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锡亦在郴州战败,见忠贞营退向广西,深感大势已去,率亲军一千余人,走镇峡关退入广西。
曹志建受宗室朱谋烈的挑拨,认定堵胤锡来镇峡关是为忠贞营作内应,好夺取自己的地盘。当晚,曹志建率兵包围堵胤锡,将其一千军士全部坑杀。他妄图加害堵胤锡父子,但又投鼠忌器,把堵氏羁押在镇峡关。惠延年为曹志建麾下大将,颇为正直,私自释放堵胤锡。不过,在朝廷中争议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当属孙可望请封秦王事件。
大西军在云南站稳了脚跟,行政奇才孙可望抚民有术,“以云南一隅之地,兵精粮足,欲图大举,以复中原”。
放眼全国,大西军已是实力最强的抗清力量。但其内部,却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病根:缺少一个领导核心。
张献忠死时没有儿子,也没有指定继承人。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将军都是张献忠的义子,理论上地位平等。
艾能奇战死后,李定国、刘文秀以“西府”、“南府”自居,对孙可望并不买账。为了名正言顺地节制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决定奉永历朝为正朔,向朱由榔请封爵位。
永历三年二月,孙可望派杨畏知、龚彝二人出使肇庆,向朱由榔请封王爵。他的胃口很大,一开口就要“秦王”。
……
这些事件势必深刻影响时局,也将对赤军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丹初一返回桂林,立即召集情报局骨干,详细了解当前的形势。
忠贞营在两广交界处徘徊不定,无疑将对赤军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丹初对此最为关心,问道:“老冯,你们说陈邦傅已派人秘密联络李赤心,此事可有根据?”
情报局长冯加礼说道:“虽无实证,但已八九不离十。我军夺据南宁,驱逐泗城胡执恭,已与陈邦傅彻底翻脸。他想引李赤心为奥援,好对付我军。忠贞营一直流寓不定,李赤心亦想找块安稳的地方。”
“嗯,”岑丹初沉吟道,陷入了沉思。
历史上,陈邦傅为争夺南宁,引李赤心南下剿杀徐彪。李赤心占领南宁后,与陈邦傅渐生龃龉。陈邦傅为对付李赤心,又结好于孙可望。
逢此乱世,勋镇为了自保,为了争夺权利,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陈邦傅敢结交李赤心,李赤心也就敢与赤军争夺南宁。
“忠贞营的动向,打听清楚了吗?”
冯加礼胸有成竹,说道:“十有八九要进广西。忠贞营驻扎在两广交界处,朝廷惊疑,派戎政尚书刘远生驰谕其军,令其不得扰行在。梧州守军也派兵阻止忠贞营西向,忠贞营已是进退两难。
“堵胤锡倒是不识时务,上书朝廷,请安置忠贞营于广东某地。东勋交章驳斥,李元胤声称‘我辈作鞑子时,渠不来复广东,今反正后,乃来争广东乎?且皇上在此,他来何为?’”
“嗯,”丹初沉吟道:“东勋兵马强壮,把持朝政,在广东盘踞已久。李赤心初来乍到,必不敢挑衅东勋,不会进入广东。忠贞营非广东即广西,广东既不可得,进军广西当无疑矣。”
“这?”冯加礼眉头紧皱,忧愁不已。他也是陕北老卒,早年与农民军征战经年,深知农民军的厉害。李赤心是李自成的侄子,也是大顺军的继承人,他率忠贞营来广西,势必与赤军发生冲突。思来想去,这决非好事。
丹初却看得很开,笑道:“老冯,别怕。你我都是陕西人,与李赤心、高必正还是同乡哩。这忠贞营虚有其表,其实已经穷途末路。李赤心敢来广西争夺地盘,我就吃定了忠贞营。”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