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9章 钱谦益:留钱不留辫,留辫不留钱!
在满清收取了荆襄和江南后。
多尔衮麾下的野战部队一度高达三十万人。
但是随着李过在陕甘率先展开反击。
先是陕甘地区的西安八旗覆灭。
又是数万边军进行反正。
紧接着,阿济格和多铎的两路大军又在府谷和潼关接连损兵折将。
再之后,勒克德浑带着江宁八旗和江南绿营在河东方向遭到重创。
接下来,阿济格和多铎率十万大军进入汉中,南下四川。
结果这包含五万多八旗兵在内的十万精锐全军覆灭!
再加上郑思维、佟养和等湖北清军的损失以及零零散散的其他折损。
满清的三十万精锐如今已经损失大半。
足足有大约二十万人的清军精锐被大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相继消灭和收编!
如此惨重的损失,即便多尔衮百般筹措。
可是如今的满清其手中野战部队也是跌落到了一个惨不忍睹的水平。
现在,吴三桂等人在河东和潼关有兵马四万余人。
博洛在江南亦是只有几万兵马。
两支清军主力相加,也不过是是十万人左右。
即便把李成栋等人的部队以及包衣军乃至金声桓等人的被围部队算上。
多尔衮手中的清军可战之兵也是不足二十万人了!
所以在李自成掀起下一次大规模攻势之前。
满清必须要将自己的野战部队扩充到三十万人以上。
如今才有可能抵挡住闯军的下一波攻势!
代善等人闻言,也是深表赞同。
“摄政王,绿营方面你打算怎么扩充?”代善询问道。
多尔衮缓缓开口道:“本王打算在宣大等地招募十万新兵。”
“再在江南扩充五万兵马。”
“如此一来,算上包衣军。”
“我大清的野战部队当补充到三十万人以上。”
“足可以恢复昔日的大规模野战能力了。”
先前的八旗兵补充,多尔衮虽然规划得井井有条。
可是八旗兵却不过是从包衣、绿营、外藩蒙古中抽调而来。
就算十万八旗兵补齐。
对满清的整体兵力而言亦没有作用。
所以想要提升军队的总人数。
那么就必须新招募大量绿营兵。
如此一来,方能让满清的野战力量恢复到三十万这个数量级。
而北方十万,江南五万。
这便是多尔衮给出的方案。
“十五万的新兵,如果算上包衣军那便是整整二十万新兵!”
代善眉头紧皱,心中盘算不断。
按照多尔衮的计划,算上包衣军。
满清将在明年补充二十万数量级的新兵。
虽然这个数字对于今年秋季补充十万新兵,明年再补充二十万新兵的大顺来说。
多尔衮的扩军力度并不恐怖。
可是大顺是大顺,大清是大清。
大顺可以用几省之地扩军三十万。
但满清即便坐拥大半天下,可是莫说是扩军三十万人了!
就算是二十万!
在代善看来,这也不是容易办的事情。
“摄政王,现在我大清已经丧失了湖北、江西、陕西和甘肃四省。”
“若是扩军二十万,在财政上能维持住吗?”
“礼亲王,本王做过全盘计算。”
“如今我大清虽然连失四省。”
“可是陕甘之地本就穷困不已。”
“而湖北和江西都是我军新战略的地盘。”
“本来也提供不了多少粮饷。”
“如今江南尚在我大清的手中。”
“今年的朝廷岁入虽然会减少一些,但也不会跌落太多。”
“而朝廷现在又已经推行包税。”
“等秋收之时,我等也可削减地方开销。”
“集中财力,用来重建野战部队。”
“若是我大清在明年主要采取守势。”
“那么没有长途征战所带来的消耗的话。”
“扩军二十万,以我大清的财力依旧可以维持!”
多尔衮缓缓开口道。
这位皇父摄政王说的没错。
江南之地可以给满清提供千万粮饷。
只要有江南在。
满清的财政便可维持。
而随着包税制的推行。
满清的地方行政开支也会急剧的减少。
毕竟地方都让士绅包税了。
多尔衮也就不会投入太多。
无论是各地的官吏还是守兵,满清都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裁撤。
从而集中财力养活三十万数量级的野战部队!
并且由于在明年。
满清并不会大规模的长途远征。
所以主要进行内线作战的清军也可以减少军费的消耗。
要知道防守比起进攻,总是要便利许多了。
所以在经过精心计算后。
只要秋收之后,江南地区的几百万石漕粮能够运到北方。
那么十万新兵在宣大等地编练,就将不再话下。
而以江南地区的剩余财力,再扩充五万兵马也是绰绰有余的!
只是问题是。
江南地区的几百万石粮草究竟要如何运到北方啊?
代善见状忧虑道:“摄政王,从理论上来说,以朝廷的财力的确可以维持三十万以上的野战兵力。”
“可是现如今,由于黄河决堤。”
“整个中原之地变成了一片泽国。”
“虽然洪水早就退去,但在洪流的冲击下。”
“从江南到京师的漕运却已经瘫痪。”
“虽然江南地区的几百万两税银可以走陆路送到京师。”
“可是一旦缺了那几百万石的漕粮。”
“我大清非但无法供养十万新兵。”
“只怕就连京城中的几十万满人,都会因此而缺粮啊!”
此言一出,豪格等人瞬间头皮一麻。
他们之前没想到过这一点。
以为挖开黄河,水淹闯贼只会死上一些百姓!
但是在洪水的威力下。
从徐州到开封的运河河段却也已经彻底瘫痪。
如此一来,就算江南有粮。
又如何能够运到北方来呢?
总不可以不远千里地走陆路运输吧?
一时间,议政王大臣会议上。
满洲王公们议论纷纷。
昔日蒙古人挖开黄河,导致河南之地变成一地鸡毛。
不仅让宋军无法就地补给。
而且运河也在水文的急剧改变下彻底瘫痪。
这导致端平入洛之时。
数万宋军即使收复了开封和洛阳。
但由于水运不通。
宋军不得不有退出了这些收复了地盘。
而且满清遇到难题也和南宋有些相似。
同样是运河瘫痪。
江南地区的粮草无法通过水路运送。
只不过相比于能够后退就食的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