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年末,今天是腊月初八,何玉生了一个男孩,名冯文辉,何玉全家都很高兴。过了年,正月初三,冯妙元在高昌生了一对龙凤胎,名妙成龙和妙成凤,这年冯妙元二十四岁了。因为她和金有妙名字都有妙字,故给孩子赐妙姓。也是佛果道妙的意思。因为她和金有妙没有成婚,生了孩子,会让邻居看父母笑话,她偷偷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归元村何玉夫妻抚养,这是后话,暂不细表。 冯妙元生完孩子以后,身体还是比较虚弱的,云昭君照顾的无微不至。金有妙也是把屋子里的炉子架的火热。清晨,阳光穿过葡萄架的缝隙,照进温热的小屋,冯妙元看着孩子,又温馨又踏实。 这段时光,是金有妙一生当中,最难忘且珍贵的经历,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回忆。饭他是不会做的,云昭君会叫他去买菜,金有妙买的不是鸡肉就是羊肉,因为他觉得,饮食是冯妙元身体恢复的关键,他也会亲自一口一口的喂冯妙元喝鸡汤。 照顾宝宝孩子他也是义不容辞,宝宝刚出生的那几天,总是哭闹不止,他手忙脚乱地学着换尿布、喂奶、拍嗝。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笨手笨脚的,不是把尿布穿反了,就是喂奶的姿势不对,幸亏云昭君女孩子天生就懂这些。不过他学的很勤快,生怕云昭君哪天离开。 金有妙怕冯妙元感觉无聊或者担心,他每天拉着冯妙元的手聊天,没有去觉明院,也会静静的听冯妙元倾诉内心的感受。金有妙故事讲的好,他也会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逗她开心。他还会给她按摩,帮她缓解身体的疲劳和不适。每天晚上,他都会躺在她的身边,握着她的手,让她感受到有妙哥的陪伴和支持,种种细心不能尽述。 就这样转眼过了半年,已经是中夏了。冯妙元和云昭君收拾了一些东西,就打算带着孩子去归元村,把他们寄留在那里成长。走的那一天,云昭君在马车里照顾着两个孩子,冯妙元紧紧的抱着金有妙,过了好一阵才说道:“有妙哥哥,你保重啊,西域温差大,你平时早上要披上外套,中午就脱掉,有什么想吃的就去买,别委屈自己,起码现在不像小时候那么困难了,我走了,不要太计挂我,我很快就会回来的”。说完话,她们的马车急驰着消失在荒凉的原野上,金有妙若有所失的望在原地。 她们快马加鞭,一个多月就到了天水县,来到了归元村,说明了情况,就把孩子放在了何玉家成长,也放了很多钱粮丝绸。冯炳章说道:“元元你没必要这么客气嘛,我们有呢”。冯妙元说道:“我知道你们夫妻没啥,可他爷爷奶奶呢,这些你们尽管去花吧,后面的我慢慢送”。她们在何玉家住了几天,就回鹿泉县了。 龚映兰见到女儿,这也是近四年分别以来,头一次见面,抱住就哭了起来。她和母亲聊了四年的种种经历,也说了孩子的事。然后龚映兰做了好吃的,她和云昭君吃完饭,就出去了鹿泉县城逛去了。 冯妙元打听着来到了金有妙母亲杨氏家,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平时都是杨氏一个人在家,也是宽敞。杨氏看起来比那年金山村精神了许多,也苍老了许多。她尽管不停的说着话,也不能掩盖她的孤独和无助,就像儿子金有妙一样,孤独的只有他一个人在默默的前行,为人们寻找着迷雾中的方向。明明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我为什么如此悲伤,冯妙元如此想着。 金有妙在冯妙元回去了之后,他也无数次的想过回去了,但他又坚持了下来。每每夜深的夜晚,他也不知道被惊醒多少回,坚持不住的时候,她又想起了冯妙元清脆的笑声。哎!世间三百八十难,最是情深难上难。 次日,金有妙不敢懈怠,还是来到了觉明院听法。金有妙问道:“即说大道至简,众生只要把“我”的执妄放下,不颠倒妄认,即成佛道,菩提觉明妙性,恒本自在。即说一切相法无我,那谁在修佛呢? 般伽弥陀回答道:“菩提道心,金刚妙明王体,妙觉如来,不需要修,性觉妙明为然,恒真常存,久觉成劳,故有虚幻,此幻以种种碍而妙幻一切己。这就如同一个眼病的人看空有花色,花色代表三界六道,眼病代表觉之劳病,花色以眼病所成,眼病没有了,那花色也就没有了。但是明白自己眼病的明白并非是眼病或者花色,如果没有了此明白,眼病和花色也就不存在了。这就说明眼病和花色就是一个东西,为我心明而现。同样的道理,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六道众生,皆是菩提妙明体久觉劳幻。六道见妄相当于花色,心见就相当于眼病,故心见与境实一非二。了心境俱非,能明白明白本身,即见如来妙觉菩提妙明自性。此见体性觉妙明,即为菩提真性,脱离一切妙幻相法,唯妙明为然。故说不需要修,明白即是,非我非他”。 金有妙问道:“这当然还是我在明白,那我自己就是菩提妙本自性,可以这样理解吗?般伽弥陀说道:“如果你就是明白本身,那还有个“你”吗?”。金有妙说道:“如是这样,此明白能成一切六道众生,了“我”有别,明白即成别类”。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般伽弥陀说道:“是的,“我”来源于头上按头的虚妄相想,明白之性虽然恒真不动,但是明白了什么那就千态万别了,怎么能有它固定的形态呢?人们久劫妄固,颠倒行事,认种种所明识障为真。明白大家都在用,却忘记了明白本身,反而认“我”的种种明白为自己,颠倒行事,比如梦魇的人,即用此明白,能够明白,就是不能醒来。这就如同世人明白有个我,但就是不能醒来一个道理”。 金有妙继续问道:“如是这样,我还需不需要修行呢?”。般伽弥陀说道:“弄明白的过程就是在修了,知幻即离。不再执念贪求外境就是行了,即失即离。了即与离俱非,如是安住当下,就是菩提归处,也是成佛道果。当下了真不失,观我如观白云不会失去天空一样自在无碍,即名得道”。 金有妙继续问道:“世间人大部分有家庭六亲,难免情痴嗔怨,这样的自由无碍,世间罕有,该怎么到达这里?”。般伽弥陀回答道:“你要明白,是情痴嗔怨成就了家庭六亲,并不是家庭六亲让自己情痴嗔怨,若有人不再颠倒认知,就会从心上剥离爱憎二种根本的宿习,尘劳便不再起”。 金有妙继续问道:“我如何深刻的理解妙觉如来,性觉妙明?”。 般伽弥陀说道:“觉为世人能感知,故取名为觉,以示菩提道妙,此觉当用当有,不用隐而不失,故说妙。不失又无处可寻故说无。此种妙觉,为何如来?如来者,取其非从有中来,亦非从空无中来。何以故?生而有灭故说无,空而有色故说有,有无乃生灭见,是世人认知对立而产生的概念,如者,本自存在,非生生灭,非空非有,非有形非无形,非真非幻,恒存不动的那个本体,有觉之性,妙觉就是此真如的发用,发用即感,或明或知,或见或听,即说如来。这样的真如自妙觉性,自带明性,故说性觉妙明。因明而有“有”。故“有”实明是一,故说觉明真识”。 金有妙继续问道:“即说菩提性觉妙明,因明而现种种相,以及心识里种种幻法,此性觉又是我的真性,那我怎么感知它的存在呢? 般伽弥陀说道:“在眼觉即看,在耳觉即听,在鼻觉即嗅,在舌觉即尝,在身觉即受,在意觉即知,此种种障起为发念,发念即是觉。观念即观有,了我真觉性。观失即观觉,了我真存性”。 金有妙继续问道:如此说来,此种种六根之见,皆为见菩提性用,妙觉明本。可我见者,是空是明,是树是山,是音是声,是香是臭,是甜是苦,是痛是舒,是爱是憎,观此种种障,与见有什么不同呢?”。 般伽弥陀说道:“性觉必明,亦能明白性觉发用,真明明本,此种明白真相的明白就是观了,即见即观,菩萨用观,众生用见,实都是觉明灵知。菩提妙心,如来妙本,无障照照,有障照识,如是呈现。此照性即观即见,照顺观逆,皆是菩提明用,众生名见名知。知见无见,顺逆交际,即佛等觉,即名观照。以观照见,三界即空,道妙恒常”。 金有妙继续问道:“菩提妙明性,不发用时,不觉即不见,不见也就没有了观照,我以何观真?”。般伽弥陀答道:“你所问言,表达的是:菩提妙心真如和性觉明知是二非一,想相不觉即菩提,随时等着发觉来用。这又是你知见立知的对立见。非有不觉,亦非是觉,菩提妙明,恒真是一。有障即明,即明即见,即见即照,即照即观。观即了障,了障即无,非有障或无障,无漏清净,即是我真”。金有妙听完,随喜赞叹。喜欢迷雾星球的曙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迷雾星球的曙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