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宫廷里就像炸开了锅,传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消息:安帝,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竟然突然暴崩了! 这消息就像一阵狂风,呼啦啦地吹遍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也吹进了德文的耳朵里。 德文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事儿肯定没那么简单,其中必有蹊跷。 可是,他观察四周,宫廷内外早已经被刘裕的手下控制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他孤身一人,能怎么办呢? 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接受了这个现实,勉强登上了帝位,历史上称他为晋恭帝。 元熙元年,新帝德文按照老规矩,立了王妃褚氏为皇后,大赦天下,给百官加官进爵。 这一系列仪式,表面上看起来庄严肃穆,可德文心里明白,这不过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罢了。 与此同时,刘裕被封为了宋王,还得到了十郡的封地。 他倒是挺“老实”,接受了封赏,还把都城迁到了寿阳。 不过,他的野心可没那么容易满足。 他暗地里跟朝臣们使眼色,要求给自己加封更多的特殊礼仪。 恭帝德文不敢不答应。 他下令让刘裕戴上冕旒,建起天子的旌旗,出京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乐舞八佾,设钟簴宫悬。 就连刘裕的母亲也被封为太后,儿子被封为太子。 这架势,简直和晋朝皇帝没什么两样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啊!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转眼间又过了一年。 刘裕已年过六十了,他知道自己没剩多少日子了,心里急着要夺取皇位。 可是,这种话怎么好直接说出口呢? 他想来想去,决定摆个宴会,请群臣们吃吃饭,喝喝酒,然后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宴会那天,宫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裕捋着胡须,慢悠悠地开口说道:“想当年啊,桓玄那小子篡国,晋朝的国运就已经不咋地了。 是我站出来,倡义兴复,平定四海,功成业着,才得到了九锡的封赏。 如今呢,我已经年迈体衰了,却还备受宠荣。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啊,我心里很是不安呐。 我想啊,还是把爵位奉还,回京师养老算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群臣们听了这话,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最后,只好随口敷衍了几句,什么“功德巍巍,福寿绵绵”的谀词说了一大堆。 可是,他们发现刘裕脸上并没有露出喜色,反而显得有些怅惆。 宴会一直持续到日暮才结束。 群臣们纷纷散去,心里还是闷闷的,始终不明白刘裕到底是啥意思。 中书令傅亮走出宫门后,忽然恍然大悟:“我晓得了!” 他转身又匆匆走回宫去。 可是,宫门已经关上了。他只好敲门请求见刘裕。 刘裕见傅亮回来,不禁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喜色。 傅亮知道自己已经猜中了刘裕的心意,便说道:“臣暂时应该回都中去一趟。” 刘裕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傅亮跟刘裕道别之后,抬头往天上看,只见一颗长长的流星划过天空,亮光照得整个晚上都亮堂堂的。 他忍不住拍着大腿长叹一声说:“我以前老是不信天上的星象能预示什么,现在看来,天象还真是挺准的啊!” 第二天一早,傅亮就骑着马飞快地往都城赶去了。 在都城里,傅亮开始四处奔走,跟朝中的大臣们拉关系,为刘裕夺权做准备。 他明白,这种事不能急,得慢慢来。 于是,他暗地里联系那些对刘裕有好感,或者想讨好刘裕的大臣。 刘裕在寿阳也急得团团转,天天盼着傅亮的好消息。 他每天都派人去打听都城的情况,心里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他知道,自己离夺权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过了几天,傅亮终于从都城传来了好消息。 他派人来告诉刘裕,说已经准备好了皇帝的诏书,让刘裕进京辅佐朝政。 刘裕一听,高兴得不得了。 他马上留下四个儿子中的义康守在寿阳,又让参军刘湛当长史,负责处理府里的事务。 然后,他带着自己的亲兵,当天就出发,往都城赶去了。 刘裕一路上心情激动得不得了,他想象着自己即将登上皇帝宝座的情景,心里美滋滋的。 终于,他来到了都城。 傅亮已经在这里等了他好久,一见他来,便立即迎了上去,低声说道:“宋王,一切都准备好了。” 刘裕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接下来几天,傅亮忙着逼迫恭帝禅位。 他早已准备好了禅位的诏书,只等恭帝签字画押了。 恭帝看完诏书后,无奈地叹了口气,对身边的人说:“桓玄跋扈的时候,我们晋朝就已经失去了天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幸好有刘公恢复晋朝,让晋朝得以延续,到现在已经快二十年了。 我早就知道会有今天,所以禅位也是心甘情愿的。” 说完,提笔在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红色的诏书传遍了京城。 诏书主要意思就是说:天命将尽,禅位宋王,嘉愿无穷,洪业永存。 这诏书传出后,便由光禄大夫谢澹、尚书刘宣范捧着皇帝玺绶,送交宋王刘裕。 同时,还附上了一封禅位书,上面写着:天命有终,禅位于宋,顺应历运,永终金德。 刘裕得到禅位书后,还假意上表推辞,装作很谦恭的样子。 这时晋恭帝已经被逼出宫,退居在琅琊王以前的府邸里。 百官们送走了旧主,迎来了新主,都扬扬得意。 只有秘书监徐广还带着哀容,似乎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痛心。 刘裕推辞了三次,最后还是装模作样地接受了。 太史令骆达搜集了几十条天文符瑞的证据,来证明宋王受命于天。 于是刘裕就在南郊筑坛,祭告天地,然后回到宫中坐在太极殿上,接受百官的朝贺,并大赦天下。 他把晋元熙二年改为宋永初元年,封晋帝为零陵王,迁居到以前的秣陵城,并派将军刘遵考率兵防卫。 这明摆着是监视故主的意思。 宋主裕既即帝位,当然有尊亲酬庸的典礼。 他封赏功臣,加官进爵,一时间,朝廷上下喜气洋洋。 这日,刘裕在太极殿上设宴款待群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裕开口说道:“朕能登上帝位,全靠诸卿鼎力相助。 如今朕已即位,自当论功行赏。不知诸卿有何要求?” 群臣闻言,纷纷起身谢恩。 有人道:“陛下英明神武,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不敢言功。” 刘裕笑道:“卿等不必过谦。 朕知卿等功不可没,自当厚赏。” 这时,傅亮起身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臣愿为陛下镇守边疆,保境安民。” 刘裕点头道:“傅卿忠心耿耿,朕心甚慰。 朕便封你为镇南大将军,镇守荆州。”傅亮谢恩退下。 接着,又有其他臣子上前请赏。 有的说要加官晋爵,有的说要赏赐金银财宝。 刘裕一一应允,皆大欢喜。 宴罢,群臣散去。 刘裕坐在龙椅上,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自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登上帝位。 然而,他也知道,这帝位来之不易。 他必须励精图治,才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好皇帝,让百姓们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分解。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