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传旨的是个小内侍,冯清岁示意五花给他塞了一锭银子,而后问道:“不知太后娘娘缘何召我入宫?” 收了好处的小内侍十分好说话。 “骆昭仪这几天失眠多梦,睡不好觉,看了御医也无济于事,太后娘娘心中忧虑,听芳姑姑提起您给庆国公老夫人看过同样的病症,想请您进宫给骆昭仪看看。” 冯清岁微微一笑。 “能为太后娘娘效劳是我的荣幸。” “只是我前几天刚在栖云观见了不少童尸,今日又和白云寺的师父们去了墓地做法事,身上染了不少秽气,怕是不好在这时候见太后娘娘和昭仪娘娘。” “烦请公公多走一趟,帮我把这话传给太后娘娘,若太后娘娘不介意,我再进宫。” 说完给五花使了个眼色。 五花又往小内侍手里塞了一锭银子。 小内侍掂量了一下手中银子,爽快道:“请您稍等,小的这就回宫传话。” “辛苦公公了。” 小内侍离开半个时辰后,回纪府传了句话:“太后娘娘说既如此,等过些日子,若昭仪娘娘还不见好,再请您进宫。” 冯清岁点头道好。 心里暗自揣度,栖云观之事应和太后无关,不然她不会如此轻易放过她。 那位向太后提议她给骆昭仪看病的芳姑姑倒是有几分嫌疑——无端端荐她入宫,定是设了局等她。 只不知是皇后的手笔还是其他什么人。 若能顺藤摸瓜,说不定能弄个明白。 但她这位芳姑姑在宫里,她鞭长莫及,便是想查也无从查起。 思忖片刻后,她将目光投向沧海轩。 记得当初月湖尸骸被发现后,纪长卿带花菱进宫前,曾往宫里放飞过鸽子,理应在宫里有内线。 于是傍晚趁纪长卿回府,携了一罐金丝皇菊去沧海轩找他。 “最近风火大动,易发肝气,二爷为国事操劳,难免动气,宜多喝菊花茶,降肝火,养肝血。” 纪长卿今儿在官署训了好几个属官,训得口干舌燥,正想喝点凉茶压压火气。 可巧冯清岁就送了菊花茶过来。 脑海顿时闪过“心有灵犀”四字。 眼角眉梢不自觉上扬。 “谢谢,我刚好用得上。” 他笑着收下。 随即命百福烧水,当场便要泡来喝。 待要邀冯清岁坐下一起喝茶,却听冯清岁道:“有件事想麻烦二爷,不知二爷是否有合适人手……” 他表情一顿。 “什么事?” 冯清岁笑道:“下午太后娘娘派了人过来,想请我入宫给骆昭仪看病,我不知是福是祸,推掉了,怕还有下次,想查一查跟太后娘娘推荐我的那位芳姑姑的底细。” 纪长卿知她一向谨慎,点头道:“是该了解清楚。此事交给我吧。” “麻烦二爷了。” 冯清岁道过谢,翩然离去。 纪长卿呆站了会,再看那罐菊花茶,心头的喜悦消失得无影无踪。 还当他们心有灵犀呢,原来……不过是她有求于人。 他沉着脸坐到案桌旁,感觉肝火莫名旺了几寸。 百福进屋觑着他神色,声音不自觉弱了几分:“爷,水烧好了,要泡茶吗?” 他抬眸盯着那罐菊花茶看了会,板着脸道:“怎么不泡?多泡几朵。” 不然怎么压得住他这心头火。 恼火的不止他一个。 城东某座宅邸,还有人也被冯清岁搅得一肚子火。 但他没有选择喝菊花茶。 而是选择:“把她那俩作坊给我烧了!” 立刻有人领命而去。 次日一早,徐嬷嬷来见冯清岁:“昨晚半夜,两个作坊的仓库都着了火,幸好我们一直有安排人巡逻,及时扑灭,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现场有残留的桐油,是有人故意纵火。” 冯清岁直觉纵火事件应该和她拒绝进宫有关,不由对始作俑者的性格有了几分猜测。 如此沉不住气,显见是脾气暴躁之人。 这人说不定便是让栖云观道士炼制丹药的幕后主使——丹药含有大量铅汞,长久服食,会让人狂躁暴戾,神智昏聩。 一个暴戾无常的人自然比心机深沉之人好对付。 不过这种人疯起来也很危险。 她不希望有人因此受伤或丧命。 便交代徐嬷嬷:“去镖局雇两个镖队,看好作坊,你们近日尽量别外出,如要外出办事,不管多近,都要带上护卫。” 徐嬷嬷见她一脸郑重,知晓应该是遇上仇家了,点头道:“好,我这就去雇镖师,回了作坊哪也不去。” 光是防备解决不了问题,冯清岁打算主动出击,把人揪出来。 下午特地候在府门口,等纪长卿回家。 纪长卿进门见到立在黄昏里的倩影,心跳不自觉加快。 随即想到昨天回府的遭遇,心率陡然回落。 听到那声悦耳的“二爷你回来啦”的问候,也生不出丝毫欣喜。 “嗯。” 他淡淡地应了声。 “我这还有一罐茉莉花和一罐玫瑰花想送二爷,这两样和昨儿的菊花加在一起,刚好可以凑个清肝明目、镇定安神的三花茶。” 冯清岁噙着笑道。 纪长卿:“……” 看得出他上火,怎么就看不出他为何上火? 他叹了口气。 接过那两罐花茶后,沉声道:“多谢,有心了。” 冯清岁笑眯眯地说了句“我跟二爷说一下搭配分量”,便随他往沧浪轩走。 纪长卿一字都没听进去。 到了书房门口,无奈道:“好了,不用装了,我知你想问什么。” 不等冯清岁应答便道:“太后宫里那位芳姑姑叫祈芳,是跟了她三十年的老人,祈芳有个对食,是个小她七岁的内侍,御膳房的桂公公,桂公公是已经出宫养老的戴公公的干儿子。” 出宫养老? 冯清岁立刻想起那些延年益寿丹。 “内侍好像一般在宫里养老,戴公公是得了什么恩宠吗?” 纪长卿嘉许地看了她一眼。 她总能切中要害。 “戴公公原是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多次帮太后出谋划策对付其他宫妃,助太后稳住妃位,因早年落下病根,身子不大好,前几年就获赐宅邸,出宫荣养。”喜欢母仪天下,从冒充丞相寡嫂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母仪天下,从冒充丞相寡嫂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