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接到搬去外地的族人打来的电话,告知满银叔走了,让我心生无名的惆怅。 到中年的人了,见惯了生死离别。多少亲人,朋友,长辈从我面前一个个消失,这是我最不愿接受的现实。 人说生死不由人,但对新生命的出世和终极总持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满银叔是我家的邻居,过去人们总讲搬不走的邻居,表过相对固有的人与人的关系,家与家的基础。 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也不可靠,在村里的小巷里,家挨家,户挨户,房子连着房子。不是我家的正房背靠他家的南房,就是他家的东房倚着我家的西房。 这种北方农家小院的建筑格局,也体现出了人与人相互依赖的关系。 我儿时的小巷内人丁繁茂,六畜兴旺。东家孩子的哭闹声,西家听着也揪心。一家的葱花味儿会惹得满巷飘香。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邻居们每吃一次好饭的相互赠与跟分享,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一家有事,四邻帮忙形成了良好的传统风尚。 乡里乡情中夹杂了太多太多的亲情,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侵蚀,这种亲情在一天天土崩分离。 七十年代末,五万爷爷走了,他的几个孩子也各奔东西。宁环姑姑嫁在静乐,俊环姑姑嫁在宏道,变环姑姑嫁到北京。云伟叔叔搬到村南,海伟叔叔落户顺义。原本红火的小院几年时间房倒屋塌。 补治哥哥走了,补治嫂嫂改嫁他人。四个女儿都已出嫁,三个儿子死了两个。只剩枝文一条光棍了,也离开了这处老院。 那套土木结构的老屋已变我土丘一堆。万金叔走了,忠贤叔走了,苟贤叔去年也走了。万和伯伯,灯贵叔叔,银贵叔叔,金贵叔叔,三全爷爷,培银叔叔,面换叔叔,应全叔叔,润伟叔叔。。。。他们都走了。 包围我家的基本都成了空心的院子,不是关了门,就是上了锁。一派萧条与冷清。前几年村里,只有满银叔婶的烟囱里还冒着炉烟,给我一丝的温暖。这下,满银叔叔走后,满银婶婶极有可能跟儿子住到县城。我家的小巷即将人去楼空,烟火殆尽。 这是我无法接受的场景,故乡的小巷再无人呼唤我的乳名。那种被遗弃的感觉真得很疼很痛。今年五月,海伟叔叔从顺义回来,特意回小巷他的旧居看了一眼。又到我家的老院望了一望。面对逝去的亲人和倒塌的房屋,他的眼泪扑簌簌地直流。 见到多年不见的又患了脑梗拄了拐杖的满银叔叔,两人抱头痛哭。故乡,已是回不去的港湾。 对于在外打拼生活游荡在城市间的灵魂来说,故乡将成为一种念想。刻在心庭的符号。满银叔叔在年初突发脑梗,经医院抢救,春天便能拄着拐杖行走了。让人甚是欣慰。 患病之后,我陆续看望过他三次。他心理负担很重。他己回忆不起许多往事,只是一句:不抵求啦!应对我的宽慰。 原想状态还行,能活几年,不料中元节时他再一次住了院。人死是迟早的事,谁知他走得这么快。 搬不走的邻居就这样消失了。满银婶对我讲,你满银叔叔八十多了。死了也不亏情了。一辈子没受过苦,娃娃们都孝顺。知足了。知夫莫若妻。满银婶的评价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我记忆中,满银叔叔就是一名电工。从六十年代干到九十年代。职业病给他带来两大特征。一是嘴里常常刁着纸烟,二是点烟的手时常哆嗦。这应是电线短路造成的后遗症吧。 他是我村第一代电工,接架线,开电磨,按变压器,不能抹杀他的功劳。 家家户户一只15瓦的灯泡就能让他忙活一阵子。收电费还得上门要,苦不大,罪不小。 满银叔的高光时刻是八十年代初。大队刚有了一台2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他是大队的放映员。 开与不开他说了算。曾给了焦渴的乡亲们许多期待。不干电工之后他热哀于村里的闹红火。 吹笙,拍镲,敲锣样样在行。用村里人的话说满银叔一辈子没受过重苦,这在农村是极少数的人。 早先有父母宠着,后来有儿女顶着。他几乎没耕种过田亩。白天不是闹红火,就是看红火,哪里有会哪里看戏,从末断过片子。 赶会看唱,跌对,夜戏,无不上瘾着迷,洋洋洒洒一辈子,自自在在逍遥客。我突然想起三厚伯伯的自嘲诗句“少年父母中年妻,老来临晚有儿依,终身得意了一生,瞬隙之间愈古稀。” 精彩的人生也同样适用满银叔叔。在我的印象中,我从小羡慕满银叔叔。一是有个老娘宠着他。 年愈五十后,四在娘娘仍罩着他这个独苗的儿子。宁愿让三个孙女干活儿,不愿使唤半次她的老儿。 发脾气总在满银婶子身上。满银叔总能全身而退,呈身事外。让妻子替他承受一切。所以我眼馋他有个宠他,惯他,罩他的老母亲,二是有个好职业。一般来说电工不怕有风吹日晒雨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少是个技术活儿。人们用得着,看得起,离不开。所以他纸烟不离口。偶尔有烧酒喝。 满银叔唯一用得着我的地方是过年刷对子。就一张红纸,他能割得应有尽有。让我写得提心吊胆,不敢丝毫怠慢。唯一求我办过一件事就是他孙子进城上学。“叔就认识你这个人物,你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你看得办!” 他求人办事的态度直接了当,代表着家乡人的直率性格。我不敢不办。我在村里住的那段日子,年年过年送酒给他喝,他很享受。他这一走,我叔叔辈的人几乎没了,想敬俸,提着猪头也找不到庙门了,于是,心生凄凉。 时间过的很快,今天是满银叔叔的四天忌日。按照乡俗,乡亲们要为他烧夜纸,亲人们要为他送行。 丧事离不开鼓匠,锁啦,满银叔一生好红火,爱红火,也当过鼓匠班子里吹笙的把式。 子女们为了孝顺他最后一次。请了县里最好的鼓匠班子作了吹奏。如今的鼓匠班子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叫二利喜唢呐艺术团。也不再是过去骑着自行车的“武工队”,而是开着舞台演出车,方便又气派。 满银叔与我家是近邻,门与门的距离不过二十来步。这个车载舞台就搭在我家的门囗。日落西山,明月升空。掌灯时分,随着唢呐的呜咽,乡亲们陆续前来向满银叔叔的灵柩拜祭。 我对这种场景非常熟悉,又常感温暖,因为这是生者对死者的尊敬。故乡人把送最后一程的礼仪表象是第五天发丧当天,实则是第四天的晚上, 我们称之为送行。烧夜纸是前奏,送行是高潮。送走死者的亡魂是目的。烧夜纸的人都自带一份五色纸,五色纸是什么用意我从来没有研究过。 也许代表水,火,土,木,金等五行,也许代表东,南,西,北,中五端。更多的代表每送行人的心意吧,也许是到那边的路费盘缠,或许是那边安家的费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送五色纸又象是记一次份子。因为凡送纸的人,东家都设了礼帐台,登记了送纸人的姓名,并记载着纸钱一份。 在礼帐台上放着一沓白纸,叫烧纸。人们把五色纸登记后置放在一个纸箱内,来换取一张烧纸到灵堂前烧了。然后叩头三拜,以示敬祭。我有感于乡亲们的这种善行。 不仅仅是街坊。全村东南西北的都有,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风风火火独自而来的。有的从外地匆匆赶回,有的从地头放下农活儿直接过来。有的人拖着瘸腿前来送纸,有的人一人捎来几份,代表几家人情。 捎也是一种情意,当事人实在来不了了,就托人捎带,这是不得不说的一种美好情愫。正像故乡人常常存在的给这个婶婶那个大娘捎来几斤月饼,还有过节了,在村南的坟场内,有的人为父母烧纸钱,总会说,唉,这家人回不来了,给这个爷爷,那个奶奶也捎得绕份纸吧。 我十分感怀故乡人的深情,又如白事做完后要把上供后的大馒头头切开若干等份叫捎馒头。送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也昰人情礼仪的一部分。 良好的乡风民俗流传到今天仍让人倍感温馨。中国是礼仪之邦,农村是礼仪之源,农村人重感情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共同经历过苦难和贫穷,养成了互相帮衬,抱团取暖的习惯和传统。 一方有难,百方支援的好风尚。置身于人群当中,我能听到许多熟悉的乡音,见到许多多年不见的老面孔。 我穿梭于人群当中,尽量谦恭地发散着我自带的香烟。同时也不断地接纳着乡亲们敬我的香烟。 有位家叔戏称,这样的赖烟你还抽?我笑答,有时候连这都抽不上。他说,你怎一点架子都没有?我说,一个穷娃娃出身我敢在村里摆架子?他说,听说你在县里可牛气了。大领导也常常给你点烟。我答,装腔作势是给官场看的。 村里我就是孙子。是啊,年轻人大都到了外地,求学也好,打工也罢,故乡,也鲜见年轻人的身影。在场的不是叔叔们就是哥哥们,这个等级我必须弄得清。我欣喜地再次面见了许多熟悉的老面孔, 二忙姐姐,爱芬姐姐,良治哥哥,俊文哥哥,先存哥哥,俊才哥哥,根生哥哥,成芳姐姐等等,他(她)们亲切地呼唤我的乳名, 一句“三毛回来了”就让我陶醉不已。我说过,十分享受乡亲们叫我的乳名,那么亲切,那么自然,那么感到亲近。因为那本源于父母的呼唤,让我涸竭的心田感觉到了温馨与滋润。 人的一生中有过无数的称呼。班长,书记,厂长,主任,副总,张导,主席,委员。但每有一个称呼都是基本一样的, 那种场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满银叔84岁了除子女哭几声外没有人再哭了。为满银叔送行时,除我没哭外,全村人都哭了。乡亲们声声“可怜的满银”早打动我的心扉,同情也是情, 本来祭奠满银叔叔阴着个脸,转头看到我便笑了。一声声的“三毛回来了”让我心存感念,笑意里有友善,有温情,有心缘。我童年记忆里的新媳妇儿,如今只剩慈眉善目了。步履蹒跚,和蔼可亲也是她们的代名词。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这个送行的夜晚。在故乡的老宅旁,我再次感受到了家乡的月更明,故乡的人最亲。乡风,乡音,乡情牵挂着我的灵魂。故乡,如果我是秋日里孩堤们电杆上捉到的那只马蜂,你就是飞舞的马蜂细腰上拴着的那根细绳。 有点儿难过,难过的同时又有点后悔,但我不知道难过的作用在哪里,也不知道后悔的意义是什么。 难过如果有用,世间就不会有痛苦,后悔如果有意义,人生就没有遗憾。 所以我只能自己在心里给自己演一场曲终人散的戏,演戏的是自己,观众也是自己。 细腻的人就像一个巨大的玻璃容器,里面承载了很多不被人理解的情绪,一碰就碎。 不过难过只是路过,后悔也只是偶尔,日子还得好好过。 有些人,当你意识到已经错过的时候,没有必要用任何形式去纠缠和挽留。人走茶必凉,人去楼定空。 这个世界太大了,有人离开就会有人到来,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现实不是演电影,不是谁离开谁都会一直等待。 现实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没有什么好难过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感情,人在变了心的时候是根本刹不住车的,不用盲目地谴责自己,也不用放低身段去卑微求好。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念念不忘和不可原谅,放不下是受到的伤害还不够深,忘不了是因为遗忘的时间不够长喜欢母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母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