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3章 吴三桂:本王就是想走,又能往哪走?
姜瓖此言一出,也是瞬间得到了大同将领的认可。
大同兵征战至此也已经有一年。
这些兵将早已师老兵疲,想要回到大同本镇休整了。
现在既然陕甘局势如此危险。
倒不如直接回大同老家休整得了。
反正大同将领在陕甘征战就算守住了这里。
也根本捞不到什么好处。
毕竟陕甘是吴三桂这帮人的封地,山西才是姜瓖和大同将领的家嘛!
但是吴三桂一听姜瓖这么说顿时就急了。
姜瓖要是跑了,陕甘肯定丢。
陕甘要是丢了,他上哪永镇去?
“定西王!陕甘若是丢弃,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等到那时,闯贼占了陕甘,李过等贼首必然整合边军。”
“率十万贼兵东进山西!”
“如此一来,不仅是陕甘,就连山西只怕也守不住啊!”
吴三桂语重心长道:“况且就算山西能够在闯贼的攻势下守住。”
“可除了定西王的大同兵外,陕甘的所有兵马都需要在山西就食固守。”
“山西又岂能唯定西王马首是瞻?”
此时此刻,除了吴三桂这个平西王外。
实力雄厚的姜瓖也已经被多尔衮封为定西王。
反正为了拉拢姜瓖,永镇山西的条件已经开出。
山西都给了,多尔衮也就不差区区一个王爵了。
平西和定西,这也是多尔衮对吴三桂和姜瓖二人寄予的厚望。
定西王姜瓖闻言心中也是一动。
吴三桂说的没错,虽然他的根基在大同,永镇的又是山西。
可要是陕甘守不住。
李过这些人必然会就此止步,而是会杀向山西的。
而吴三桂的兵马等到了那个时候,也必然会被多尔衮安排在山西进行协防。
如此一来,山西这个姜瓖的囊中之物就要被一分为二!
他在三晋之地一言九鼎的地位也将随之而变!
“平西王说的也有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陕甘便是山西的屏障。”
“我等若是退回了山西,将陕甘拱手让给闯贼。”
“那么我三晋之地早晚也会被闯贼所图!”
姜瓖郑重的开口,引得大同将领也是纷纷点头。
吴三桂见状顿时就长舒了一口气。
只要姜瓖帮自己在关中坚守,那么陕甘就还有守住的希望。
而贝勒尚善看着把陕甘当成自己的地盘的吴三桂,以及将山西当成自己地盘的姜瓖。
心中也是叹了一口气。
短短的几個月时间,咱大清的局势就风云突变。
如今吴三桂和姜瓖这些奴才现在是彻底翻了身了!
不过尚善也只能感慨一下而已。
因为陕甘是山西的屏障,而山西则是华北的屏障。
纵使对吴三桂和姜瓖有再多的不满。
他也只能带着八旗兵在陕甘相助二人。
若是不然,一旦陕甘失守波及山西。
就连在北京的满清朝廷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在说服了姜瓖,拴住了尚善后。
吴三桂也是盯着陕甘的地区看个不停。
许久之后他郑重道:“定西王,尚贝勒。”
“现在!”
“李过以汉中为基地,率领数万闯贼精锐北上。”
“而牛成虎、王永强、丁国栋、王文耀四人则带着数万边军从宁夏等地南下。”
“这南北两路贼兵声势浩大。”
“若是不能逐个击破,只怕一旦让其会师一处。”
“我等在关中就难有胜算了。”
此言一出,姜瓖和尚善也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现在陕甘清军还有八万人。
可是这些兵马却成分复杂。
除了尚善的几千八旗,吴三桂的一万老本,姜瓖的两万大同兵外。
其他的几万兵马都是降兵、绿营以及蒙古轻骑。
这种成分的兵马若是以堂堂之阵和闯军展开正面决战。
那么在苦战、恶战、血战之下。
清军的胜算的确不大。
所以面对南北两路敌军。
清军必须要先破一路,才有可能获取扭转整个陕甘战局。
“平西王,南北两路闯贼中你想要先打哪一路?”尚善开口询问道。
“诸位。”吴三桂指着地图道:
“南路的李过不仅兵力强大,而且闯贼各部相对集中。”
“更列营于秦岭之中。”
“我军若是进入秦岭中和其展开决战。”
“恐怕在短时间内根本拿不下啊!”
此言一出,姜瓖和尚善也是微微颔首。
李过的六万精锐皆在秦岭之中。
清军的确不好打。
“平西王说的对,李过的部队不容小觑。”
“他麾下的闯贼不仅器械精良,而且军容甚威。”
“我军的确不宜和其决战!”姜瓖开口表示赞同道。
其实李过其实的六万兵马中要么就是伴随着征战多年的老兵。
要么就是经历了豆山之战,产生了蜕变的新兵。
面对如此精锐的六万兵马。
吴三桂这些人就算是在平原上一拥而上估计都没办法。
更别提进入秦岭之中和闯军决战了。
而李过的部队不好打。
吴三桂等人自然就得把目光放在牛成虎等人的身上了。
“平西王,现在丁国栋攻秦州,牛成虎占固原,王文耀取庆阳,王永强下延安。”
“这北路的四支贼兵中。”
“我军当如何出兵,才可一战定乾坤?”
确定了先打北路闯贼后,贝勒尚善开始询问道。
北面的四支兵马,从四个方向分别威胁着关中。
要如何将牛成虎尽数击破,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吴三桂见状指着固原道:“现在,牛成虎等人兵分四路大举南下。”
“我军若是也分兵四路相迎,只怕从关中出动的兵力太多会令李过突破秦岭!”
“既然如此,我军便可效仿萨尔浒之战。”
“先集中优势兵力击破占据固原的牛成虎,而后再解决王文耀三人!”
此言一出,姜瓖和尚善也是颇为赞同。
清军主力如今正在秦岭一线和李过相持。
的确不能抽调过多的兵马。
否则秦岭防线一旦被突破,让李过的闯贼精锐突入关中。
那么整个陕甘战局就真的危险了。
最终在进行了商议后。
陕甘清军最终决定以吴三桂的一万精锐为核心。
附带五千蒙古骑兵以及夏成德的五千绿营精锐。
用两万人的精锐兵力北上夺回固原。
定西王姜瓖则率三万镇守凤翔,肩负了与李过对阵的重任。
而剩下的尚善将镇守西安。
一方面封堵顺军从汉中进入关中的其他通道。
一方面抵挡从庆阳和延安南下的王文耀、王永强二人。
待吴三桂击破牛成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