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北碧府发生了农民暴动,抗拒强制征粮。 还有这城镇百姓抗拒粮价上涨……” 大王宫的书房中,国相苏莫面带忧虑地向老国王汇报王国内部糟糕的情况。 “让猜信带着新军去将乱贼浇灭。” 刚才苏莫只是说对方是乱民。 但是到了拉玛四世的嘴中直接变成了乱贼。 国王的意思是直接下死手。 这次华族从暹罗要去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 暹罗王国不仅仅将积存在各地仓库中的粮食全都打包运出来,还跟百姓强制购粮。 但是市面上的粮食却在涨价。 粮食少了,自然要涨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老百姓不管,官府以便宜的价格将老百姓的粮食收走。 然后商人的粮行又在高价出售粮食。 这谁能够愿意啊。 就连温顺的暹罗人都受不了了。 他们直接聚集在官府的门前讨要说法。 暹罗的官府管理模式与满清的差不多,都对地方主政官员的个人能力非常依赖。 官员能力强的,可以用自己的手腕或者是个人魅力将问题摆平。 要是能力差的则可能会激化矛盾,将问题搞糟。 “陛下,这样会不会太过激烈,臣以为这些人尚可安抚。” 苏莫是一个华人,读的是圣贤书,性格还算宽和。 “时间来不及了,上国元首就要来了,这种事情会影响我暹罗的形象,苏爱卿要以大局为重。” “猜信不是说新军的武器非常好用吗?那就让他们去练练手。 本王还指望他们去东边建功立业呢。” 拉玛四世说道。 郑明(拉玛四世的汉人名字)想要在董良面前树立自己乃是中南半岛小霸王的形象。 因此呈现在上国面前的暹罗必然是欣欣向荣,兵强马壮的。 苏莫没有再说什么,国王的考虑不无道理。 老丈人都喜欢在女婿面前吹牛。 实际上就是想让自家的闺女嫁过去之后能够得到婆家的尊重。 郑明当然还有更多的考虑,他想要与华族瓜分中南半岛。 他其实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当中南半岛只剩下暹罗一家的时候,华族必然会向暹罗伸手。 但是如果暹罗到时候变得强大了呢,实力上足够让华族忌惮,再加上自己的女儿在华族内部发声。 到时候,暹罗兴许就能够幸免于难,甚至在南洋称霸。 厦门到广州的航线上,董良没事儿的时候会与彭玉麟讨论当今的局势以及华族末来的发展走势。 彭玉麟经常指着脚下的战舰感慨。 当年英国人的战舰开到南京城外的时候。 有官员上书朝廷说英国人的战舰底下用八头牛驱动桨轮,船上的大炮一炮能够轰塌数里城墙。 要是这些人那个时候见到华族的战舰会怎么说。 连风帆都没有,桨轮也换成看不见的螺旋桨。 这些人会不会说华族的战舰是八条龙在水底下拖拽。 董良唏嘘一笑,这样的奏折,华族也不是没有截获过。 江西丰城县的县令在看到华族的铁甲炮艇之后就上书说华族用干年的老龟做战舰。 老龟吐出的火雷球一击就能炸塌半片城墙。 当然了,彭玉麟跟着董良身边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华族末来的扩张战略。 他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世界话语权。 可以将整个世界看做是春秋时的东周。 这个世界由几个大国和一堆小国组成。 边上还有很多蛮荒之地。 这些地方谁都可以去占领。 那些小国都是见风使舵的,谁强就跟着谁的后面混,即使被人家吞并了,他们也没办法。 就像是楚国将自己的北方的小国纳入到自己的版图一般。 但是大国之间必须要分出个胜负才能服气对方。 华族的位置相当于东方的齐国。 欧洲各国像是西秦。 现在中间都是小国,东西两大势力之间必然要爆发一场大战。 董良对彭玉麟的这种比喻也非常感兴趣。 这样想的话,老祖宗的一些经验就可以拿来用了。 齐桓公争霸之前,齐国先有管仲的改革,取渔盐之利,先让齐国成为天下最富裕的国家。 然后才是争霸之路。 华族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推翻满清,然后以东方的富饶之地,积累力量,再投入到与西方的抵抗之中。 …… 晚上的时候董良还可以与傅善祥讨论一下历朝历代的服饰。 傅善祥觉得华族人末来的服饰既要开拓创新,注重实用,就像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般。 又要走复古的路线,不能让华族服章之美的文化传统断绝掉。 等到华族的稳定下来之后,百姓解决了温饱,他们就会注意到美观的问题。 对美的追求也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董良对此也是深以为然。 人们先要有温饱,然后必须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才行。 正是所谓的衣食足而知礼节。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之则会出现暴发户现象。 董良见过这样的事情,一些人因为某些原因突然富裕起来。 他们不会想着去帮助别人。 反而会将自己的物质需求继续延伸,因为这些人想不到精神上的需求。 最后会出现大量的社会乱象。 船队的速度非常快,没几天时间就到了广州。 董良这次到广州来没有提前通报行程时间。 舰队过了黄埔,王资雨才收到消息。 来不及安排任何的欢迎仪式,王资雨带着行政总署的几位高层赶到码头去迎接元首莅临。 广州城沿着珠江码头是一条宽敞的大道,与上海的外滩很像,大道的一边是商行。 另外一边是绿化带,过了绿化带就是绵延十几里路的码头区。 一条条栈桥向航道延伸。 有些公司的专属码头还被围墙围了起来。 第三舰队没有跟过来,董良的座舰平稳地停靠在广州军用码头。 近卫队的战士先一步下船布防。 他们几乎全都是一米八的小伙子。 军装的领口有金线绣出的龙纹。 新式大檐帽的帽檐上也贴着金箔。 这些都是为了这次去暹罗,特意准备的行头。 所谓人靠衣装,这些小伙子穿上了新的衣服,精气神似乎都上涨了一个层级。 “元首啊,您也不提前通知一下,属下这里一点准备都没有。” 王资雨还是那个样子,有点佞臣的资质。 一出口都是好听客气的话,让人听了着实非常舒服。 “老王啊,你跟了我这么久,可曾见我到哪里还要提前通知?你这里要是实在没地方住,我就住船上都行。” 董良一边向前走,一边说道。 董良的马车就装在军舰上,这会儿已经用吊车吊了下来。 董良这是说走就走的巡视,他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 “是是,元首,现在时间还早,您想要去哪里,我跟着您,保证您看到的都是广州城最真实的一面。 要是有什么问题,您当场批评,我们就当场整改。” 王资雨知道董良是一个注重实效的领导。 “好,那我们就先去学堂。” 董良下令道。 董良为什么要先去学堂?不仅仅因为学生是华族的希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董良曾经说过,一个地方最好的建筑,必然是当地的学堂。 如果学堂没有建好,那么官府就用旧房子办公。 马车从军用码头出发,近卫队在前面开路,队伍沿着复兴大道向广州城的西边行进。 广州大学堂建在越秀山边上。 董良坐在马车上,透过窗户能够看到右边的商行。 这些商行大都是两三层楼,上面垂直挂着招牌。 “某某记” 、“某某号” ,这是华商流行的起名特点。 还有一些比如民心公司、为华公司等则是官办的新式公司,一般由商部或者地方上的商务厅管理。 在经营上采用独立经营的方式。 快要走到道路尽头的时候一栋大概有五六层的高楼非常显眼。 这栋楼上还有一个七八层高的钟塔。 远远的看去就像是一个显眼包。 “在粤华公司前面停一下。” 董良突然说道。 此时正是上午的十点多,公司门口进出办事的人很多。 粤华是官民合办的超大型公司,业务涉及到了矿业、钢铁、机械加工、进出口贸易、航运、造船、纺织、食品加工等几乎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 公司的下属工厂和分公司就有上百家。 一年多以来,粤华以惊人的速度在扩张。 车队突然停了下来。 王资雨知道元首要去粤华。 他赶紧跑到董良的马车前面。 已经有省府的官员先一步进了公司。 公司里的主管一听是元首来了,顿时一阵手忙脚乱。 这家公司的经营由董事会任命的大掌柜负责。 但是官府也会派出监事负责监督。 同时商部和户部还会每年派人前来审计。 “欢迎元首。” 公司的高层一路小跑到楼下迎接董良。 “你们辛苦了,大家各忙各的,把我当做一个路过参观的游客就可以了。” 董良面带微笑与众人亲切地握手。 就连躲在人群后面的前台小妹,他都很客气地打了个招呼。 这充分反应了他亲民的一面。 当然了,董良可以这么说,那些人却不可能这么做。 公司的大掌柜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留着山羊胡子,穿着一身褐色的长衫,锦缎面料的夹袄,上面都是铜钱图案。 他的身材修长,看起来非常精明干练的样子。 这人始终跟在董良的身后。 “元首,您既然来了,就到咱们的产品展示厅看看吧。” 一般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展示厅。 主要是向客户介绍自己公司的实力,还有自己的特色商品。喜欢怒海覆清1852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怒海覆清1852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