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95章 高湛纵欲失纲纪 宝应负隅抗天朝

第195章 高湛纵欲失纲纪 宝应负隅抗天朝(1 / 1)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孤单的时候,夜晚就显得特别漫长; 而快乐的时候,时间却过得飞快。” 高湛和李氏这一晚放纵荒唐,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高湛不得不赶紧起床,去上朝处理政务。 但从那以后,他就经常往昭信宫跑,和李氏继续这段见不得人的私情。 李氏既然已经失了贞洁,索性破罐子破摔,任由高湛摆布。 两人多次缠绵,没想到李氏竟然悄悄怀孕了。 她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心里百感交集,但也只能无奈叹气:“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还能怎么办呢?” 然而,胡皇后却耐不住寂寞。每次高湛去昭信宫,她就另找新欢。 这人是谁呢? 正是给事和士开。和士开长得英俊潇洒,又擅长握槊(一种游戏)和弹琵琶,早在高湛还是长广王的时候,就已经在他身边做事。 如今高湛当了皇帝,和士开更是春风得意,升了官。 胡皇后见他风度翩翩,心里早就动了心思。 有一天,胡皇后叫来心腹宫女,低声吩咐:“去,悄悄把和士开带进来。” 宫女吓了一跳:“娘娘,这……要是被陛下知道了……” 胡皇后冷笑一声:“他既然敢做那些龌龊事,我又何必独守空房?” 当天晚上,和士开被带进了内殿。 他见胡皇后眼神含情,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跪下行礼:“臣参见娘娘。” 胡皇后轻轻抬手:“免礼。听说你琵琶弹得不错,不如给本宫弹一曲?” 和士开微微一笑:“能为娘娘解闷,是臣的荣幸。” 他手指轻轻拨动琴弦,乐声婉转动人,胡皇后听得入迷,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意。 一曲终了,她柔声说道:“士开,你可真是个妙人。” 和士开善于察言观色,立刻凑近讨好:“娘娘若喜欢,臣愿意天天陪在您身边。” 胡皇后掩嘴一笑:“那咱们可说定了。” 从此,和士开就成了胡皇后的心腹宠臣。 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哄得胡皇后心花怒放。 有一天,两人欢好之后,胡皇后靠在他怀里,娇声问道:“士开,你可愿意和本宫长相厮守?” 和士开立刻发誓:“娘娘放心,臣这一生只忠于您一人。” 胡皇后满意地笑了:“好,那咱们就做一对长久的夫妻。” 可怜高湛只顾沉迷于李氏的美色,却不知道自己的皇后早已和别人私通。 这,就是他的报应。 高湛对朝堂上的暗流涌动毫无察觉。 他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胡皇后会追究他“盗嫂”(与嫂子私通)的丑事,于是整天变着法子讨好皇后。 这天,胡皇后梳妆时,突然感叹道:“陛下可知道,和士开这人最是忠心? 上次您生病,他日夜伺候汤药,连臣妾都自愧不如。” 高湛正在给她画眉,听到这话,手上一顿:“爱卿说得对,朕明天就升他做黄门侍郎。” 胡皇后哪里是在夸人忠心? 分明是借机提拔情夫。可怜高湛被蒙在鼓里,还以为妻子是在为朝廷推荐贤才。 不久后,胡皇后生下皇子高纬,立刻被立为太子。 此时,平秦王高归彦仗着自己既是宰相又是大将军的身份,在朝廷里横行霸道,目中无人。 三位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这天便一起进宫面见皇帝。 在御书房里,高元海第一个开口告状:“高归彦在尚书省大闹公堂,昨天竟然当众撕毁奏章!” 毕义云紧接着补充:“他府上私藏了三百套盔甲兵器,恐怕有造反的野心。” 高乾和说得更直接:“这个祸害不除掉,将来必定酿成大祸!” 高湛把玩着手中的玉佩,突然冷笑一声:“你们说得这么严重,该不会是......” 话还没说完,太监进来禀报说和士开求见。 果然第二天上朝时,高归彦就被贬为冀州刺史。 高元海等人正想乘胜追击,弹劾和士开,没想到他们的密谋早就被人泄露了。 “陛下明鉴,”和士开在偏殿奉茶时轻声说道,“那几位大人最近经常在毕大人府上聚会呢......” 他故意话说一半,茶杯在桌上轻轻一放,发出清脆的响声。 高湛眼神一凛:“爱卿的意思是......” 这招以退为进真是高明! 和士开告状的方式很刁钻,不说自己被人诬陷,反而咬定对方结党营私。 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比写万言奏章还管用。 没过几天,高元海突然被调任闲职,高乾和更是遭到严厉训斥。 毕义云最机灵,连夜给皇帝宠妃送去两箱南海珍珠,总算捞到兖州刺史这个肥差。 最不甘心的就是高归彦。 他在冀州日夜谋划:“等皇帝去晋阳巡游的时候,我就......” 可偏偏赶上娄太后去世,整个邺城戒严一百天,宫门处挂满白幡,像雪浪一样飘动。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讽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归彦就像一只困在蜘蛛网里的飞蛾,明明看到出路,却被突如其来的国丧绊住了手脚。 这位失势的亲王望着邺城方向,最后只能把密信扔进火盆。 跳动的火光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最终化作一声长叹:“等着瞧吧......” 说到这里,不得不追忆娄太后的往事。 娄太后从春天开始卧病在床,但怪事不断发生。 她的衣服会无缘无故自己飘起来,好像有风吹过,可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哪来的风呢? 巫婆掐指一算,说这是不祥之兆,得改姓避祸。 于是娄太后改姓石氏。 可这个办法终究没能救她的命,拖到初夏,她还是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 太后一生生了六个儿子、两个女儿,个个来历不凡——都是“梦”来的。 “你们知道吗? 我怀高澄的时候,梦见一条龙被斩断了!” 娄太后曾经对身边的宫女们说。 宫女们面面相觑,小声议论:“断龙? 这梦可不吉利啊......” 太后却笑了:“可后来呢? 高澄虽然没当上皇帝,却权倾朝野,差点就坐上龙椅了。” 怀高洋时,她又梦见一条龙昂首挺胸,威风凛凛。 果然,高洋后来成了北齐的开国皇帝。 “那高演呢?” 有宫女好奇地问。“演儿啊,我梦到龙趴在地上,像是在等待时机。” 太后回忆道。后来高演确实当了皇帝,可惜命不长。 至于高湛,她梦见龙在海里洗澡,翻腾自如。 高湛最终也坐上了皇位。 两个女儿也不简单,都是“梦见月亮掉进怀里”才怀上的,生来就带着贵气。 唯独襄城王高清和博陵王高济,做的梦就寒酸多了——太后梦见老鼠钻进了衣服下摆。 “唉,这俩孩子,怕是福薄啊......” 太后曾经叹息道。 果然,高清早逝,高济后来也没落得好下场。 而高澄、高洋、高演、高湛,个个都当了皇帝。 一个母亲生了四个皇帝,真是千古奇事! 太后还在世时,邺城流传着一首童谣:“九龙母死不守孝。” 这童谣像一阵阴风,吹得人心惶惶。 果然,太后一死,高湛这个做儿子的,竟连孝服都不穿。 他依旧穿着大红袍子,大摇大摆地登上三台,设宴饮酒作乐。 宫人小心翼翼地捧来白袍,低声劝道:“陛下,按礼制……” 高湛不等他说完,一把抓过白袍,狠狠扔到台下,怒喝道:“滚!” 和士开站在一旁,见势不妙,硬着头皮劝道:“陛下,国丧期间,不如……” 话未说完,高湛抄起酒杯就砸过去,骂道:“你也敢多嘴!” 和士开捂着额头退下,心里暗叹:“这回真是自讨苦吃。” 高湛排行第九,正应了童谣里的“九龙”。 后来,他虽然追谥太后为武明皇后,将她合葬于义平陵,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高归彦谋反失败后,仍不死心,暗中派人打探邺城动向。 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郎中令吕思礼察觉后,立刻向皇帝高湛告发。 高湛大怒,当即下令:“大司马段韶、司空娄叡,即刻发兵讨贼!” 段韶和娄叡率军直逼城下,高归彦见势不妙,亲自登上城楼。 他扯着嗓子喊道:“孝昭皇帝驾崩时,百万大军皆由我掌控! 若我真有异心,当初何必迎立陛下? 如今不过是高元海、毕义云、高乾和这三个小人蒙蔽圣听,陷害忠良! 只要陛下杀了他们,我甘愿自刎谢罪!” 段韶冷笑一声,对身旁副将道:“谋逆之人,还敢狡辩?” 随即挥手:“攻城!” 城内早已人心涣散。 原来,高归彦性情暴戾,长史宇文仲鸾、司马李祖挹、别驾陈季琚等人因与他意见不合,全被他杀害。 士兵和百姓对他又恨又怕,哪里肯卖命守城? 眼见大势已去,高归彦咬牙道:“罢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他丢下军队,独自向北逃窜。 可天网恢恢,他刚到交津,身边只剩一匹马、一个人。 段韶派出的追兵如影随形,转眼就将他生擒,五花大绑押回邺都。 朝堂上,众臣一致议定——死罪! 行刑当日,都督刘桃枝押着高归彦游街示众。 街道两旁,百姓指指点点,有人叹息,有人唾骂。 高归彦面如死灰,再无往日威风。 鼓声一响,刽子手手起刀落。 他的十五个子孙,也未能幸免,全被处死。 高湛把归彦杀了以后,变得更加荒淫残暴。 他和皇嫂李氏有了不正当关系,李氏都怀孕快生了。 这时候,太原王绍德来见李氏,却被李氏拒之门外。 绍德是高洋的二儿子,他亲妈就是李氏。 绍德听说妈妈不见他,心里那叫一个烦闷,忍不住嘟囔道:“我也明白咋回事,不就是我妈肚子大了,不好意思见我嘛。”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唉,家丑不可外扬,绍德这么说亲妈,实在是不该啊。 在当时的齐地,人们管母亲叫姑姑,也叫姊姊。 李氏听到绍德这话,又羞又气。 过了几天,李氏生下一个女儿。 她心里气不过,竟然让人把孩子给扔了。 高湛听说李氏把孩子扔了,那火一下子就冒起来了。 他手持佩刀,气冲冲地跑到昭信宫。 一见到李氏,他就怒目圆睁,大声叱责道:“你敢杀我的女儿? 那我就杀你的儿子!” 说完,他马上让手下人去把绍德叫来。 绍德没办法,只能跟着来了。 高湛等绍德来到跟前,二话不说,拿起刀环就朝绍德砸去。 刀环砸在身上,那是钻心地疼啊。 绍德实在忍不住这剧痛,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苦苦哀求道:“求求您,饶了我吧。” 高湛怒气冲冲,朝着面前的绍德大喝道:“你爹打我的时候,你咋不出声救我,现在还想活命?” 话还没说完,他又猛地朝绍德打了好几下。 这几下可真狠,绍德顿时血流满面,直接晕在了地上,不一会儿就没了气息。 这场景实在是惨不忍睹。 李氏看到儿子这般惨死,再怎么说也是骨肉相连,哪能不心疼呢。 她立刻放声大哭,那哭声撕心裂肺。 可高湛不但不同情,反而更加暴躁。 他恶狠狠地命令宫女,把李氏的衣服扒掉。 宫女们虽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很快李氏就袒胸露背地站在那里。 高湛这下更来劲了,拿起鞭子就往李氏身上抽。 一下又一下,大概抽了几十下。 李氏那原本雪白的肌肤,很快就被抽得红通通的,像天边的红云一样。 李氏疼得大声惨叫,这时候不禁让人想,与其受这样的屈辱,还不如之前就以死明志呢。 高湛抽了半天,手都酸麻了。 他看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李氏,怒气稍微消了点。 他把宫女叫过来,说道:“她要是死了,就算了; 要是没死,就把她赶到妙胜寺去当尼姑。” 说完,他就走了。 宫女们其实都不忍心看着李氏就这么死了。 等高湛走远了,她们赶紧过去施救。 李氏躺在地上,气息微弱,只有胸口还有点热气。 宫女们有的用急救的法子,有的赶紧去熬姜汤。 一番忙活之后,李氏竟然慢慢有了生气,眉毛和眼睛也开始动了动。 宫女们小心翼翼地把李氏抬到床上,细心照顾着她。 李氏这一躺就是两天两夜,才慢慢有了力气,能站起来了。 最后,宫女们用牛车把她送到了妙胜寺。 到了寺里,李氏被削去了头发,从此开始了修行的生活。 做了一年的假夫妻,到现在就这么结束了,真是让人觉得可惜啊! 这世间的缘分啊,有时候就像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 这一年,青州上表朝廷,说黄河、济水都变清澈了。 这明摆着就是在讨好皇上呢。 于是,高湛把大宁二年改成了河清元年。 齐国有个扬州刺史叫王琳,他好几次都请求出兵去南方打仗。 高湛本来都打算答应他,发兵南下了。 可尚书卢潜却再三劝阻。 而且啊,陈朝的皇帝还写了信过来,说要停战,让老百姓过过安稳日子。 高湛就找来散骑常侍崔赡,让他去南朝通好。 陈朝皇帝也派了使者来回访。 可王琳心里不乐意,还在那儿嘀咕。 高湛就把王琳调回了邺,让卢潜去做扬州刺史,还兼任行台尚书。 王琳不乐意地说:“我一心想着为国家开疆拓土,怎么就不让我出兵呢?” 卢潜劝他:“如今百姓渴望和平,停战才是长久之计啊。” 从这以后,两国开始互相修好,每年都有使者往来。 大家都带着礼物,以礼相待。 路上,使者们骑着马,带着书信和礼品,穿梭在江南江北之间。 有人说:“这和平的日子可真好啊,不用再打仗,老百姓也能安心过日子了。” 也有人感慨:“是啊,战争太残酷了,能这样和平相处多好。” 就这样,江南江北总算平静了七八年。 却说陈主蒨发现北周和北齐联合了,自己北方没啥可担忧的。 他心里琢磨,这下能腾出手干点别的事儿了。 于是,他派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去西南那边搞点军事行动。 在西南有个叫留异的家伙,以前是东阳太守。 这留异占据着一块地盘,心里头老是有二心。 陈武帝那会儿,为了拉拢留异,把自己女儿丰安公主嫁给了留异的儿子留贞臣。 还征召留异当南徐州刺史,可留异找借口拖着不去上任。 陈蒨继位之后呢,又任命留异当缙州刺史,还兼任东阳太守。 留异表面上应承着,暗地里还是脚踩两只船,在边境上加强防守。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廷对留异这事儿,已经忍了好几年。 现在有了机会,就决定出兵讨伐他。 为了把事儿办得更稳当,陈廷一边出兵,一边把江州刺史周迪、豫章太守周敷、闽州刺史陈宝应都召进京城。 周敷这人挺听话,接到命令就先到了京城。 陈主很高兴,给周敷加封了安西将军的头衔,还赏了女妓、金帛这些好东西。 然后让周敷回豫章去了。 可周迪就不乐意了,他接到诏书后,心里直犯嘀咕。 他觉得这陈主说不定有啥坏心思,就偷偷跟留异勾结到一块儿了。 周迪越想越觉得不安,干脆发兵去袭击周敷。 这事儿被周敷察觉到了,周敷提前做好了准备。 周迪这一去,吃了个大败仗,灰溜溜地跑回来了。 陈宝应呢,他是留异的女婿。 虽说陈主对陈宝应也不错,还让他入了皇家宗籍。 可这亲情有时候就是比君臣之情更重要。 陈宝应心里想:“我老丈人留异现在有难,我哪能不管呢。” 所以,不管陈主怎么召唤,陈宝应始终跟留异联合在一起,就是不肯入朝。 陈中庶子虞荔有个弟弟叫虞寄,流落在闽中。 虞荔向陈主请求,要把弟弟召到都城来。 这想法挺好,一家人团聚多好啊。 宝应这人呢,挺欣赏虞寄的才华,就把虞寄留了下来,不让他走。 虞寄心里明白局势,多次劝宝应,说:“宝应啊,你可不能这么干,得看清形势。” 但宝应根本不听。虞寄没办法,只好躲到东山寺里。 他对外假装说自己脚有毛病,关起门来不见客人。 过了不久,留异被侯安都打败了。 这一仗打得惨,留异的老婆孩子好多都被抓走了,就他和儿子贞臣逃出来,投靠了宝应。 你瞧,留异这一下子就落魄了。 还有周迪,在临川也没好下场。 陈的安右将军吴明彻、高州刺史黄、豫章太守周敷等人一起夹攻他。 周迪哪里招架得住,最后溃败了,逃到了闽州。 宝应这下可就麻烦了,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帮手。 可他呢,还不知死活。 有人劝他:“宝应,你现在情况不妙,别硬撑了。” 宝应却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咱们这儿地势险,怕他们干啥。” 他就这么自恃地势险僻,还想和陈对抗。 虞寄又上书极力劝谏,分条陈述了十件事,大致内容如下: 一是陈氏得天下乃天命所归; 二是上天助朝廷消祸患,王琳、侯瑱皆被平定; 三是将军若尽忠,功勋恩宠将超窦融、吴芮; 四是朝廷宽厚,将军不必担忧安危富贵; 五是今无外部忧患,不可妄自称霸; 六是留将军屡败,将帅逐利,难效死力; 七是将军不如侯景、王琳,且百姓厌战; 八是将军以小敌大,以诸侯抗天子,难取胜; 九是留将军可能背叛,不可依仗; 十是北方军强,将军出师无名,起兵无利。 建议将军与留氏断亲,送子入朝,尽藩王职责,必能安稳长久。 看了虞寄的劝谏书,宝应如何应对,且待下一章分解。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玄幻:做善事就变强,我正的发邪 吞天诀:开局被退婚的我噬穿万界 VV 穿越高武界,我的抽奖系统不对劲 双生:春与秋 魔像幻兽 废材女配修仙记 刚成主神,就被聊天群绑定了? 说好的模拟经营呢 《终结的炽天使:血之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