,我对此并不看好。” “不过,无论怎样,他们已经开始做出了尝试,总比欧洲要强,保守势力与资本家相勾结,他们结成了统一战线,工人和农民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以后欧洲的工人只能靠着这些人的施舍来安慰自己。” 大胡子最近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在英国属于禁书,他看完之后就将其藏得严严实实。 这让他对东方有了新的认识。 在他看来,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说明这个东方国家的文明已经到了更高的程度。 他们正在试图挣脱封建的枷锁。 只是他们需要一个指引。 最后他对自己好友说道:“亲爱的弗里德里希,我希望你有机会的话可以去这个东方国家看看。 那位神奇的元首先生,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也许是因为他太年轻了,也许是受到了认知的限制。 你的智慧一定能够指引他走向正确的道路。” 大胡子写好信之后,小心地将信纸折叠了起来。 起身离开图书馆,路过邮局的时候将弗里德里希给他的汇款取了出来,这是家人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一共是五英镑。 大胡子平时就靠着为报纸写稿来赚取微薄的收入。 但是稿费收入非常不稳定,因此他的好友弗里德里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接济他。 最近一段时间报纸上都在讨论那个东方国家的事情。 一些人觉得这个东方大国正在崛起,也许会影响到欧洲的安全。 就像是曾经的奥斯曼帝国一样。 他们认为应该让这个东方大国与奥斯曼帝国一般没落下去。 让他们四分五裂。 欧洲本身就是四分五裂的,他们见到大一统的国家就会感到恐惧。 下意识地觉得应该将其拆分开来。 将一个大国分裂成为小的国家才算是自由。 自由就是让一个曾经一统的国家散开。 能够让他们自由地剥削。 大胡子回到家中,妻子珍妮正在准备晚餐,萝卜和土豆一起熬煮的蔬菜汤,加上自制的面包,这是一家人的晚餐。 妻子将他被雾气打湿的呢子大衣脱了下来。 这是他唯一一件大衣,要不是妻子帮其小心保养,早就不能穿了。 “有一个东方男孩来找你,还带了礼物。” 妻子取了衣服之后,指着餐厅说道。 大胡子循声看去,果然有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在与自己的一对儿女聊天。 最诡异的是这个孩子竟然是东方面孔。 他最近是在研究东方,但是却从来没有认识一个东方人。 那么这个男孩怎么会来找自己? 自己对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自由撰稿人而已。 .喜欢怒海覆清1852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怒海覆清1852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无敌家主:本家主有亿点点强 跨时空的墨香:秘境之旅 我愿凌虚 三国之寰宇天下 剑仙张三 穿越的我,靠开盲盒踏上巅峰 被赶出宗门的我反手加入合欢宗 庄子传奇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