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动员几乎在东番岛的每一个县发动。 在安平城则尤为热闹。就连少年班的孩子们都走上了接头去给百姓们宣讲动员。 城内的青壮没有用动员,就自己主动找到民兵队长要求报名参加守城。 在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是一个生产大队对应一个民兵中队,农村的自然村落更加方便民兵的组织。 而在城内,情况要复杂一些,董良的方案是模仿后世的街道办,以坊、市为单位管理城内的居民,有些大的工厂附属的居住区,还会以工厂为管理单位。 然后在这些基本单位内部根据青壮的人数设立一到若干个民兵中队。 平时这些民兵中队只有一个空壳子。 每个月训练的时候会集中一次,然后就是因为某些突发事件的临时召集。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就如同现在一般。 当数据被汇总到董良的手中之时,他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爆兵的速度那么快。 整个东番岛上一共组织了八百多个中队的民兵,总兵力将近十万人。 这种快速爆兵的感觉真的很爽。 太平军的几十万大军估计就是这么来的吧。 不过董良很清楚,这些民兵平时都是主要的劳动力。太平军就是爆兵太快,破坏了地方上的生产, 这次动员对华族的生产将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在董良这次提前跟苏文灿购买了一大批粮食,要不然光是这些民兵参加行动的粮食补贴都发不出来。 民兵参加行动,没有饷银就罢了,但是官府总要管饭吧。 苏达带着几个同学,手中拿着铁皮做成的扩音器,站在街市的一角,向过往的百姓宣扬洋人的残暴和护卫军保护百姓的决心。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他们的面前还放着一个捐款的木头箱子。 卓浪拿着毛笔坐在一张小桌子后面,他的身旁是尚泰王,捐款的人可以将名字自愿登记在功德簿上。 他们以班级的名义募捐,这些钱会用来给伤亡的战士发放抚恤。 赵国栋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些孩子的表演,似乎非常新鲜。 “华族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是华族的主人,东番岛是我们的家,强盗来了自己家,咱们难道还不拿起家中趁手的兵器起来反抗吗?” 这话在苏达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建立一个所有华族百姓共同的华族,这是董良一直挂在嘴上的。 赵国栋跟着董良的时间还不长。 还需要时间去接受这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观点。 董良出去视察,赵国栋请了半天假,准备回家中看看。 自从毛遂自荐担任这个起居郎,赵国栋已经多日未回家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记录董良每天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说了哪些话。 好在书房的事情还是杨瑛瑛来负责。 对于董良将自己的寡嫂留在身边做事儿,赵国栋一开始也颇为不满。 他还威胁董良会将此事记录下来。 董良毫不在意,让赵国栋尽管记录。 不过赵国栋渐渐发现,这个杨瑛瑛确实颇有才华,言谈中对经史子集了熟于心,而且还写得一首漂亮的小楷,让他自愧不如。 而且杨瑛瑛打理的书房整齐有序。 赵国栋看了,至少他是做不到这样的程度的。 于是他将起居注中的“寡嫂杨瑛瑛”改成了同安才女“杨瑛瑛”。 有时候董良出去,或者是在书房写东西,都是杨瑛瑛陪伴。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完了,杨瑛瑛会将董良做的事情告诉赵国栋。 有时候,她还会将董良写的手稿拿给赵国栋抄录。 这让赵国栋非常感激。 他做的事情,现在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赵国栋相信,百年之后的人们会感激他今天做了这些事情,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让后世华族的史学家能够了解到一个真实的董良,也为后董良时代的华族发展有了重要的参照。 而且董良说的很清楚了,担任起居郎,不可改为他职。 也就是说赵国栋的职业生涯就此断了。 这也是考虑到起居郎跟在自己的身边,知道的事情太多。 如果要是还可以升官的话,那么很容易就会起了坏心思。 赵国栋知道,台上的那个少年名叫苏达,是元首的得意门生。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位年轻的元首精力非常充沛,每天刚过寅时就起床,那时候天刚蒙蒙亮。 他会跟着教导队员一起沿着城墙根晨跑。 晨跑半小时之后,跟战士们一起吃早饭。 随后赶到少年班给他带的学生上一堂课。 接下来还要到公署官员的短训班上课。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午他还要抽出一个小时处理公务。看书喇 吃中饭的时候,也要听取赵烈文在一帮汇报工作。 下午的时间,他正常要去一趟工坊,每天去的地方不同。 有时候他会到工坊中帮忙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有时候,他纯粹就是去看看。华族总部搬来之后,随之一起搬来的还有一些工坊。 塔读@^> 赵国栋已经反复读了两边,很多内容打破了赵国栋的认知。 正是这本书渐渐改变了赵国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过去几百年时间,理学的发展,并没有给这个民族带来明显的进步。 反而是为大家钩织了一个谎言。 包括皇帝在内都以为自己生活在天朝上国,除了中土以外的地方都是化外蛮荒之地。 正是因为如此,华族变得没有进取之心,陷入到了持续循环的内斗之中。 他从人群中走了出去,一身布衣,平凡的长相,让他在街道上很不起眼。 他来到了城市东北角的安定坊,他的家就在这里。 赵国栋的家不大,只有一个小院子,正房三间以及两间厢房。 “咦,当家的,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元首府不要你了?”一个身材瘦小,嘴巴尖尖,但是看起来非常干练的妇人帮他打开了门。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你这妇人说什么呢,为夫现在是华族命官,元首身边的近臣,谁能赶我走,就是元首都不能。”妇人有些奇怪,赵国栋今日里说话比以往更有底气了。 “你就空手回来啊。家里已经要揭不开锅了。”妇人转移话题,声调了提起来几分。 “先给我沏壶茶。”赵国栋没管妇人,径直向正厅走去。喜欢怒海覆清1852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怒海覆清1852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