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49章 魏主遭擒国难深 尔朱兆狂洛阳陷

第149章 魏主遭擒国难深 尔朱兆狂洛阳陷(1 / 1)

魏主一听说尔朱荣等人进宫,脸色瞬间变了。 温子升快步走进来,见皇帝神色慌张,连忙道:“陛下脸色不好,快喝点酒壮壮胆!” 魏主抓起酒杯,连灌几口,这才稍稍稳住心神。 子升从袖中掏出赦免诏书,正要递上去,却远远瞧见尔朱荣已经踏入大殿。 他知道来不及了,赶紧收起文书往外走。 刚出门,迎面撞上尔朱荣。 “手里拿的什么?” 尔朱荣眯着眼问。 “只是一道敕令。” 子升神色平静,丝毫不露破绽。 尔朱荣见他镇定,也没多疑,径直进了殿。 殿内,魏主端坐在东侧,面朝西。 尔朱荣和元天穆走到御座西北角,刚要坐下—— 突然,李侃曦等人提刀冲了进来! 尔朱荣察觉不对,猛地起身,想扑向皇帝。 可魏主早有准备,膝下藏着的刀瞬间抽出,狠狠劈向尔朱荣! “啊!” 尔朱荣惨叫一声,重重倒地。 李侃曦紧跟上去,补了一刀。 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当场毙命。 元天穆还没反应过来,也被乱刀砍死。 殿外,尔朱荣的长子尔朱菩提等三十余人,刚进宫门,就被埋伏的士兵围杀。 一时间,宫内宫外欢呼雷动,喝彩声响彻整个都城! 魏主登上阊阖门,威风凛凛。 他命令温子升宣读大赦诏书,城下百姓欢呼雀跃。 然而,暗流正在涌动。 “陛下有令,命武卫将军奚毅、前燕州刺史崔渊率兵镇守北中城!” 传令官高声宣布。 奚毅抱拳领命,却不知此行凶险万分。 此时,尔朱世隆府中灯火通明。 “大人,大事不好!” 亲信慌张来报,“皇上已经动手了!” 尔朱世隆拍案而起:“立即召集人马,护送夫人和部曲,连夜撤往河阴!” 田怡等亲信杀气腾腾:“不如直接杀进宫门?” 贺拔胜摇头:“宫门必有重兵把守。 贸然进攻,只会白白送死。” 田怡不甘心地啐了一口:“那就听你的,先撤!” 黄门侍郎朱瑞站在阴影里,眼神闪烁。 他虽受尔朱氏提拔,却另有打算。 走到半路,他突然勒马:“诸位先行,我回去打探消息。” 说罢调转马头,消失在夜色中。 金紫光禄大夫司马子如却截然不同。 他匆忙收拾细软,对妻子说:“我要去追随尔朱大人!” 妻子拉住他的衣袖:“你疯了吗? 这是要掉脑袋的!” 司马子如甩开她的手:“尔朱氏待我不薄,我不能背信弃义!” 河阴大帐内,尔朱世隆愁眉不展:“如今大势已去,不如退回北方?” 司马子如拍案而起:“大人此言差矣! 现在示弱,只会让人得寸进尺。” 他眼中闪着凶光:“不如夜袭河桥,攻其不备。” 尔朱世隆犹豫道:“可河桥有奚毅把守...” 司马子如冷笑:“区区奚毅,何足挂齿?” 当夜,河桥火光冲天。 奚毅正在巡视,突然箭如雨下。 “有埋伏!” 他大喊着拔剑,却为时已晚。 司马子如亲自带人杀到,将奚毅团团围住。 “尔等叛逆!” 奚毅怒目圆睁。 司马子如狞笑:“成王败寇,将军还是认命吧!” 话音未落,长刀已至。 黎明时分,北中城头换上了尔朱氏的旗帜。 司马子如站在城楼上,望着洛阳方向,阴冷地笑了。 这一夜的血腥,才刚刚开始。 魏主听说尔朱世隆杀了使者段育,吓得脸色发白。 他明白,这叛乱已经压不住了。 “陛下,不如让高家兄弟去试试?” 有大臣提议道,“他们熟悉河北,在当地很有威望。” 魏主点点头,立即召见了高乾和高敖曹。 这兄弟俩原本是葛荣的部下,后来归顺朝廷,却一直不受重用。 “高爱卿,”魏主亲自斟了一杯酒,“河北就托付给你们了。” 高乾接过酒杯,手微微发抖:“臣定当竭尽全力。” 一旁的敖曹却突然拔出佩剑,寒光一闪:“陛下放心! 有我们在,叛军休想过黄河!” 魏主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但很快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指着城外的河水说:“若洛阳有变,望二位能率军在此接应。” “臣等誓死效忠!” 高乾声音哽咽,酒水混着泪水一饮而尽。 敖曹舞了个剑花,豪气干云:“大不了就是个死! 我兄弟二人的命,就卖给陛下了!” 周围的侍卫都被这气势震住了。 有人小声嘀咕:“这高敖曹,果然是个不要命的。” 夕阳西下,魏主站在城楼上,目送兄弟二人远去。 高乾频频回首,敖曹却头也不回,大步流星地往前走。 “哥,你哭什么?” 敖曹突然停下脚步。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乾抹了把脸:“我是担心...这次恐怕凶多吉少。” “怕什么!” 敖曹拍拍腰间的剑,“大丈夫生于乱世,要么建功立业,要么马革裹尸!” 兄弟俩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 直到确认魏主已经回城,他们才翻身上马,朝着家乡疾驰而去。 这一去,注定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尔朱世隆派族人尔朱拂律归率领一千胡人骑兵,穿着白色丧服来到城下,索要太原王尔朱荣的尸体。 这一千骑兵白衣飘飘,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就像一片移动的雪原。 城楼上,魏主元子攸亲自登上大夏门观望。 他眉头紧锁,对身边的侍从牛法尚说:“你去告诉他们,太原王谋反已伏诛,这是罪有应得。” 牛法尚探出身子,高声喊道:“太原王居功自傲,图谋不轨,已按律处死。 但罪止他一人,其他人概不追究!” 拂律归闻言,拍马向前,声音哽咽:“我们随太原王入朝,转眼间就遭此横祸。 今日若不能带回王爷尸首,我们宁可战死在这里!” 说罢放声痛哭。 他身后的胡骑也都跟着哀嚎起来,哭声震天动地,连城墙都在微微颤动。 魏主站在城头,看着这一幕,心中竟有些动摇。 他转身对朱瑞说:“你带着铁券去安抚世隆,就说朕既往不咎。” 朱瑞领命而去,很快来到世隆营中。 他恭敬地递上铁券:“陛下赐此信物,以示诚意。” 世隆冷笑一声,接过铁券看了看,突然狠狠摔在地上:“人都死了,要这铁券何用! 太原王尚且不能活命,区区铁券能保我们平安吗?” 朱瑞尴尬地捡起铁券,灰溜溜地回城复命。 魏主听完汇报,脸色阴沉:“看来只能武力解决了。” 他立即下令招募敢死之士,三天就凑齐了一万人马。 这支新军仓促上阵,结果可想而知。 士兵们连基本的战阵都不熟悉,被胡骑冲得七零八落。 魏主在城楼上看得直跺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饭桶!” 恰在此时,宫中传来喜讯:皇子降生。魏主大喜,当即宣布大赦天下。 庆贺宴席上,群臣推杯换盏,却对平叛之事避而不谈。 魏主环视众臣,沉声问道:“叛军就在城外,诸位可有良策?” 大殿里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开口。 这时,散骑常侍李苗突然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臣愿领兵出战!” 魏主眼前一亮:“爱卿有何妙计?” 李苗胸有成竹地说:“臣打算夜袭河桥。 只要烧毁此桥,叛军必然大乱。” 魏主拍案叫好:“好!朕封你为平西将军,即刻出兵!” 当夜,李苗率领数百勇士,乘着小船顺流而下。 月光下,河面泛着银光,士兵们屏息凝神,生怕惊动岸上的哨兵。 “快看,那就是河桥!” 一个士兵低声说。 李苗点点头:“准备火把,听我号令。” 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火把投向桥身。 干燥的木头很快燃起熊熊大火,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空。 对岸的尔朱军顿时乱作一团。“着火了!快救火!” 有人大喊。士兵们慌不择路,争相挤上尚未着火的桥面逃命。 “咔嚓”一声巨响,燃烧的桥面终于承受不住重量,轰然断裂。 数百名士兵像下饺子一样掉进河里,哭喊声、求救声响成一片。 李苗站在小船上,望着这一幕,既欣慰又担忧:“我们成功了,但援军怎么还没来?” 就在这时,一队尔朱骑兵发现了他们。“在那里!” 随着一声呐喊,箭矢如雨点般射来。 李苗的部下接连倒下,小船也被射成了刺猬。 “将军,我们顶不住了!” 一个满身是血的士兵哭喊道。 李苗看了看所剩无几的部下,又望了望毫无动静的南岸,长叹一声:“天不助我啊!” 说完,纵身跳入了滚滚河水。 消息传回宫中,魏主悲痛不已:“是朕害了李爱卿啊!” 他追封李苗为河阳侯,谥号“忠烈”。 这一战虽然损失惨重,却达到了战略目的。 尔朱世隆在营中急得团团转:“河桥被毁,粮道断绝,这可如何是好?” 谋士劝道:“大人,不如暂且退兵,从长计议。” 世隆沉思良久,终于下令:“召回拂律归,我们撤!” 就这样,尔朱世隆带着部队向北撤退。 城头上的魏主看到这一幕,终于松了一口气。 魏主下诏,命行台都督源子恭率军从西道出发,杨吴从东道进军,各自领兵一万,追讨尔朱世隆。 源子恭行军至太行丹谷,立即下令筑垒设防,控制要道,封锁晋阳方向。 此时,尔朱兆已从汾州发兵,直抵晋阳城下,准备南下攻打洛阳。 恰巧,尔朱世隆从北边返回,两军相遇。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眼下朝廷派兵围剿,我们得先稳住阵脚。” 尔朱兆皱眉道。 世隆点头:“不如先推举长广王元晔为主,名正言顺,再攻洛阳。” 元晔是前中山王元英的侄子,性格急躁,但颇有胆识。 他一听尔朱氏要拥立自己,立刻来了精神。 “好!既然诸位推举,我便登基!” 元晔兴奋地拍案而起。 于是,他自立为帝,改年号“建明”。 随即封世隆为尚书令,尔朱兆为大将军,皆赐王爵。 世隆的堂兄度律为太尉,天柱长史彦伯为侍中。 徐州刺史仲远也被封为车骑大将军,兼任尚书左仆射,统领徐州大行台。 消息传到徐州,仲远大笑:“好!既然新帝登基,我自当响应!” 他立刻召集部下,厉声道:“传令三军,即刻起兵,与洛阳会合!” 就这样,仲远率军遥相呼应,与尔朱氏约定,共同进兵洛阳。 骠骑大将军尔朱天光正带着贺拔岳、侯莫陈悦在关陇一带行军。 忽然,尔朱荣被杀的消息传来。 天光眉头一皱,立刻下令:“南下,去洛阳!” 他手握重兵,心里却另有打算。 这时,魏主派朱瑞前来安抚,加封天光为侍中、仪同三司,兼领雍州刺史。 表面上看,这是恩宠,实则试探。 天光心里冷笑,转头对贺拔岳道:“皇帝这是怕我们造反呢。” 贺拔岳沉吟片刻,道:“将军打算怎么办?” 天光眯起眼睛:“不如让皇帝自己跑路,咱们另立新君。” 贺拔岳一惊:“这……风险不小。” 天光摆摆手:“无妨,先让朱瑞回去传话,就说我们忠心耿耿,只想面见圣上,替尔朱荣讨个公道。” 朱瑞一走,天光又暗中指使手下上书,谎称自己“心怀不轨”,请朝廷提防。 这一招,够狡猾。 魏主接连收到两份截然不同的奏报,心里直犯嘀咕:“这天光,到底安的什么心?” 无奈之下,他只好再给甜头,加封天光为广宗王,以示安抚。 另一边,长广王元晔也派人来拉拢,封天光为陇西王。 天光捏着两份诏书,嘴角微扬:“两边下注,总不会亏。” 与此同时,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正率军杀向洛阳。 他自恃勇猛,目中无人,唯独对一个人有所忌惮——高欢。 他提笔写信,派人快马送去晋州:“高欢,随我一同进京!” 高欢展开信,眉头紧锁。 身旁的心腹问:“主公,去吗?” 高欢冷笑一声:“尔朱兆狂妄愚蠢,竟敢造反,我岂能陪他送死?” 他提笔回信,寥寥数语:“山蜀未平,恕难从命。” 信使一走,高欢望向远方,喃喃道:“尔朱家,气数已尽了。” 尔朱兆率军南下,直抵丹谷,与源子恭的军队对峙。 两军相持不下,战云密布。 此时,尔朱仲远也从徐州北上,攻陷西兖州,活捉刺史王衍。 消息传到洛阳,魏主大惊,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尔朱氏来势汹汹,该如何应对?” 魏主忧心忡忡地问。 城阳王徽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愿兼领大司马,统领内外军务,以抗强敌。” 魏主点头,当即下旨:“好!朕命你全权调度,再派郑先护为大都督,与贺拔胜一同讨伐仲远!” 然而,郑先护对贺拔胜心存疑虑。 他私下对亲信说:“贺拔胜曾依附尔朱氏,未必可靠。” 于是,他将贺拔胜的军队安置在营外,不予重用。 贺拔胜得知后,心中愤懑:“我为国效力,竟遭如此猜忌!” 不久,郑先护率军抵达滑台东境,与尔朱仲远相遇。 两军交战数次,郑先护却始终不肯增援贺拔胜。 最终,官军大败。 贺拔胜怒火中烧,咬牙道:“既然朝廷不信任我,我又何必效忠?” 当夜,他率部投奔尔朱仲远,反攻郑先护。 郑先护措手不及,仓皇败逃,最终投奔梁朝。 南路战败的消息传回洛阳,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北路的源子恭也陷入困境。 “报!崔伯凤将军战死,史仵龙开城投降!” 探子急报。 源子恭大惊失色:“什么? 史仵龙竟降了尔朱兆?” 部下劝道:“将军,大势已去,不如速退!” 源子恭咬牙道:“撤!” 他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回洛阳。 洛阳城内,风声鹤唳。 百姓惊恐不安,朝臣束手无策。 “连源子恭都败了,尔朱氏岂不是要攻进洛阳了?” 有人低声议论。 魏主面色苍白,喃喃道:“难道天要亡我大魏?” 城阳王元徽是个庸碌无能之辈,既不懂兵法谋略,又吝啬钱财,不肯犒赏将士。 久而久之,军中人心涣散,无人愿为他效命。 这天,魏主元子攸召他商议军情,忧心忡忡道:“尔朱兆兵势汹汹,朕担心他们随时可能渡河攻城,爱卿可有对策?”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徽漫不经心地摆摆手,笑道:“陛下多虑了! 区区小贼,何足挂齿? 黄河天险,他们哪能轻易过来?” 魏主见他如此敷衍,心中不悦,但也无可奈何。 他暗自安慰自己:“黄河水深浪急,尔朱兆一时半会儿过不来。” 然而,天意弄人。 永安三年十一月,黄河水位骤降,河床干涸, 狂风卷起漫天黄沙,遮蔽了守军的视线。 尔朱兆抓住时机,率领轻骑兵悄然渡河,直逼都城。 守城将士猝不及防,纷纷溃逃。 等到尔朱兆的铁骑冲入宫门,禁卫军才如梦初醒,可此时已无力抵抗,四散奔逃。 魏主大惊失色,顾不得仪态,慌忙逃出宫门。 他一路狂奔至云龙门外,正巧看见城阳王元徽骑马疾驰而过。 魏主急忙大喊:“元徽!救朕! 快带朕一起走!” 元徽充耳不闻,头也不回,只顾扬鞭策马,转眼消失在烟尘中。 魏主呆立原地,心中又惊又怒:“朕待你不薄,你竟如此无情!” 还没等他缓过神来,数十名胡人骑兵已呼啸而至,一把将他拽住,狞笑道:“抓到你了!走,去见尔朱将军!” 就这样,堂堂一国之君,竟被几个小卒像牵牲口一般拖走了。 却说魏主子攸被胡人骑兵押着,一路踉踉跄跄,去见尔朱兆。 尔朱兆却不想见他,只冷冷下令:“把他关到永宁寺楼上,锁起来!” 子攸被推入寺中,沉重的铁链哗啦作响。 他望着窗外残阳如血,心中一片凄凉。 此时,尔朱兆已带兵冲进皇宫。 他狞笑着,一刀刺死年幼的皇子。 嫔妃公主们吓得瑟瑟发抖,被他一个个揪出来。 “这几个姿色不错,归我了!” 他随手拽过几个美貌少妇,肆意凌辱。 奇怪的是,他唯独没动尔朱皇后——毕竟是自家姐妹,总要留点情面。 其余的妃嫔,他大手一挥:“赏给你们了!” 士兵们欢呼着,如饿狼扑食。 洛阳城内,烧杀抢掠,火光冲天。 昔日繁华的街市,转眼成了废墟。 司空临淮王元彧刚逃出府门,就被乱兵拦住。 他怒喝:“我乃朝廷重臣,尔等岂敢……” 话未说完,刀光一闪,人头落地。 尚书左仆射范阳王元诲正在书房疾书,忽然门被踹开。 他抬头苦笑:“乱世如此,文人何用?” 乱兵哪管这些,一刀结果了他。 青州刺史李延实率亲兵死战,终究寡不敌众。 血染战袍时,他仰天长叹:“大魏江山,竟葬送于尔朱氏之手!” 转眼间,三位重臣皆成刀下亡魂。 城阳王徽一路逃到山南,来到前洛阳令寇祖仁家门前。 寇祖仁一家三代都做过刺史,全是靠徽提拔上来的。 徽心想:“这家人总该念点旧情吧?” 他满心期待地敲门,祖仁果然满脸堆笑地迎出来:“哎呀,王爷大驾光临,快请进!” 徽松了口气,把随身带的百斤黄金和五十匹骏马都交给祖仁保管:“这些东西先放你这儿,等风声过了我再来取。” 祖仁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包在我身上!” 等徽一进屋,祖仁立刻把儿子叫到后院,压低声音说:“咱们发财的机会来了! 不仅能吞了他的钱财,还能拿他的人头去领赏!” 儿子犹豫道:“爹,这...不太好吧?” 祖仁瞪眼:“傻小子,乱世里谁还讲情义?” 第二天一早,祖仁慌慌张张冲进客房:“王爷快走!官兵追来了!” 徽吓得跳起来:“什么?往哪逃?” 祖仁指着后门:“从山路走!” 徽刚跑出二里地,突然从林子里跳出几个蒙面人。 为首的冷笑道:“王爷,对不住了!” 手起刀落——原来这都是祖仁安排的。 祖仁捧着血淋淋的人头直奔洛阳,得意洋洋地对守城兵说:“快去通报尔朱兆大人,我给他送大礼来了!” 谁知尔朱兆瞥了一眼人头,挥手道:“放一边吧。” 竟连半个铜钱都没赏。 祖仁傻眼了:"这...这不对啊?"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拥有两大神通的我,长生是必然的 轮回之歌 废材老祖请留步 认亲失败去修仙 炼神还虚 猎血魔人传 【死神二创】狱界 残月照魂灯 《血族公主不想当打工皇女!》 小宁旅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