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左手手指,以三指为中心。 前两个按弦的手指不用练也很灵活。 四指本来又小又不灵活,然后借光了。 小提琴越往高的把位,手指密度越密,距离越小。 小提琴「往上」的一面是黑色指板贴近头的一面,「往下」的一面是贴近琴头的一面。 在第三把为柔贤,揉的时候手腕柔弦 手臂揉弦都不一样,他俩也可以混着揉 —— 圆的这种东西,在硬度他不硬实了 把它做成冷型的,他就有硬度了 圆的它软,本身硬,那就不用做成这样 —— 人工跳弓是抛飞起来的感觉 那个在琴弦上的跳弓是自然跳弓 —— 边拉边靠边换,一边拉着这根弦,一边往那边的弦上靠,就有那种往那边儿走的欲望 然后逐渐去靠,到时间了就斜穿过去 斜穿过去道近 —— 压下来不能压死了,但也不能一点儿都不压 不拉的时候压下去, 顿弓咬住线,咔一声就松开。 压松,压松,压松 —— 所有动作手上画圈儿都是圆,不能像直角一样,可以像斜坡可以是圆的,或者扁圆的 顺时针画圈,还有逆时针画圈也有,但是更难 不能像嘎登嘎登登楼梯凳似的,也不能成为直角的。 —— 手顺时针转,肘关节动,胳膊上半身不动。 让琴靠着脖子,脑袋的重量压在琴上,不要用力压,而是地球引力压下去。 琴头一定要跟嘴一边儿高 —— 越往前边儿指关节最灵活,越往后肩关节最不灵活 大臂就笨,手指头就灵活。 要想机动灵活的时候用手指手腕,要有力的时候把大臂的力量放下来。 ○ 前言: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萨迪 ○ 三角固定 中指,无名指,大拇,手指扣住,放在他俩中间,手心儿里是圆的。 这样形成三角,然后横过来能拿住。 这个是童子功,这就是一个巧劲,看能不能。 —— 揉弦方法 先升fa,然后sol,手指来回fa和sol之间换,食指第三关节离开琴枕,大拇手指贴住琴劲 一指贴近升fa,一开始刚练,先是一共四个,然后一共八个,然后最后16个。 —— 拉琴时大刀阔斧一些,放开点,不要有拘束。 比如半弓,不要真一半儿,要达到大概占整个全弓3/4的半弓程度为好。 而不是真一半儿,弓拉不开那种感觉。 —— 琴弦也要注意擦,不然时间久了有影响 —— 握着琴弓的手拉琴时就像赶火车拿着手提箱一样。 正常上车是把手提箱的提手拉长,然后提着上去。 而不是把它收缩回去,双手提溜着整个手提箱上车,运弓就是这种感觉。 自然而然手和弓子的重量会压在弦上,而不是刻意特别使劲儿。 —— 练习空弦时,琴对着镜子,以确认弓子在黑色指板和琴码中间,如果往前或者往后了。 那就是得调一下肩垫儿放的位置了,要么是因此秦向下斜歪了,或者向上扬太大了。 但那只是空弦的时候对着镜子,日常拉完空弦开始练习时,拉的时候谱架正对着自己。 —— 小提琴一共有十个把拉。 其中常用,2468十很少用到。 拉的时候注意手放开,往后够,每个手指之间都要有足够距离,别贴的太近,不然容易按错地方音不准,就刺耳了。 越高把位,越是明显,音一不准便显得声音很刺耳。 弓子拧的不要太紧,像这个松紧长度就好。 ○ *重点:肩垫不是垫在肩上的,而是垫在肩胛骨上! 很多人都容易望文生意,结果整的要么肩膀紧绷酸痛,要么就是怎么整都感觉不舒服。 这点我也一样,所以这次记录下来留个印象。 基础四要素: 高低,长短,强弱,音乐 小提琴左手握琴,右手持弓,是弓弦乐器。 两脚和肩膀一边宽,正前方与左前方向45度,用下巴夹住。 不要耸肩,不是拿手托着,是夹着 45度夹,手背斜歪着,拉空弦时,掌舵式运弓拉弦。 ○小提琴的大小 1/16是小孩儿的,1/32最小,市面上几乎见不到。 成倍数增加,1/8→1/4→2/4→3/4→4/4(成人琴) ○拉琴时的重点口诀 ——大脑走在双手前,左手走在右手前。 ★ 换把时避免猫叫,狗叫 猫叫是慢慢向上慢悠悠的 狗叫是突然一下子上去,往上冲 伴音就是升降号 换把分为同音换把,空弦换把,同指换把,顺行换把,逆行换把等等。 —— 换把时整个手都在二把位上,不要想着在一把位上 sido和mifa是伴音,手指紧挨在一块儿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四升4降: 升fa do sol re 降si mi ra re ○拨弦注意是拨在琴的黑色板那块儿 ○腮托不能全放上面,下巴出一部分放在中间的黑色“倒三角”上面那一小部分腮托上。 腮托的螺丝若松了,可以用曲别针称直了,往里挑一挑,重新收紧。 ○琴弦没过两三天就得调弦是滑度不够,把四个黑色琴轴慢慢儿转下来,用细碎的松香沫上上一层,让它光滑一点,但别上太多了。 完事儿了再整回去,可以极大的减缓琴弦松的速度。 ○小提琴考级报名通常在寒暑假 暑将小提琴考试报名是六月份左右 可以考级,但比如说上来直接考4级,那得陆续把前面123级的曲子都拉一遍,然后再拉4级。 而且关于考级证书钱,比如第一次要考四级,也得把前3级每级的考级钱一起加起来, 相当于一次交考了4个级的钱,考完后也是一口气给你从一级到你考的级别的证书全一起给了。 ○按弦 就跟撇石头一样,手指按上去后就不使劲了 拨弦不用手指头勾,不用胳膊够 单音就用手指头勾,拨和弦用下臂 ○小提琴手身体上主要的特征 练久了后,摸左边放琴的肩头,骨头似乎更高出一截。 脖子因拉琴时有几处挨在琴身上,会留下一些痕迹。 手上按弦时间久了,左手指腹处会自然而然留下茧。 ○练小提琴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抹松香时,从头慢慢抹到尾,来回至少六七次。 只是一两次上不去多少沫,你的小提琴声音会很吵。 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太多松香上上,所以摩擦的声音很刺耳。 通常至少1000元以上的琴声音才会悦耳一些,不过如果音准没问题可以凑合用。 每天刚练的时候至少拉十分钟空弦再拉,节拍器速度50,四拍从头拉到尾,再四拍拉回来。 胳膊本身就有四五斤的重量,不要刻意使劲儿往下压弓子,自然而然流畅的拉就行。 每根弦拉两个来回再换下一根,从最细的mi到la,re,sol。 一边拉一边在心里默念你拉的弦的音名,加深印象,之后才能只听声音直接调音。 手注意按弦时手背别紧靠在琴上了,换弦时,胳膊也要一起向上下台保持平行。 最后一点是一定要慢慢拉,脚下打拍儿一定要准,不能快或者慢半拍儿。 假如一段时间不拉,只要一周左右就足以让你倒退回lv0,只剩下脑内的基础知识和运弓方法不忘。 最后就是等你重新捡起来时,注意每天都要拉。 有空就一天至少两小时,没空,至少先拉十分钟空弦,还有来回和弦四根弦几分钟的练习,然后拉一小时。 两天不拉你的技术就会退步成刚拉不到一个月的水准。 —— 还有就是你拉的时候肩膀有没有僵硬。 如果你平常节拍器开的太快。 脚下打牌儿和手上运弓跟不上,你的肩膀也会下意识僵硬,但这样的状态只会让你拉的更磕磕绊绊。 如果你很久没动了,再想重新拿起来——不要急躁,到时候就平常心,慢慢儿拉就好。 节拍器软件的速度开到40就好。等你渐渐一个多月熟练回来了,再先开到50。 ○弱音器 通常买琴时会送一个小黑色的塑胶弱音器,但那东西效果比较小,还是正常买十多块20多块的吧 便宜没好货,至少十几块钱的,比起那个黑色小塑料的,插上能给你的音再弱上几倍。 ○ 运弓的手臂至少有5斤重,就像水龙头里的水不能塞在管道内部,而是要自然流出来时一样。 所以拉琴时也要注意放松,不要紧绷着肌肉,也不要太使劲往下压。 将重心放在弓子和琴上,而不是手肘处。 ○热胀冷缩的琴弓 有些琴弓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比如说在有的屋子里拉的时候是正常琴弓。 有的房间因为湿度和温度的区别受到影响,弓杆会往里边儿弯,弓杆形成一个逆月牙的状态。 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一下——最上和最下边儿是平的,但越往中间弓毛离弓杆儿越近,都快靠上了,那能拉好吗? 空弦之类的还好,一到双音那就不好整了,严重影响实力发挥。 —— 拉琴时主要是小臂和手腕动,大臂不要大幅度摆动。 在一天中没时间练琴时,至少拉上半小时以上空弦,与10分钟双音,揉弦。 速度要慢,建议为46左右,否则没意义。 慢弓像顶风,快弓像顺风 空弦一弓8拍速度慢慢来。 —— 琴头处中间是原木料偏土黄的颜色,而不是和普通琴一样,下面被油漆一律全刷上了,这会影响琴的音色。 琴身上会有细密的竖杠,目测两个竖杠间的距离小于1cm,大概在0.5~0.3毫米左右,密密麻麻,看上去很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时还有横着偏波浪状的纹路更多一些(不过普通1000多的琴上也有一些) 琴的背面像是白虎皮,只是形容,并不是白色的,也是偏土黄色的。 ○ 西方没有1000多的琴,中国1000多的琴显得黑色指板儿太粗,和6000多的好琴一比,明显粗了至少一圈儿。 虽然不能说的太绝对,也存在例外的情况。 但通常指板都是要偏细一些的,粗指板比细的每根弦之间的距离也会更大,所以按和弦时更麻烦一些。 —— 扇形笔用来画树。 凡事先看清楚结构都是啥样再画。 —— ○论什么叫带着感情的拉小提琴 雀食不好说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 就好像沉浸在曲子里面,不主动去想曲谱,就像条件反射似的演奏,自然而然的就把内容拉出来了,力度啊,揉弦速度还有勾弦什么的就直接很符合自己对曲子的理解那样演奏出来了 所以练习乐器就不能死记硬背谱面 每天都练是对的 因为你练来练去没有思考出自己对于乐器还有曲子的见解 也就是没有灵魂,就像机器一样 就比如说钢琴 一个天赋很高的初学者,学了几个月弹得和曲谱分毫不差 但是就是没有老手弹得好听 为什么呢,因为老手演奏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情感带入进去了,也许是不经意间加重了力度,也许是无意识的慢了1/3拍 不是说和曲谱一模一样就是最好的 当然照着曲谱死记硬背演奏的一模一样也不是坏的 就看你自己怎么理解了 我:主要是他就一个名字和乐曲本身,所以我只是机械的练着,不知道他到底背后隐藏着什么故事之类的,蕴含什么感情。 可以这么说 我拿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来说 这首歌贝多芬创作的时候就已经聋了,他对象也离他而去 第一章威严冷酷,弦乐和管乐的力度很强,主体急促,像是在一声巨响后的余韵 就像是在诉说贝多芬自己的悲惨经历 第二章多用铜管演奏 曲子力度减弱,音区频繁交换,音调压抑 像是再说命运的残忍 第三章就是回归第一章,但是有一点点变化,好像有点盼头了的那种感觉 第四章我就不说了,一边回想一边打字有点麻烦 总之呢 作曲和演奏时带入的情感是很重要的 演奏的时候那种被情绪带动感觉很重要 主动被情绪控制,演奏力度,渐快渐慢的速度还有音调 但是不能太抽风 这种玩意真不是语言好形容的 你就是问你的老师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能自己感受,多听别人的演奏,感受别人在演奏时带入的东西 听完仔细回味,因为能切实的体会到作曲者写入曲子的情感喜欢命运冠位指定Aer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命运冠位指定Aer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