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觉得该怎么办?”董良皱了一下眉头,对西山润一卖关子有些不悦。 西山润一只是想在自己的主子面前卖弄一下自己对幕府高层的了解。 却忘记了董良是个非常注重效率的人。 “元首,阿布其实在性格上有些懦弱保守,元首只要给他施加一定的压力,他绝对不会在萨摩藩之事上继续纠缠。在他的眼中,幕府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德川家庆的身体一直不好,这两年他们一直在关注立嗣的事情,这个时候他们不会愿意跟我们起冲突。”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将舰队开到江户湾去走一趟喽。”董良道。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是的,元首,他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这件事情,你来负责与郑源接洽。以后你就做元首府的扶桑事务顾问,全权负责对扶桑方向的事务。”董良给了西山润一一个他没有听说过的官职。 不过这已经让西山润一感动得无以复加,他做梦都想成为一名华族的官员。 平民出身的他,无论多么的努力都只能帮助萨摩家看守这个偏远之地的种植园。 而在元首这里他却这么快就成为一名官员。 士为知己者死,西山润一原本已经准备好做一辈子元首府的奴仆。 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够出头。 跟着元首后面混果然是一件有前途的事情。 那么他现在至少应该算是“士”了吧。 “西山谢过元首。”西山润一双膝跪坐,上身匍匐在地。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好了,你起来吧,以后在人前将腰杆子挺起来,你不是也拿了华族的公民证了嘛,华族的公民一律平等。”董良道。m “是,元首。”西山润一赶紧从地上爬了起来。 “元首,西山想要改为华族姓氏,还请元首赐予。”西山润一躬身请求道。 董良是知道的,扶桑人以被赐姓为荣耀。 “其实你将西山作为复姓也是可以的,既然你想要改,也没问题,你之一族以后就姓钟吧,钟与忠谐音,以后记得忠于华族,如此你的家族将兴旺不衰。” 董良很清楚西山润一的小心思。 让他姓西山,以后别人还是会将他当做扶桑人,只有赐一个华族常用的姓氏,他才会放心。 “是,钟润一谢过元首。” 钟润一弓着腰退出了董良的办公室。 萨摩的这件事情只能向后拖延一端时间。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以幕府的效率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萨摩动手。 要知道萨摩可是远在九州岛,在幕府看来那里已经是南方蛮荒了。 就跟首都在京城的满清政府要对琼州府动手一样。 钟润一走后,杨瑛瑛才从新走了进来。 她看向沿着走廊逐渐走远的钟润一道:“小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瑛瑛觉得扶桑人还是不能轻信,大明年间倭寇横行,对我东南沿海造成几十年的伤害……” 杨瑛瑛到底是福建长大的娃子,从小看过很多抗倭的书籍。 同大多数东南沿海居民一般,她也不喜欢扶桑人。 “大嫂,是不是一条心,有时候跟族类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当年大明的倭乱,起因实际上是禁海,倭寇的头目很多都是大海商,那些人中也有大明人,倭寇中的扶桑人像是雇佣军,当然也有些在扶桑内乱中战败的流浪势力。” “所以说引起心异的,往往不是族类,而是利益。利益一致了,族类不同也可以万众一心。利益矛盾严重的情况下,同一族类,自相残杀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比如后世的美国,虽然他们是移民国家,但是在对外称霸上,其内部是一致的,因为那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董良的分析让杨瑛瑛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种观点从来没有在前人的书籍中看到过。 不过董良所说的大明海商领导倭寇还需要证实。 “大嫂,大可以放心,只要保护华族安全的护卫军以汉人为主,那么我们华族就乱不起来,汉族的核心作用就能够延续下去。归根结底还是要拿人口说话,整个满清十之八九都是汉人,因此我才敢创立华族,将百族融合,共抗西夷。” 董良知道杨瑛瑛只是提醒自己,不希望自己出岔子。 自己的大嫂愿意主动为自己考虑,是值得鼓励的事情。 “后天你又要出征了,要不要明天回去看一下阿母。对了,娇娇今天回到少年班了,只不过你今天没有去给他们上课。” “哦,这丫头终于肯回来上课啦。不知道阿母用了什么办法?”董良笑道。 “定是家里的农活太累人了……”杨瑛瑛笑道,又觉得编排自己的小姑子不大好,赶紧停了下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半夜,董良照例码字。 首发:塔>-读小说 杨瑛瑛将最近陈得利送回来的情报又梳理了一边,以供董良参考。 第二天一早,董良跑回华强大队一趟,就当是晨跑了。 不过他到哪里,后面都跟着长长的一队荷枪实弹的教导队员。 回去的路上正好遇到背着帆布书包去上学的娇娇。 “二哥!”娇娇在老远的距离就看到自己的二哥,踮起脚尖挥着手喊道。 头顶的两根麻花辫子都跟着甩动了起来。 “娇娇,大嫂做了蒸饺,你记得去吃。”董良挥着手说道。 少年班的学堂就放在上原别墅。 听了董良的话,娇娇的脚步明显快了几分,也不知是急着上课去,还是急着吃东西。 回到家中,董母已经去了田中。 董良又向农田跑去。 董家的五亩田正在插秧,田中十几个人排成了一排弓着腰,插一下秧苗后退一部,亦步亦趋的样子非常有节奏感。 加上岛上的晨雾,远处碧绿的丛林,好一幅田园山水画。 “呀,良子,你怎么回来了啊?”这么大一队人过来,田中的农人自然都抬头看去,董母也看到了自己的儿子。 “阿母,对不起最近都没来看您,这是咱们家的田吗?”董良问道。 他有些惭愧,家人过来之后,他都没有怎么陪伴过。 “是的呢,今天插秧,老乡都来帮忙,半天就能完成了。”董母知道自己的儿子现在做大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儿子添麻烦。 在上原别墅呆了几天,她就主动要搬出来住,就是不想儿子分心。 董良脱掉鞋子,卷起裤管带着教导队员一起下了田。 这么多人不到一会儿功夫就能将这五亩地给插好了。 首发:塔>-读小说 “阿母,咱们田里面用了鸟粪肥了吧?”董良躬身在母亲的边上插秧,顺便跟母亲聊几句。 “是啊,你闻这水里可还有味儿呢,你怎么将那些兵娃子都带下来了,一会儿回去还要洗澡换衣服吼。”董母埋怨道。 “不妨事的,阿母,他们哪个不是农家汉子出身?” “阿良,大队里的人都说这肥料好,这一季的收成一定不赖。” 董母没有别的特长,就会种地。 不过她这样也帮了董良很大的忙。 大家看到董良的母亲都亲自参加劳动,哪里还有人会偷懒呢?喜欢怒海覆清1852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怒海覆清1852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