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6章 仓库爆炸
说起毒气弹,就不得不提臭名昭著的***部队。
他们进行细菌感染、活体解剖等残忍实验,研究鼠疫、霍乱等细菌的研究和传播。
他们将细菌的研究成果共享给陆军化学兵学校、第***部队、第***部队等,让这些部队专门从事化学武器的研究、生产和使用。
他们开发细菌武器,并在侵华战争中多次对华国军民使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如1938年晋南战役中,日军视国际公约为废纸,两天内倾泻了超过一万枚毒气弹,毒烟笼罩了长达三千米的战线。
1939年南昌会站,日军在十分钟内向第九战区守军倾泻了三千余枚毒气弹,并在12公里宽的战线上释放了超过一万五千枚毒气筒,毒雾随风扩散,笼罩了2公里纵深的防御工事。
如1942年河北定县,日军屠杀百姓,后又对隐藏起来的百姓们投入毒气弹,使得藏在地道里的百姓集体死亡。
等等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可以说,在毒气弹研究出来之后,日军对华国战争中就没断过毒气弹的使用。
在八年的侵华战争中,对华国军民使用毒气弹的次数超过两千余次!
一直到现在,日军在明知道穷途末路的时候,依旧没有停止过对毒气弹的使用,部分疯狂的部队反而加大了毒气弹的使用。
这里储存了这么多的毒气弹,用屁股想也知道,肯定不是放在这里看的。
可他现在头疼的是,他该怎么处理这些毒气弹呢??
将这些毒气弹装走?
这批毒气弹可不少,若是要装这些毒气弹,他就必然要放弃不少的武器装备,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关键是,华国政府始终坚持反对使用化学武器,在整个抗战历程中也不是没有缴获过生化武器,但却从未对日军使用过。
就算将这些毒气弹装回去,他总不能拿这些生化武器给领袖当回礼吧?
可若不拿走,小鬼子肯定要把这些生化武器给投入到战场上去,如此一来,又得有多少的华国军民被残害?
此时的曹魏达可谓是左右为难,苦笑的使劲挠了挠头,
“我特么还不如没发现呢.”
“哎,要不是国际地位太低,搁我这暴脾气,缴获了毒气弹直接全投到小鬼子的头上去,让他们也尝尝毒气弹的滋味儿!”
“妈的,别人肆无忌惮的往咱头上扔屎,咱却只能干瞪眼看着,真是想想都憋屈!”
没办法,谁让华国疾弱呢,光头可不会管死了多少军民,他只在乎他在国际上的形象,好获得更多的援助。
你看,我都被欺负成这样了,都还依旧履行国际公约,我多听话多可怜,你们不得可怜可怜我?
啧,不行,不能想了,画面感太强。
回归现实的他一时犯了难,这里不同以往的个人宅院,他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一趟搬不完还能来第二趟。
他只要出去了,再想进来,那就是天方夜谭!
关键他下次也不敢故技重施了,小鬼子就是再沙雕,也不会再让他有机会得逞了。
他的脑筋疯狂转动,思索着两全其美的办法。
突然,他的脑海中灵光一闪,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我真是脑壳有病,干嘛非得带走啊,我直接炸了不就行了!”
“几颗定时炸弹的事,还非得废脑细胞想这些有的没的!”
“不炸了它,留着它杀害华国军民啊?”
定时炸弹听着挺高端的,但其实只要知道一些军用知识,基本都可以复刻出来。
利用闹钟、怀表等机械钟表的齿轮传动结构,将指针或者发条与激发装置连接。
当指针走到预设时间时,触发杠杆或者撞针,撞击雷管引发爆炸,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材料易获取,操作相对简单,也是曹魏达现在最优的选择。
而很凑巧的是,这里是小鬼子的军火库,这些东西除了闹钟别的什么都不缺,而恰巧,曹魏达又知道该怎么做定时炸弹.
至于闹钟,也很好搞定,他还真不信这里的人没有闹钟或者怀表。
撂下毒气弹,曹魏达加快了搜寻的速度。
很快,他又发现了好东西,m1941半自动狙击步枪,还配备2.5-4倍的瞄准镜!
这枪或许很多人不熟悉,但说个电视剧里的场面大概就知道了,《我的兄弟是顺溜》里,顺溜缴获的那杆枪就是m1941半自动狙击步枪。
该枪是由米国生产,发射7.62毫米口径子弹,弹仓可容纳10发步枪弹。
在战场上,若是有几个枪法好的狙击手配上这种枪,在没有炮火覆盖的情况下,对敌方的重火力点可以做到有效的打击压制!
这可是好东西,直接收了!
就是可惜,一共才五箱,一箱才十五只,数量少了点。
之后又发现了三台电台,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三门九四式75毫米山炮,也直接给塞进了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