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9章 郑氏水师
满清手中的其他重镇对于李自成来说的确难以攻克。
哪怕采用穴地攻城的战术。
但依旧需要时间和运气才能得手。
毕竟在这个时代,穴地攻城并非什么非常新颖的战术。
大顺军攻打开封之时,闯军就曾采取过爆破战术。
郑成功攻打漳州之时,也曾令麾下的火器营挖地道爆破城墙。
可这两次穴地攻城都没能成功得手。
太平军的这种战术之所以出名有效。
那是因为杨秀清的矿工老兄弟中有一大堆玩爆破的行家。
所以太平军的地道挖的准,太平军的炸药炸得狠!
能够靠着这一招,炸开多处重镇。
而这却并非闯营和郑军所能够比拟的。
然而南京却不同于其他重镇。
李自成知道地道该从哪里挖,炸药该要怎么用。
若是如此,闯军便无需靠着爆破人才的经验,便能寻找出合适的爆破之地。
而且此时此刻,李自成建立的土营中亦是有着不少两广矿工。
有他这位皇帝的指点,再加上这些擅长爆破的矿工。
按照太平军的方法拿下南京不成问题。
思索一番后李自成缓缓开口道:“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两日。”
“两日之后,兵发湖口!”
“除此之外,让陈奇策和王兴带领水师顺江而下。”
“无需跟随大军行军,直接进兵至安庆一带。”
“把清军的江南水师给朕歼灭了!”
“什么!”万年策等人闻言后顿时大惊道:
“陛下,我军虽然是顺江而下,水师进军极为容易。”
“可进者易,退者难啊?”
“岂不闻刘玄德的夷陵之败乎?”
三国时期,刘备东伐孙吴。
昭烈帝便曾派遣水师顺江而下深入吴境。
但是夷陵一败,这些蜀汉水师便撤退不易。
被吴军的水师打得很惨。
而现在李自成也是像刘备一样占据上游,进兵极易。
可一旦战败,顺军的水师逆江而撤就没那么容易了。
然而李自成闻言却不置可否。
“我军水师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又有陈奇策、王兴等两广豪杰在内。”
“击败满清的江南水师易如反掌。”
“我军先占湖口,再派水师控制长江航道,如此一来。”
“南京唾手可得尔!”李自成缓缓地开口道。
大顺军若是顺江而下直扑南京。
那无疑会让自己的后路被清军所控。
但只要顺军水师能够夺取长江航道的制水权。
那么即便安庆等地还在清军的手中。
顺军的后路也将无忧也。
等到那时,李自成自可率十万大军给多尔衮来一个中心开。
直接长驱直入,攻占南京。
然而利用赫赫威望,进而压服江南地区的士绅。
把这片天下膏腴之地收入囊中。
一举将满清的钱粮来源掐断,大大加快战事进程。
若是不然,一旦让满清缓过了这口气。
那么永镇和包税虽然反动,但却能令清廷的实力产生回光返照。
等到明年,多尔衮可以重新编练十万新军。
吴三桂等人亦可增强自己的实力。
天下各地的士绅团练也会初步成型,颇具实力。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大顺和满清的战争就要变得旷日持久了。
在李自成的严令下。
大顺陆军开始向着湖口进发。
而水师战船则在陈奇策和王兴的率领下顺江而下。
开始寻找满清江南水师给予歼灭。
然而就在李自成意图夺取长江制水权,进而长驱直入之时。
一支全新的水师却进入了长江,来到了南京。
“大哥!”
“四哥!”
南京码头上,郑芝龙和郑芝豹兄弟相见,顿时拥抱在了一起喜极而泣。
原本郑芝龙降清之后,是要被博洛带到北京圈禁的。
但是随着满清战局的风云突变。
郑芝龙便变得非常的重要。
在福建的郑氏水师虽然博洛等人并不放在眼里。
可是当大顺军歼灭了八旗兵主力,威胁到江南之时。
这支雄踞海上的水师便成为满清保卫江南的重要保障。
如果郑氏水师能够控制住长江航道。
那么清军将掌握极大的战略优势。
无论是调兵遣将还是运输物资都会极为便利。
别的先不说了,单是在守城方面。
满清若是掌握制水权、
九江、湖口、安庆等重镇。
清军便可随时向城中增援兵力和物资。
让大顺军根本没办法困死!
如此一来,一座坚城守个三年五载的便不成问题。
要知道南宋守襄阳可是守了整整六年啊!
在这個情况下原本已经无足轻重的郑芝龙便在满清内部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于是这位郑氏集团的核心人物留在了南京。
而投降的郑芝豹、黄廷、施琅等人也相继来到南京。
驻守在福建一带的郑氏水师,也在这些人的带领下。
耗时三个月,千里迢迢地抵达南京。
“二位,待会你们兄弟再一抒长短。”
“现在先接旨吧。”
经略江西、江南、浙江、福建、湖广的五省经略洪承畴微笑道。
此时此刻,不止是郑氏兄弟得到了重用。
就连原本只是负责江南的大学士洪承畴都升级为五省经略了。
满清局势如此,多尔衮也不得不竭尽全力。
靠着吴三桂、洪承畴、姜瓖、郑芝龙这些大大小小的汉人来撑起危局。
“圣旨!”
郑芝豹等人大惊连忙跪在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郑芝龙素服王化,投诚有功,特封为同安公。”
“其弟郑芝豹封为慕义侯,部将黄廷为海澄伯……”
洪承畴缓缓开口,拿着多尔衮自己盖章的圣旨。
向郑氏降将们宣告了满清对他们的封赏。
郑芝龙封公,郑芝豹封侯。
而黄廷、黄梧、施琅、施琅等人皆为伯爵。
就这样在一众郑氏降将的山呼之中。
他们正式成为清廷的公侯。
在宣读完第一封圣旨侯,洪承畴又拿出了第二封圣旨。
现在咱大清都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了。
事急从权的道理多尔衮自然懂。
所以满清的圣旨也就没有派遣钦差,带着使团。
颇有仪式感地颁布的。
写完之后直接八百里加急扔给洪承畴,让他自己在江南处理。
毕竟现在战事紧急,要是派遣钦差南下。