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6章 要不然咱大清还是回关外吧!
而祁充格等多尔衮的亲信见状也是心酸不已。
这入关才区区三年啊!
咱大清咋就变成了这样?
自己如日中天的主子又怎能被江南士绅和吴三桂欺负?
这真的是老天不开眼了!
可是哭过之后,多尔衮却是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现在吴三桂这货已经今非昔比了。
他要是带着十万秦兵东出潼关。
那么咱大清的江山可就直接完了啊!
所以无论怎么讲,他都得处理六百万秦饷的这件事情。
就像崇祯省吃俭用给祖大寿这帮人补充辽饷一样。
多尔衮也得东拼西凑喂饱吴三桂了。
很快又一届议政王大臣会议召开。
代善等人都得召集起来和多尔衮商议。
只是当听说六百万秦饷之后。
满洲的王公贵族们之间炸开了锅!
“吴三桂欺人太甚!”
“竟然敢索要六百万的秦饷!”
“六百万!”
“六百万!”
“六百万!”
“这可是六百万啊!”
“我大清现在一年才多少岁入?”
“今年还得豁免江南地区的四百万的税银。”
“要是给了吴三桂六百万,我大清朝廷又如何自处!”
年轻的安郡王岳乐双眼血红,咬牙切齿道。
“不错!绝对不能给吴三桂六百万!”
“要是给了此贼,我大清自个就无粮可吃,无饷可用了。”
一众满洲王公纷纷振臂高呼,杀气腾腾道。
多尔衮和代善对视了一眼,而是二人脸上尽是苦涩。
“诸位,若是不给吴三桂六百万。”
“那么他带着陕甘之兵东进又该如何?”多尔衮缓缓道。
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会场顿时就安静下来。
吴三桂此时和王永强这帮人联手,手里的兵马就算没有十万也有八万的。
而且这八万人还是百战精锐。
这可不是满清手中的那支包衣军可以抵挡的啊!
岳乐闻言也是清醒了不少。
吴三桂要是真的带兵出关后。
刚刚成军的包衣兵又如何敌得过吴三桂麾下的边兵?
一想到此处岳乐便是冷静下来。
不过这位安郡王还是咬牙道:“摄政王,就算我大清敌不过那又怎样?”
“难道朝廷还能向吴三桂这个逆贼低头吗?”
“更何况就算是低头,今年我大清又如何能够凑出六百万的钱粮来给吴三桂?”
一时间听到此话,多尔衮也是神情暗淡无比。
吴三桂现在的实力已经反客为主超过满清了。
这个逆贼要是恶奴噬主起来。
五万包衣军即便得到姜瓖的支持。
十有八九都挡不住他麾下的秦兵啊!
只是话虽如此,但六百万秦饷。
多尔衮就算想给,但咱大清现在也没这么多钱粮啊?
“吴三桂向本王索要六百万秦饷,其中除了四百万两银子外,他还要求朝廷给他输送两百万石的粮草进入陕甘。”
“这四百万的银子事小。”
“但两百万石的粮草要是输送到了陕甘。”
“我大清在路上的消耗必然数倍于此!”
“所以依本王之见,四百万的饷银我大清可以答应他。”
“但两百万石的粮草却是天方夜谭。”
“我大清最多只能给他五十万石!”多尔衮缓缓开口道。
听到这话后,整个会场上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代善见状叹气道:“陕甘本就粮饷不给自给。”
“吴三桂若是没粮,他就算是不想东进也得东进。”
“所以五十万石的粮食我大清无论如何都是得给了。”
“除非朝廷真的打算让吴三桂带着边兵东出潼关!”
“既然如此,那么我大清就自己苦一苦。”
“一切以大局为重。”
“先省吃俭用,等到新兵训练起来吧。”
就这样在多尔衮和代善的力主之下。
面对吴三桂六百万秦饷的要求。
最终满清给出了银四百万,粮五十万石的回复。
这也是多尔衮审时度势的表现。
毕竟要是真让陕甘的那帮边兵给饿着了。
吴三桂的东出就会成为必然。
因为边兵一饿,他们总会从陕甘出来找吃的。
而陕甘之地,北临河套,西连西域,南临四川。
无论是河套、西域还是四川。
现在都已经是贫苦之地。
边兵要找吃的自然不会往这三個方向走。
而剩下的最后一个方向。
那便是出潼关,过黄河,闯关东!
而咱大清正巧在关东!
所以为了自保。
多尔衮在盘算了今年的岁入后,也只能忍痛出血。
就这样给吴三桂四百五十万秦饷的决议通过。
多尔衮在复盘了岁入后,也是长叹了一口气道:
“礼亲王,幸亏本王在前年就下令没收了南京前明勋贵的家产。”
“若不是如此,我大清今年只怕就真的危险了!”
代善闻言也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满清对于银子一向是颇有潜力的。
在历史上满清和西营拉锯之时。
仅仅是在1656年,为了养活洪承畴新增的十万绿营兵。
满清的军费开支便高达两千一百万余万两。
背负了四百多万两的亏空和孙可望在湖广耗着。
等到了正式进兵西南之后。
1658年,满清的军费开支便高达近三千万两!
第二年,更是突破了三千万的关口。
第三年,则达到了恐怖了三千七百余万两!
最后实在耗不下去的满清选择给了吴三桂九百万两。
用来诏安西营兵马。
这才最终平定了西南。
那时候的满清用着一千八百万两的岁入。
在三年的时间内顶着一亿以上的开支。
最终彻底平定了西南,宣告了天下一统。
而现在虽然多尔衮焦头烂额。
但是靠着满清的体量以及各种盘外招。
吴三桂的四百万两银子,满清还是能够解决了。
毕竟咱大清坐拥大半天下。
抄个南京勋贵,或者宰几个晋商。
几百万两的银子便出来。
只是银子多尔衮是给足的。
但是区区五十万石的粮食,却令吴三桂不满意了。
“五十万石!”
“多尔衮是打发要饭的呢!”
西安城中,顶着一个大光头的吴三桂冷笑道:
“陕甘三边所需要的粮食便有五十万石。”
“多尔衮只给本王这么一点。”
“难不成他打算让本王只养边兵不养老本和绿营不成?”
“本王现在便再次上书朝廷。”
“两百万石的粮食,若是少了一石那么陕甘便会不稳!”
方光琛看着已经彻底变成军阀的吴三桂也是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