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火星法庭,祁庭摆烂 伊文思看了看赵天霖,皱了皱眉:“你不是负责看着祁庭吗?” 赵天霖神情凝重,语气低沉:“是的,但祁庭已经崩溃了。他一直在试图推翻自己面壁者的身份。” “他只是在表演。他不是真的崩溃。” 赵天霖微微摇头:“他是主曾经帮助过的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伊文思的眼神一暗,“主帮助过他,就已经证明了他的特殊性。你有没有想过,他可能是最能够威胁到主的敌人?” 赵天霖沉默了片刻,低头思索。 他依旧没有看到祁庭的特殊之处,唯一清楚的是,祁庭只是未来史学的教授。 可是,他心里有种隐隐的不安,真正的威胁可能是自己的姐姐,赵佩珊。 他担心,若赵佩珊受到了某些启发,她可能会做出对主不利的决定。 不过两个人都会是赵天霖的观察对象,事关赛奇的大事,赵天霖不能有一丝马虎。 伊文思见状,轻声说道:“赞美我主。” 赵天霖抬起头,眼神坚定,回了一句:“赞美赛奇。” 伊文思没有再说话,转身离开了。 在面对人类的面壁计划时,赞美教会有着对应的破壁人。 两者的较量,依然在进行中。 伊文思的教徒在暗中越来越多了。 北欧,庄园里。 祁庭躺在宽大的沙发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他的生活早已变得毫无意义。 他试图摆脱自己的面壁者身份,却无论说什么都被认为是面壁者计划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盯着他,等待着他的一举一动,仿佛他真的是唯一能拯救人类的关键。 他最终选择了摆烂。 去了北欧的一座私人庄园,那里空气清新,风景如画。 他开始整天散步,看看书,品尝各国美食。日复一日,生活像一潭死水,没有波澜。 然而,即便他这么做,也无法摆脱外界的关注。 他每天被一群特种兵和保镖紧紧包围。 无论走到哪里,总有目光注视着他。 祁庭心里早已厌倦,但也没有办法反抗。 唯一一个不让他感到烦躁的人,是行星防御局的副局长,张康。 张康被临时调到祁庭身边,负责他的安保工作。 此时,张康的所有工作都被搁置,毫不犹豫地投身到这个任务中。 尽管他心里明白自己的职责,他也感到一丝无奈。 此刻,全球的焦点只在祁庭身上,而他,只能默默地守护着他。 祁庭有时会在庄园的阳台上,看着远处的湖面发呆。 就在这一天,蓝星的火箭成功升空,飞船将一颗新的卫星送入轨道。 蓝星与火星之间的通讯终于恢复了。 社交平台上瞬间涌入了大量信息,蓝星与火星的居民开始交流彼此的近况。 与此同时,火星法院内,审判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被审判的八个人,都是AP2099号飞船上的幸存者。 他们分别是:船长布莱克、副船长斯塔尔、驾驶员乔尔、大副比利、医生彼得斯、威尔博士、修理工组长和技术员组长。 每个人都交代了当时的情况,除了医生彼得斯,都没有透露会议的完整内容。 其他七人都表示,装备宏原子是为了自保。 而彼得斯则说出了不同的真相,直言是因为威尔的极限战争理论,促使了当时的投票。 她的坦白,瞬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威尔觉得自己为了自保也没有错,而且他们的飞船也不是第一个开火的飞船。 这一点飞船的记录仪是可以作证的。 此时,彼得斯在法庭现场开始忏悔。 祁庭正在通过视频直播观看这一切。 他注视着彼得斯的发言,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当他听到威尔的名字时,立刻认出了他——威尔是未来史学派的人。 祁庭沉默片刻,开始回想威尔的理论。 所谓“极限战争理论”,是在迷雾事件后,威尔在自己建立的一个模型上的推演。 这个模型基于猜疑链、技术不对等以及双方信息极少的前提下提出的结论。 简而言之,理论的核心是:当遇到一个未知的对手时,最合理的做法是“斩尽杀绝”。 祁庭的思绪开始紊乱。 他想到了当前的人类局势,开始疑惑:是否人类已经被“斩尽杀绝”? 如果封锁了基础物理,是否意味着人类已经被限制在一个封闭的“羊圈”里? 他脑中忽然闪过一个想法——如果那十七艘未返航的飞船代表的是宇宙社会,那么“抬枪的瞬间”是否意味着暴露自己意图的瞬间? 祁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所有的疑问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他无从理清。 他的目光停留在屏幕上,陷入了沉默的沉思。 与此同时,赵佩珊的思绪也在奔腾。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想起了父亲赵东常常提起的打猎往事。 父亲曾说:“每次只能打三头野猪。这样才能保证狩猎区的野猪种群维持在增长的最佳位置。” 那时,赵佩珊并不完全理解父亲的用意,但现在她明白了——平衡,始终是最重要的。 她的思绪很快回到当下,转向了人类的命运。 整个局势越来越复杂,她的内心充满了迷茫和不安。 突然,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沉思。 “局长,”助手进来了,神情紧张,“那台人形机器人,好像出了什么问题,它一直在重复一个话。”助手的话让赵佩珊的心头一紧。 “重复什么?”赵佩珊冷静地问。 助手回答:“它一直说‘我要见赵佩珊,我要见赵佩珊……’” 赵佩珊的眼神凝固。她走到门口,见到那个机器人时,立刻认出了它——它是“鑫”。 赵佩珊回忆起自己的硕博时期,那时她被特招进了预备战略局,导师正是迟鑫华。 迟鑫华的顶级科学家,这个负责培训赵佩珊,可以有更深刻的科学认识。 迟鑫华曾告诉她:“如果你看到这台机器人,那么我已经死了。但它所带来的任务,是最重要的。” 她记得那时的导师无比严肃,似乎早已预见到某种不可避免的结局。 迟鑫华认为自己的科学是可以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 而且,他怀疑自己的量子科学是超距离空间旅行的关键科学。 事实上,他都猜对了。喜欢脑虫:寄生控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脑虫:寄生控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